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芪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因其多生长于高寒山区冷水灌溉的环境而得名,是一种常用的补气类中药材,其药材性状独特,在外形、颜色、质地等方面均有明显特征,通过图片可直观辨别真伪与品质。
冷水芪药材形态特征
冷水芪的根呈圆柱形,偶有分枝,上端较粗,下端渐细,长20-50cm,直径1-3cm,表面淡棕黄色或棕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横向皮孔样突起,栓皮易脱落,露出淡黄色皮部,部分区域可见网状纤维纹理,根头部有明显的根茎痕,四周着生数个茎基残基,俗称“芦头”,质地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显粉性,皮部黄白色,约占断面的1/3,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呈棕色,略呈齿轮状,气微,味微甜,有独特的豆腥味,这是鉴别其真伪的重要特征之一。
产地与采收加工
冷水芪主产于中国内蒙古、甘肃、山西、黑龙江等高海拔、冷凉气候区,尤以内蒙古武川、甘肃岷县产者品质最佳,因生长环境昼夜温差大、冷水灌溉,有效成分积累丰富,根条更为粗壮,采收多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至春季发芽前进行,采挖时需小心挖取,避免损伤根皮,采挖后除去根头、须根及泥沙,晒至半干,堆放1-2天“发汗”,再晒至全干,若趁鲜切片,则断面颜色鲜亮,但传统以整根入药居多,便于储存和炮制。
冷水芪品质评价(表格)
评价项目 | 优质冷水芪特征 | 劣质冷水芪特征 |
---|---|---|
性状 | 根条粗壮、均匀,顺直少分枝 | 根条细小、扭曲,多分枝或分叉 |
表面 | 淡棕黄色,有光泽,皱纹细腻 | 表面暗淡无光,皱纹粗深,或有黑斑 |
断面 | 粉性足,皮部厚,木部纹理清晰 | 粉性少,皮部薄,木部疏松或空心 |
气味 | 气香微甜,豆腥味浓郁 | 气味淡薄或有霉味、酸味 |
杂质 | 无泥沙、虫蛀、霉变 | 含泥沙、虫蛀或霉变斑点 |
性味归经与功效
冷水芪性甘,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含黄芪甲苷、黄芪多糖、黄酮类等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抗氧化、调节血糖等作用,是中药方剂中“补气第一要药”。
相关问答FAQs
Q1:冷水芪与普通黄芪从图片上如何区分?
A:冷水芪因生长环境特殊,根条通常比普通黄芪更为粗壮,表面颜色偏淡棕黄色(普通黄芪多深棕褐色),皮部比例较大,断面粉性更足,木部放射状纹理清晰;普通黄芪根条较细,表面皱纹更深,断面粉性稍弱,整体形态略显细长,优质冷水芪图片中可见明显的“芦头”和纵向皮孔,而劣质品或普通黄芪则特征不明显。
Q2:通过冷水芪药材图片如何判断其是否为硫磺熏蒸过的劣质品?
A:硫磺熏蒸过的冷水芪图片中,药材表面会呈现异常的亮黄色或惨白色,失去自然的淡棕黄色光泽;闻之可能有刺鼻的硫磺味,而非正常的豆腥味;断面颜色不均匀,可能伴有白色结晶物(二氧化硫残留),优质冷水芪图片则颜色自然,表面有细腻皱纹,断面呈黄白色至淡黄色,无异味和结晶物,购买时可结合图片细节与商家提供的检测报告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