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中草药图片大全是否收录了所有中草药图片?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草药作为中医药文化的瑰宝,其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图片大全在识别、学习与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我国现存中草药资源超过1.2万种,常用的约700余种,涵盖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不同部位,以下按药用部位分类介绍常见中草药的形态特征与功效,并附图片资源获取途径,帮助系统了解中草药的视觉特征与应用价值。

所有的中草药图片大全

根及根茎类中草药

此类中草药多生长于土壤中,是药用部位的核心部分,形态多呈圆柱形、纺锤形或块状。

  • 人参:五加科植物,主根肉质,呈纺锤形或圆柱形,表面浅黄白色,断面显放射状纹理,味甘微苦,性温,归脾、肺、心经,大补元气、复脉固脱。
  • 黄芪:豆科植物,根长圆柱形,表面灰黄色或浅棕褐色,质坚韧,断面纤维性强,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补气固表、利水消肿。
  • 黄连:毛茛科植物,根茎多分枝,集聚成簇,表面黄褐色,粗糙,断面皮部暗棕红色,木部金黄,味极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 甘草:豆科植物,根长圆柱形,两端略粗,红棕色或灰棕色,断面纤维性,味甜,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
  • 当归:伞形科植物,根圆柱形,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浓郁香气,性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叶类中草药

叶类中草药多取其叶片,形态多为单叶、复叶,全缘、锯齿或分裂,颜色从深绿到灰绿不等。

  • 银杏叶:银杏科植物,叶片扇形,上缘波状,两面光滑,淡黄褐色,性平,归心、肺经,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 艾叶:菊科植物,叶片羽状深裂,背面密灰白色绒毛,气清香,性温,归肝、脾、肾经,温经止血、散寒止痛。
  • 枇杷叶:蔷薇科植物,叶片长椭圆形,先端尖,基部楔形,表面灰绿色,背面密被锈色绒毛,性微寒,归肺、胃经,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 紫苏叶:唇形科植物,叶片卵圆形,边缘有锯齿,两面紫色或绿紫色,具特殊芳香气,性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花类中草药

花类中草药以其颜色、形态和气味为特征,多呈喇叭状、碟形或管状,颜色丰富。

  • 金银花:忍冬科植物,花蕾呈棒状,上部膨大,表面黄白色或绿黄色,气清香,性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 菊花:菊科植物,头状花序,舌状花白色、黄色或淡紫色,气清香,性微寒,归肺、肝经,散风清热、平肝明目。
  • 红花:菊科植物,花筒状,花冠橙红色,质柔软,气微香,性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 款冬花:菊科植物,花头呈棒状,基部有紫红色鳞叶,气香,味微苦,性温,归肺经,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果实种子类中草药

此类中草药多呈圆形、卵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或有皱褶,部分具特殊香气。

所有的中草药图片大全

  • 枸杞子:茄科植物,果实椭圆形,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味甜,性平,归肝、肾经,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 山楂:蔷薇科植物,果实近球形,表面深红色,有淡色小斑点,味酸微甜,性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健胃、行气散瘀。
  • 决明子:豆科植物,种子菱方形,两端平行而倾斜,表面绿棕色或暗棕色,味微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 酸枣仁:鼠李科植物,种子扁圆形,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味淡,性平,归肝、胆、心经,养心益肝、安神敛汗。

全草类中草药

全草类中草药多带根、茎、叶,形态多样,有的匍匐,有的直立,气味各异。

  • 蒲公英:菊科植物,叶莲座状,花头黄色,瘦果褐色,气微苦,性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 鱼腥草:三白草科植物,茎下部伏地,节上生根,叶心形,搓后有鱼腥气,性微寒,归肺经,清热解毒、消痈排脓。
  • 薄荷:唇形科植物,茎方形,叶对生,轮伞花序,揉后有清凉香气,性凉,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 车前草:车前科植物,叶基生,莲座状,穗状花序,气微香,性寒,归肝、肾、肺、小肠经,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

其他类中草药

包括树皮、树脂、菌类等,形态与特征独具特色。

  • 肉桂:樟科植物树皮,呈卷筒状或槽状,外层灰棕色,内层红棕色,气香浓烈,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
  • 琥珀:古代松科树脂化石,呈不规则块状,黄色至棕色,质脆,摩擦带电,性平,归心、肝、膀胱经,镇静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

常见中草药简明参考表

名称 科属 药用部位 主要功效
人参 五加科 根及根茎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
黄芪 豆科 补气固表、利水消肿
金银花 忍冬科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枸杞子 茄科 果实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蒲公英 菊科 全草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图片资源获取途径

中草药图片大全可通过以下权威渠道获取:

  1. 专业书籍:《中国药典》(2020年版)配套彩色图鉴、《中华本草》图鉴版,收录高清原色图片及鉴别特征。
  2. 在线数据库: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图像数据库”,提供分类检索与对比功能。
  3. 移动应用:“本草识”“中草药识别”等APP,支持拍照识别与图片收藏,需注意选择有专业背书的平台。
  4. 机构资源:各地中医药大学标本馆(如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植物园中草药展区,可实地观察实物与标本。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中草药图片大全能完全替代专业中草药鉴定吗?
解答:不能,图片大全仅作为辅助识别工具,存在局限性:一是拍摄角度、光照、生长阶段可能导致形态差异(如黄芪在干燥后断面特征与鲜品不同);二是部分药材性状相似(如北沙参与南沙参,图片易混淆);三是非专业图片可能忽略细微特征(如黄连的“过桥”特征),专业鉴定需结合性状鉴别(看、摸、闻、尝,尝需谨慎)、显微鉴定(组织构造)、理化鉴别(成分检测)等方法,尤其对毒性药材(如附子、川乌),必须经专业炮制与鉴定,避免误用中毒。

所有的中草药图片大全

问题2:如何判断中草药图片的准确性?
解答:可从三方面判断:一是来源权威,优先选择《中国药典》、中医药高校官网、国家级中医药数据库(如“中医药百科”)发布的图片;二是细节匹配,图片需包含关键鉴别特征(如人参的“芦头、芦碗、珍珠疙瘩”,甘草的“粉性、菊花心”),并与文字描述一致;三是多源对比,参考至少2-3个专业来源的图片,若形态特征、颜色、气味描述均吻合,准确性较高,避免依赖非专业平台(如普通百科、个人博客)的图片,其可能存在错误标注或过度美化。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修复肺功能,哪些中草药更有效?效果如何?怎么科学选用?
« 上一篇 今天
深圳中药材市场当前作为华南重要集散地发展现状如何面临哪些挑战?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