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茎类药材是中药材中一类重要的来源,指植物地下变态茎呈块状的部分,通常富含淀粉、生物碱、挥发油等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用价值,这类药材在中医临床应用广泛,涉及补益、化痰、活血、清热等多个领域,以下为常见块茎类药材的详细介绍,包含其来源、性味、功效、主治及使用注意等内容,并辅以表格汇总核心信息,帮助系统了解。
常见块茎类药材详解
(一)补益类块茎药材
-
山药
- 来源: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块茎。
-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肾经。
- 功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 主治: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体倦,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 注意:湿盛中满、有积滞者不宜单独使用。
-
黄精
- 来源: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或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
-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肾经。
- 功效: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 主治: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肺虚燥咳,肾虚精亏。
- 注意:中寒便溏、气滞胀满者忌用。
-
天麻
- 来源: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 性味归经:甘,平,归肝经。
- 功效: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 主治: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头晕眩晕,手足不遂,肢体麻木,破伤风。
- 注意:血虚、阴虚者慎用。
(二)化痰止咳类块茎药材
-
半夏
- 来源: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
-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 主治: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
- 注意:反乌头,畏生姜,生品内服宜慎,一般炮制后使用,阴虚燥咳、津伤口渴者忌用。
-
天南星
- 来源: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异叶天南星或东北天南星的干燥块茎。
- 性味归经: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
-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
- 主治: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风痰眩晕,中风,癫痫,破伤风,痈疽肿痛。
- 注意:孕妇慎用,生品外用,内服需炮制,阴虚燥痰者忌用。
(三)活血化瘀类块茎药材
-
莪术
- 来源:姜科植物蓬莪术、广西莪术或温郁金的干燥根茎。
-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脾经。
- 功效:行气破血,消积止痛。
- 主治:用于癥瘕痞块,瘀血经闭,胸痹心痛,食积胀痛。
- 注意:孕妇忌用,体虚者慎用。
-
三棱
- 来源: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干燥块茎。
- 性味归经:苦、辛,平,归肝、脾经。
- 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 主治:用于癥�痞块,痛经经闭,产后瘀腹痛,食积胀痛。
- 注意:孕妇忌用,体虚及月经量多者慎用。
(四)清热利湿类块茎药材
-
泽泻
- 来源: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
- 性味归经:甘、淡,寒,归肾、膀胱经。
- 功效: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
- 主治: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脂血症。
- 注意:肾虚滑精、无湿热者忌用。
-
半枝莲(块茎类较少见,部分品种以块茎入药)
- 来源: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干燥根茎(部分地区以块茎入药)。
- 性味归经:辛、苦,寒,归肺、肝、肾经。
- 功效:清热解毒,化瘀利尿。
- 主治:用于疔疮肿毒,咽喉肿痛,跌仆损伤,水肿,黄疸。
(五)其他类块茎药材
-
白及
- 来源: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
- 性味归经: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
- 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 主治: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
- 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外感咳血、肺痈初起者忌用。
-
重楼
- 来源: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或七叶一枝花的干燥根茎。
- 性味归经:苦,微寒;有小毒,归肝经。
-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 主治: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蛇虫咬伤,跌仆伤痛,惊风抽搐。
- 注意:体虚、无实火热毒者忌用,孕妇慎用。
常见块茎类药材核心信息表
药材名称 | 来源科属 | 性味 | 归经 | 主要功效 | 主治要点 | 注意事项 |
---|---|---|---|---|---|---|
山药 | 薯蓣科 | 甘,平 | 脾、肺、肾 |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 脾胃虚弱,肺虚喘咳,肾虚遗精 | 湿盛中满者忌用 |
黄精 | 百合科 | 甘,平 | 脾、肺、肾 | 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 脾胃气虚,肺虚燥咳,肾虚精亏 | 中寒便溏者忌用 |
天麻 | 兰科 | 甘,平 | 肝 | 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 肝风内动,头晕眩晕,肢体麻木 | 血虚、阴虚者慎用 |
半夏 | 天南星科 | 辛,温;有毒 | 脾、胃、肺 |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 湿痰咳喘,呕吐反胃,梅核气 | 反乌头,生品慎用,阴虚燥咳忌用 |
莪术 | 姜科 | 辛、苦,温 | 肝、脾 | 行气破血,消积止痛 | 癥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 | 孕妇忌用 |
泽泻 | 泽泻科 | 甘、淡,寒 | 肾、膀胱 | 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 | 小便不利,水肿胀满,高脂血症 | 肾虚滑精者忌用 |
白及 | 兰科 | 苦、甘、涩,微寒 | 肺、肝、胃 |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 咯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 | 不宜与乌头同用,外感咳血忌用 |
重楼 | 百合科 | 苦,微寒;有毒 | 肝 |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 疔疮痈肿,蛇虫咬伤,惊风抽搐 | 体虚无实热者忌用,孕妇慎用 |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如何鉴别常见块茎类药材的真伪?
答:鉴别块茎类药材真伪需结合性状、显微及理化特征,以天麻为例,真品天麻呈长椭圆形,一端有“鹦哥嘴”(芽嘴),另一端有“肚脐眼”(疤痕),表面有环纹点(点状须根痕),断面角质样,半透明,味甘;伪品(如大丽菊的块根)多无“鹦哥嘴”,表面无环纹点,断面不透明,味苦或淡,山药真体重坚实,断面白色,颗粒状,味甘;伪品(如参薯)断面色深,颗粒感弱,味微酸,可通过显微鉴别观察淀粉粒、石细胞等特征,或用理化方法(如薄层色谱)检测有效成分,确保药材质量。
问题2:使用块茎类药材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使用块茎类药材需注意以下几点:① 炮制:部分药材(如半夏、天南星)生品有毒,需经姜制、矾制等炮制后使用,以降低毒性;② 用量:严格按医嘱使用,避免过量,如半夏一般3-10g,过量可能引起中毒;③ 配伍禁忌:如半夏反乌头,不宜与附子、川乌等同用;④ 特殊人群:孕妇慎用活血化瘀类(如莪术、三棱)及有毒类(如重楼)药材,脾胃虚寒者慎用寒凉类(如泽泻、重楼);⑤ 体质辨识:阴虚燥咳者忌用半夏,湿盛中满者忌用山药,需根据体质辨证用药,必要时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