中草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理身体、治疗疾病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但并非所有中草药都绝对安全,部分药材因自身成分、炮制方法或使用不当,可能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了解这些潜在风险,有助于科学、安全地使用中草药。
对肝肾有潜在风险的中草药及原因
肝肾是人体代谢和解毒的重要器官,中草药中的某些成分需经过肝肾代谢,若成分本身具有毒性,或长期超剂量使用,可能超出肝肾代谢能力,导致细胞损伤,含马兜铃酸的药材是明确的肾毒性来源,其可导致肾小管坏死、间质纤维化,甚至引发马兜铃酸肾病,最终可能进展为肾衰竭;部分药材则因含有肝毒性成分,如生物碱、苷类、挥发油等,可能诱发肝细胞变性、坏死或胆汁淤积。
常见对肝肾有损害的中草药及注意事项
以下列举部分对肝肾有潜在风险的中草药,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药材名称 | 主要毒性成分/部位 | 可能的肝肾损害表现 | 使用注意事项 |
---|---|---|---|
马兜铃(关木通、广防己等) | 马兜铃酸 | 肾小管功能障碍、间质纤维化;可能致癌 | 国家已禁用含马兜铃酸的中成药,避免误用混伪品(如“关木通”曾误作“木通”使用) |
何首乌 | 二苯乙烯苷、蒽醌类 | 肝细胞损伤、黄疸、转氨酶升高 | 生何首乌(润肠通便)和制何首乌(补肝肾)均需谨慎,避免长期大剂量(>12g/日) |
雷公藤 | 雷公藤甲素、生物碱 | 急性肾小管坏死、肝酶升高、胃肠道出血 | 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需严格限定疗程(一般≤3个月),孕妇、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
黄药子 | 薯蓣皂苷元、呋喃类 | 肝脏脂肪变性、黄疸、肝纤维化 | 疗程不宜超过2个月,用药期间每月监测肝功能,有肝病病史者禁用 |
苍耳子 | 毒蛋白、苍耳苷 | 肾小管变性、肝细胞坏死、消化道出血 | 炮制后毒性略减,但仍需控制剂量(≤3g/日),儿童、孕妇禁用 |
艾叶 | 挥发油(桉油精) | 长期大量使用致肝细胞脂肪变性、肝功能异常 | 外用相对安全,内服需短期适量(≤3g/日),避免长期连续使用 |
使用不当导致的肝肾损伤风险
除了药材本身毒性,使用不当是引发肝肾损伤的重要原因,包括:剂量过大(如何首乌超常规量服用)、疗程过长(如雷公藤连续使用超过3个月)、配伍不当(如与肾毒性西药(如抗生素、利尿剂)合用,加重肝肾负担)、个体差异(老年人、儿童及原有肝肾疾病者代谢能力弱,更易受损),部分中草药存在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长期服用也可能蓄积中毒。
如何规避中草药的肝肾风险
- 遵医嘱用药:需在正规中医师指导下辨证论治,避免自行购买偏方、秘方,尤其避免长期服用所谓“养生保健”类中药。
- 注意药材来源:选择正规药店或医院,确保药材无霉变、无污染,避免误用混伪品(如“关木通”与“川木通”)。
- 定期监测:长期服用中草药者,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如ALT、AST、肌酐、尿素氮等),出现乏力、尿色加深、黄疸等症状立即停药就医。
- 特殊人群慎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前需评估风险,避免使用明确有毒性的药材。
相关问答FAQs
Q1:听说何首乌能乌发,但有人说伤肝,到底能不能用?
A1:何首乌分生品(生何首乌)和制品(制何首乌),生品以润肠通便为主,制品补肝肾、乌发,两者均含可能致肝损伤的成分(如二苯乙烯苷),长期大剂量使用(尤其超过常规量6-12g/日,或连续用3个月以上)可能引发肝损伤,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短期、适量使用,用药期间定期监测肝功能,肝功能异常者禁用。
Q2:哪些中草药泡水喝需要特别注意肝肾安全?
A2:部分药食同源的中草药若使用不当也可能伤肝肾,如长期大量泡菊花(含挥发油,可能刺激肝肾)、决明子(蒽醌类成分,长期用致肝损伤和依赖)、胖大海(寒凉,过量伤脾胃及肝肾);以及明确有毒性的如苍耳子(泡酒风险极高)、雷公藤(严禁自行泡水),建议泡水用药前咨询中医师,控制剂量和疗程,避免长期单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