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肠草图片如何辨别?中草药断肠草有毒需认清?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5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断肠草是民间对多种具强毒性的中草药的统称,因误食后可引发剧烈腹痛、脏器损伤甚至死亡而得名,其识别对用药安全至关重要,需明确的是,“断肠草”并非单一植物,而是涵盖多个科属的有毒物种,以下结合形态特征与图片识别要点,介绍几种常见断肠草。

中草药的断肠草图片

钩吻(Gelsemium elegans):马钱科植物,又名胡蔓藤、断肠草,是毒性最强的断肠草之一,其图片识别特征:叶片对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全缘,叶面光滑;花呈黄色,漏斗状,5裂,花期5-11月;果实为卵形浆果,成熟时紫黑色,全株含钩吻素子、钩吻碱等生物碱,误食后10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因呼吸麻痹死亡,多分布于我国南方山地、丘陵,常缠绕在其他植物上生长。

马钱子(Strychnos nux-vomica):马钱科植物,又名番木鳖、苦实,图片识别要点:叶片纸质,卵圆形或椭圆形,叶缘微波状;花绿白色,筒状,聚伞花序顶生;果实为球形浆果,成熟时橙红色,内含扁圆形种子(马钱子),表面密被银白色绒毛,主要含士的宁(番木鳖碱)和马钱子碱,过量服用可导致强直性痉挛、呼吸衰竭,原产于东南亚,我国南方有引种,种子为传统药材,但需严格炮制。

狼毒(Euphorbia fischeriana):大戟科植物,又名红狼毒、白狼毒,图片识别特征:根茎肉质,圆锥形或圆柱形,外皮黄褐色至红褐色;茎直立,单一,上部分枝;叶互生,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全缘;花杯状,黄绿色,顶生聚伞花序;根茎含大戟毒素、狼毒苷,误食后引起口腔灼痛、呕吐、腹泻,严重者可致多脏器损伤,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生长在草原、山坡。

中草药的断肠草图片

为更直观区分,以下是三种主要断肠草的关键特征对比:

植物名称 科属 形态特征 毒性成分 分布区域
钩吻 马钱科 对生卵形叶,黄色漏斗花,紫黑色浆果 钩吻素子、钩吻碱 南方山地、丘陵
马钱子 马钱科 卵圆形叶,绿白色筒状花,橙红色浆果 士的宁、马钱子碱 南方引种,原产东南亚
狼毒 大戟科 肉质根茎,披针形叶,黄绿色杯状花 大戟毒素、狼毒苷 东北、华北、西北草原

识别注意事项:断肠草与部分可食用植物(如某些野菜)形态相似,非专业人士极易混淆,钩吻的嫩芽可能被误作野菜,马钱子种子外观与某些坚果相似,野外采集中草药务必由专业药师指导,不轻信民间“经验”,避免误食中毒。

FAQs:

中草药的断肠草图片

  1. 断肠草真的会让人“断肠”吗?
    答:“断肠”是民间对其剧烈毒性的形象描述,并非直接导致肠道断裂,误食后,毒素会强烈刺激消化道黏膜,引发剧烈腹痛、呕吐、出血,同时损害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最终因多器官衰竭死亡,并非肠道物理性断裂。

  2. 如何通过图片区分断肠草和相似的可食用植物?
    答:需抓住关键特征:钩吻的黄色漏斗花、对生全缘叶;马钱子的银白色绒毛种子、绿白色筒状花;狼毒的肉质黄褐色根茎、杯状聚伞花序,可借助植物识别APP(如“形色”“花伴侣”)辅助,但最终确认需结合专业鉴定,切勿仅凭图片自行采食。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安徽药材城最新排名出炉,前十强药材城具体有哪些?
« 上一篇 09-01
青山苦药材图里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苦药材?
下一篇 » 09-0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