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英是茄科植物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的全草,为传统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在《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等古典医籍中均有记载,别名蜀羊泉、白毛藤、毛风藤、毛秀才等,其性寒,味苦、辛,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化痰、除湿止痒、抗癌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肾炎水肿、白带过多、风湿关节痛、疮疡肿毒及多种恶性肿瘤等病症,以下从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化学成分、现代研究、临床应用及使用注意等方面详细介绍。
来源与植物形态
白英为多年生缠绕草本,高可达2米,全株密被长柔毛,茎基部木质化,上部多分枝,具细纵棱,叶互生,多为琴状深裂或羽状深裂,裂片5-7枚,边缘波状或浅波状,上面深绿色,密被长柔毛,下面浅绿色,毛被更密;花小,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冠白色或淡紫色,花药黄色;浆果球形,成熟时红黑色,种子多数,主要分布于我国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等地,生于山坡、路旁、田边或灌木丛中,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性味归经
白英性寒,味苦、辛,归肝经、胃经,寒能清热,苦能降泄、燥湿,辛能发散,故其清热解毒之力较强,同时兼具祛风、化痰、除湿之效,既可清解实热,又能清利湿热,还可疏散风热。
功效主治
- 清热解毒:用于治疗热毒炽盛所致的疮疡肿毒、咽喉肿痛、蛇虫咬伤等,可单用捣烂外敷,或配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内服;治热毒咽喉肿痛,常与射干、山豆根等同用。
- 祛风化痰:适用于风热感冒或痰热咳嗽,症见发热、咳嗽痰黄、咽喉不利等,可配伍桑叶、菊花、黄芩、浙贝母等,以疏风清热、化痰止咳。
- 除湿止痒: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皮肤湿疹、阴痒带下,可单用煎水外洗,或配伍苦参、地肤子、蛇床子等,以增强燥湿杀虫、止痒之效;治湿热黄疸(如黄疸型肝炎),常与茵陈、栀子、大黄等同用,以清热利湿退黄。
- 利尿消肿:适用于肾炎水肿、小便不利,可配伍车前子、泽泻、白茅根等,以增强利水消肿之功。
- 抗癌:现代临床广泛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如肺癌、胃癌、肝癌、宫颈癌、食管癌等,常与半枝莲、龙葵、蛇莓等抗癌药物配伍,以清热解毒、抗癌散结。
化学成分
白英的药理作用与其所含化学成分密切相关,主要活性成分包括:
- 生物碱类:如茄碱(solanine)、澳洲茄胺(solasonine)、澳洲茄边碱(solamargine)等,具有抗炎、抗肿瘤、抗菌等作用,其中澳洲茄胺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
- 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quercetin)、山奈酚(kaempferol)等,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
- 甾体苷类:如白英苷(lytatumoside)等,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活性。
- 有机酸及其他:含绿原酸、咖啡酸等有机酸,以及多糖、挥发油等,多糖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
- 抗肿瘤作用:白英提取物及活性成分(如澳洲茄胺、黄酮类)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G2/M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逆转多药耐药性等,研究表明,白英对肺癌A549细胞、肝癌HepG2细胞、胃癌SGC-7901细胞等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且与化疗药物联用可增效减毒。
- 抗炎与免疫调节:白英中的黄酮类、生物碱成分可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多糖成分可激活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 保肝利胆作用:白英中的绿原酸、有机酸等成分可减轻肝细胞损伤,降低转氨酶,促进胆汁分泌,对化学性肝损伤(如四氯化碳所致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可用于肝炎的辅助治疗。
- 抗氧化与抗衰老:富含的黄酮类、多糖等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可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延缓衰老。
- 抗菌与抗病毒:体外实验显示,白英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
- 恶性肿瘤辅助治疗:常用于肺癌、胃癌、肝癌等,配伍半枝莲、龙葵、薏苡仁等,可改善患者症状(如疼痛、乏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如治疗肺癌,常与沙参、麦冬、百合等养阴药配伍,兼顾扶正祛邪。
- 肝胆疾病:用于黄疸型肝炎、胆囊炎,配伍茵陈、栀子、大黄等,以清热利湿退黄;慢性肝炎肝功能异常者,配伍五味子、垂盆草等,可降低转氨酶。
- 呼吸系统疾病:用于感冒发热、支气管肺炎、痰热咳嗽,配伍金银花、连翘、黄芩、浙贝母等,以疏风清热、化痰止咳;哮喘属热哮者,可配伍麻黄、石膏、地龙等。
- 妇科及皮肤科疾病:用于湿热下注带下、阴痒,配伍黄柏、苦参、蛇床子等,煎水坐洗;湿疹、皮炎,配伍地肤子、白鲜皮、蝉蜕等,煎汤外洗或内服。
使用注意
- 禁忌人群:脾胃虚寒者慎用(性寒易伤脾胃),孕妇禁用(可能具有活血作用,有流产风险),体质虚弱者不宜长期大量服用。
- 配伍禁忌:不宜与藜芦、五灵脂等中药同用(十八反、十九畏禁忌);不宜与温热性药物(如附子、干姜)长期大量配伍,以免降低清热功效。
- 用量用法:内煎汤,常用量为10-30g;鲜品可用30-60g,捣汁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 不良反应:常规剂量安全性较高,过量服用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需立即停药并对症处理。
白英基本信息表
项目 | |
---|---|
学名 | Solanum lyratum Thunb. |
别名 | 蜀羊泉、白毛藤、毛风藤、毛秀才、排风草 |
性味 | 性寒,味苦、辛 |
归经 | 肝经、胃经 |
药用部位 | 全草 |
主要功效 | 清热解毒、祛风化痰、除湿止痒、抗癌 |
相关问答FAQs
Q1:白英可以单独用于抗癌治疗吗?
A1:不建议单独使用,白英虽有抗癌活性,但作为辅助治疗药物更合适,需配合手术、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等常规手段,同时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辨证配伍其他中药(如扶正药、清热解毒药),以增效减毒,单独使用难以达到根治肿瘤的效果,且可能延误治疗时机,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
Q2:服用白英期间需要注意饮食禁忌吗?
A2:需要注意,服用白英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如辣椒、肥肉、冰淇淋等),以免影响药效或加重脾胃负担;避免饮酒,酒精可能加重肝脏代谢负担,与白英的保肝作用相悖;若用于治疗湿热疾病(如黄疸、湿疹),还应减少甜食摄入,以免助湿生热,具体饮食禁忌可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遵医嘱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