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癣是发生于腹股沟、会阴、肛周等部位的皮肤癣菌感染,中医称之为“阴癣”“圆癣”,多因湿热下注、风邪侵袭肌肤,或接触不洁之物,致湿热虫毒蕴结而成,中医治疗股癣注重内外同治,以清热利湿、杀虫止痒为主要原则,中成药因疗效确切、使用方便,成为临床常用选择,以下从中医辨证、常用中成药及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中医辨证与中成药应用
股癣的中医辨证核心为“湿热为基,虫毒为标”,急性期多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瘙痒剧烈,属湿热浸淫;慢性期则皮肤增厚、脱屑,瘙痒时轻时重,多兼血虚风燥,中成药需根据证型选择,外用药物以直接杀虫、燥湿止痒为主,内服药物则侧重清利湿热或养血润燥。
外用中成药
外用中成药是治疗股癣的首选,可直接作用于患处,抑制真菌生长,缓解瘙痒症状。
-
皮肤康洗液
- 成分:金银花、蒲公英、蛇床子、土茯苓、赤芍、地肤子、白鲜皮、马齿苋、甘草。
-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止痒,杀虫。
- 主治:湿热蕴结所致的股癣,见红斑、丘疹、水疱,瘙痒明显,渗出不多者。
- 用法用量:外用,用温水稀释后(稀释比例1:10)清洗或湿敷患处,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
- 注意事项:皮肤破溃者禁用;偶见皮肤刺激,停药后可恢复;孕妇慎用。
-
复方土槿皮酊
- 成分:土槿皮、水杨酸、苯甲酸。
- 功效:杀虫,止痒,收敛。
- 主治:各种癣病,包括股癣、足癣等,对角质增生型皮损效果较好。
- 用法用量:外用,涂于洗净干燥的患处,每日1-2次,连续使用2周,症状缓解后需巩固1周。
- 注意事项:不可接触眼、黏膜及正常皮肤;皮肤破损处禁用;水杨酸过敏者禁用;用药期间避免强光照射。
-
黄柏止痒洗液
- 成分:黄柏、苦参、蛇床子、金银花、地肤子、土茯苓、白鲜皮、赤芍、吴茱萸、甘草。
-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止痒。
- 主治:湿热下注所致的股癣、湿疹,见局部红斑、瘙痒、渗出者。
- 用法用量:外用,用温水稀释后(1:5)坐浴或清洗患处,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急性炎症渗出多者慎用;用药期间忌辛辣、海鲜。
-
冰黄肤乐软膏
- 成分:大黄、姜黄、硫黄、黄芩、甘草、冰片、薄荷脑。
-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止痒,活血祛风。
- 主治:湿热蕴结、血热风燥所致的股癣,见皮肤红斑、脱屑、瘙痒,伴有轻微灼热感者。
- 用法用量:外用,取适量涂于患处,每日2-3次,薄涂即可。
- 注意事项:硫黄过敏者禁用;皮肤糜烂渗出者禁用;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
-
青鹏软膏
- 成分:棘豆、亚大黄、铁线莲、诃子(去核)、毛诃子、余甘子、安息香、宽筋藤、人工麝香、乳香。
- 功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风止痒。
- 主治:血瘀风燥所致的慢性股癣,见皮肤增厚、粗糙、苔藓样变,瘙痒反复发作者。
- 用法用量:外用,取适量涂于患处,每日2次,轻轻按摩至吸收。
-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皮肤破溃者禁用;含麝香,运动员慎用。
内服中成药
对于反复发作、症状较重或伴有全身症状(如口苦、便秘、舌苔黄腻)的股癣,可配合内服中成药,以清利湿热或调理体质。
-
当归苦参丸
- 成分:当归、苦参。
- 功效:养血活血,清热燥湿,祛风止痒。
- 主治:血虚风燥、湿热蕴结所致的皮肤病,包括股癣、痤疮、脂溢性皮炎,见皮肤瘙痒、脱屑、干燥者。
-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6g(约30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脾胃虚寒者(如大便溏薄、食欲不振)慎用;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食物。
-
龙胆泻肝丸
- 成分:龙胆、柴胡、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地黄、甘草。
- 功效:清肝胆,利湿热。
- 主治:肝胆湿热下注所致的股癣,见局部红斑、瘙痒剧烈,伴有口苦、小便黄、舌苔黄腻者。
-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3-6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脾胃虚弱者慎用;不可长期服用,症状缓解即停;忌辛辣、 alcohol。
常用中成药汇总表
名称 | 类别 | 主要成分 | 功效 | 主治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 |
---|---|---|---|---|---|---|
皮肤康洗液 | 外用 | 金银花、蒲公英、蛇床子等 | 清热解毒,燥湿止痒 | 湿热浸淫型股癣(红斑、丘疹、瘙痒) | 稀释后清洗/湿敷,每日2-3次 | 破溃禁用,孕妇慎用 |
复方土槿皮酊 | 外用 | 土槿皮、水杨酸、苯甲酸 | 杀虫止痒,收敛 | 各型股癣,尤其角质增生型 | 外涂患处,每日1-2次 | 避免接触黏膜,过敏者禁用 |
黄柏止痒洗液 | 外用 | 黄柏、苦参、蛇床子等 | 清热燥湿,祛风止痒 | 湿热下注型股癣(红斑、渗出、瘙痒) | 稀释后坐浴/清洗,每日2次 | 孕妇禁用,急性渗出多者慎用 |
当归苦参丸 | 内服 | 当归、苦参 | 养血活血,清热燥湿 | 血虚风燥型股癣(干燥、脱屑、瘙痒) | 每次6g,每日2次 | 孕妇禁用,脾胃虚寒者慎用 |
龙胆泻肝丸 | 内服 | 龙胆、柴胡、黄芩等 | 清肝胆,利湿热 | 肝胆湿热型股癣(口苦、小便黄、瘙痒) | 每次3-6g,每日2次 | 孕妇禁用,不可长期服用 |
使用注意事项
- 辨证用药:股癣需分清湿热浸淫与血虚风燥,急性期以清热燥湿外用药为主,慢性期可配合养血润燥内服药,避免盲目用药。
- 坚持疗程:真菌感染易复发,外用药需用至症状消失后1-2周,内服药按疗程服用,不可因症状缓解即停药。
- 日常护理:治疗期间保持患部干燥透气,穿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搔抓;毛巾、衣物需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忌食辛辣、海鲜、甜腻食物,戒烟酒。
- 及时就医:若用药后局部红肿、疼痛加剧,或出现全身过敏反应(如皮疹、发热),需立即停药并就医;皮损面积大、合并糖尿病或免疫力低下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联合西药治疗。
相关问答FAQs
Q1:股癣用中成药治疗需要多久才能见效?
A:股癣的见效时间与皮损类型、用药依从性及个人体质相关,一般而言,急性期(红斑、丘疹、水疱)外用中成药(如皮肤康洗液)3-5天可缓解瘙痒,1-2周皮损可消退;慢性期(皮肤增厚、苔藓样变)需配合内服(如当归苦参丸)及外用(如青鹏软膏)治疗,通常需要2-4周,建议坚持用药至症状完全消失后1-2周,以防复发。
Q2:孕妇可以用这些中成药治疗股癣吗?
A:孕妇需谨慎使用治疗股癣的中成药,多数外用中成药(如皮肤康洗液、黄柏止痒洗液)含清热燥湿之品(如苦参、蛇床子),可能对胎儿有潜在风险,需禁用或遵医嘱;含麝香、硫黄等成分的药物(如青鹏软膏、复方土槿皮酊)绝对禁用,内服药物(如龙胆泻肝丸、当归苦参丸)多含活血、通利之品,孕妇禁用,建议孕妇出现股癣时,优先选择温和的西医抗真菌药(如克霉唑乳膏),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