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咳祛痰中草药药材有哪些?功效、用法及禁忌有哪些?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镇咳祛痰是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治法,中草药通过调节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化解痰浊、缓解咳嗽,在临床应用中历史悠久且疗效确切,中医认为“肺为娇脏,主气司呼吸”,外感六淫或内伤脏腑均可致肺失宣降,津液凝聚成痰,痰阻气道引发咳嗽,镇咳祛痰中草药多归肺经,根据药性可分为清肺化痰、润肺止咳、降气化痰、温化寒痰等不同类型,需根据证候寒热虚实辨证选用。

镇咳祛痰的中草药药材

镇咳祛痰中草药的分类及功效

(一)清肺化痰药

此类药性多寒凉,适用于痰热壅肺所致咳嗽,症见痰黄稠、不易咳出、口干咽痛、舌红苔黄等。

药材名称 性味归经 功效 主治病症 常用用法用量 注意事项
川贝母 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燥热咳嗽、肺虚劳咳、阴虚久咳 3-10g,打碎冲服 反乌头,不宜与川乌、草乌同用
瓜蒌 甘、寒;归肺、胃、大肠经 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 痰热咳嗽、胸痹心痛、肺痈吐脓 10-20g,煎服 脾胃虚寒、便溏者慎用
竹茹 甘、微寒;归肺、胃、胆经 清化痰热,除烦止呕 痰热咳嗽、胆火痰扰之失眠呕吐 6-10g,煎服 寒痰咳嗽者忌用

(二)润肺止咳药

此类药性多甘润,适用于燥邪伤肺或肺阴不足所致咳嗽,症见干咳少痰、痰黏难咯、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舌红少苔等。

药材名称 性味归经 功效 主治病症 常用用法用量 注意事项
枇杷叶 苯、微寒;归肺、胃经 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肺热咳嗽、胃热呕逆 6-10g,刷毛去绒后煎服 寒咳及胃寒呕吐者慎用
款冬花 辛、微苦,温;归肺经 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咳嗽气喘、劳嗽咳血 5-10g,蜜炙后用 阴虚燥咳者不宜单用
紫菀 辛、甘,微温;归肺经 润肺下气,化痰止咳 咳嗽有痰、肺虚久咳、痰中带血 5-10g,蜜炙后用 实热咳嗽者慎用

(三)降气化痰药

此类药善于宣降肺气,适用于肺气上逆所致咳嗽气喘、痰多胸闷,症见咳嗽痰壅、气促喘息、喉中痰鸣等。

镇咳祛痰的中草药药材

药材名称 性味归经 功效 主治病症 常用用法用量 注意事项
桔梗 苦、辛,平;归肺经 开宣肺气,祛痰排脓 咳嗽痰多、咽痛失音、肺痈吐脓 3-10g,煎服 用量过大易致恶心呕吐
前胡 苦、辛,微寒;归肺经 降气化痰,疏散风热 风热咳嗽、痰多气逆、发热头痛 6-10g,煎服 阴虚咳嗽者慎用
旋覆花 苯、咸,微温;归肺、胃、大肠经 降气化痰,降逆止呕 咳嗽痰多、痰饮蓄结、噫气呕吐 3-10g,包煎 阴虚劳嗽、津伤燥咳者忌用

(四)温化寒痰药

此类药性多温燥,适用于寒痰、湿痰所致咳嗽,症见痰白清稀、易咯出、遇寒加重、胸闷脘痞、舌苔白腻等。

药材名称 性味归经 功效 主治病症 常用用法用量 注意事项
半夏 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湿痰寒痰、咳嗽痰多、恶心呕吐 3-10g,制后用 生品有毒,内服需炮制;阴虚燥咳、出血者忌用
陈皮 辛、苦,温;归脾、肺经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湿痰咳嗽、脘腹胀满、食少吐泻 3-10g,煎服 气虚、阴虚者慎用
天南星 苯、苦,温;有毒;归肺、肝、脾经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 顽痰咳嗽、风痰眩晕、破伤风 3-10g,制后用 孕妇忌用;生品外用

(五)调和药性及辅助止咳药

甘草为临床常用调和药,兼具止咳化痰功效,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常与其他止咳药配伍,增强疗效并调和药性,常用量3-10g,长期服用或大量使用可能引起水肿,高血压、肾病患者慎用。

应用注意事项

  1. 辨证论治:咳嗽需分寒热虚实,如寒痰不宜用寒凉药(如川贝母),热痰忌用温燥药(如半夏),燥咳当用润肺药(如紫菀),湿痰需配健脾燥湿药(如陈皮)。
  2. 配伍禁忌:如川贝母反乌头,半夏、天南星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桔梗用量过大易致呕吐,需控制剂量。
  3. 特殊人群:孕妇慎用半夏、天南星等有毒之品;儿童、老人及体弱者用量宜减,必要时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4. 饮食禁忌:服药期间忌生冷、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助湿生痰,影响疗效。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镇咳祛痰中草药可以自己随意搭配吗?
解答:不建议自行随意搭配,中草药的配伍需遵循“君臣佐使”原则,需根据咳嗽的病因(如外感、内伤)、证型(如痰热、痰湿、燥咳)及患者体质综合辨证,痰热壅肺者需配清肺化痰药(如黄芩、瓜蒌)与宣肺止咳药(如桔梗);燥伤肺阴者需配润肺药(如沙参、麦冬)与化痰药(如川贝母),盲目搭配可能因药性冲突(如寒热并用不当)或剂量失衡导致疗效降低甚至不良反应,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用药。

镇咳祛痰的中草药药材

问题2:服用镇咳祛痰中草药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解答:需注意以下四点:① 饮食调理:避免生冷(如冰淇淋、西瓜)、辛辣(如辣椒、花椒)、油腻(如肥肉、油炸食品)及甜腻食物,以免助湿生痰,加重咳嗽;② 辨证用药:若服药3-5天症状无缓解或加重(如痰量增多、咳血、发热),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③ 特殊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肝肾功能不全者需在医师指导下用药,避免使用有毒或刺激性药物(如生半夏、生南星);④ 观察反应:部分药物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如桔梗过量致恶心呕吐,甘草长期使用致水肿,若出现不适需立即停药并咨询医师。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石菖蒲药材图如何准确展示其药用特征与鉴别要点?
« 上一篇 09-01
哪里回收板蓝根药材?本地有哪些正规回收渠道?
下一篇 » 09-0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