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是人体重要的呼吸与发声器官,易受外邪侵袭或脏腑功能失调影响,出现肿痛、干痒、咳嗽、声音嘶哑等不适,中医认为,喉咙疾病多与肺、胃、肾等脏腑相关,常见病因包括风热袭肺、肺胃热盛、阴虚火旺、痰湿阻滞等,中草药通过清热解毒、利咽开音、滋阴润燥、消肿止痛等功效,在调理喉咙问题中具有独特优势,以下详细介绍常见治喉咙的中草药及其应用。
清热解毒类:适用于咽喉肿痛、吞咽困难等热证
此类草药性味多苦寒,能清泄热毒、消除红肿,常用于风热感冒、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
-
金银花
性味甘寒,归肺、心、胃经,具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效,其含绿原酸、木犀草苷等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可缓解咽喉红肿疼痛,常与连翘、薄荷配伍,如银翘散;或单用泡水饮,适合风热初起、咽痛明显者。 -
连翘
性味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长于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被誉为“疮家圣药”,其挥发油、连翘酚等成分能抗炎、抗菌,减轻咽喉黏膜充血,常与金银花、牛蒡子同用,治疗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扁桃体化脓。 -
板蓝根
性味苦寒,归心、胃经,具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含靛蓝、靛玉红等成分,抗病毒作用显著,对病毒性咽炎、腮腺炎等有效,可单用煎服,或与玄参、麦冬配伍,增强滋阴解毒之效,适合咽喉肿痛伴发热者。 -
蒲公英
性味苦甘寒,归肝、胃经,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兼可利尿通淋,其含蒲公英甾醇、胆碱等,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可缓解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可单用鲜品捣汁含漱,或与金银花、野菊花煎服。
利咽开音类:适用于声音嘶哑、咽喉干痒等音哑证
此类草药多入肺经,能宣肺气、开声音,缓解咽喉部气血不畅或津液不足所致的音哑。
-
桔梗
性味苦辛平,归肺经,具宣肺、利咽、祛痰、排脓之功,其含桔梗皂苷,能刺激咽喉黏膜,促进分泌,稀释痰液,缓解咽喉干痒、声音嘶哑,常与甘草、薄荷配伍,如桔梗汤;或与胖大海同泡,适合教师、歌手等用嗓过度者。 -
甘草
性味甘平,归心、肺、胃经,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其含甘草甜素、甘草次酸,有抗炎、抗过敏、保护咽喉黏膜的作用,常用于各类咽喉疾病的辅助治疗,如玄麦甘桔颗粒(玄参、麦冬、桔梗、甘草)。 -
胖大海
性味甘寒,归肺、大肠经,能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润肠通便,其含胖大海素,能增加咽喉黏膜分泌,缓解干痛、音哑,适合肺热声哑、咽喉干燥者,单用3~5枚沸水泡服,但脾虚便溏者慎用。 -
藏青果
性味酸苦涩平,归肺、胃经,能清热解毒、利咽生津、润肺化痰,含鞣质、挥发油等,对慢性咽炎、喉炎所致的咽干、音哑有较好疗效,可单用含服,或与麦冬、石斛配伍,增强滋阴润燥之效。
滋阴润燥类:适用于咽喉干燥、灼热感等阴虚证
此类草药性味多甘寒或甘凉,能滋养阴液、润燥利咽,常用于慢性咽炎、干燥综合征等属阴虚火旺者。
-
麦冬
性味甘微苦寒,归心、肺、胃经,能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含麦冬多糖、甾体皂苷,能增强免疫功能,改善咽喉黏膜干燥,常与玄参、生地配伍,如增液汤;或与桔梗、甘草同用,治疗阴虚燥咳、咽干少痰。 -
玄参
性味甘苦咸寒,归肺、胃、肾经,能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含玄参苷、生物碱,有抗炎、降压、解热作用,适合咽喉肿痛伴口渴、便秘者,常与麦冬、桔梗配伍,如玄麦甘桔汤,但脾胃虚寒、便溏者忌用。 -
沙参
性味甘微寒,归肺、胃经,分南沙参与北沙参,均能养阴清肺、利咽开音,北沙参滋阴力更强,含沙参苷、淀粉,能提高咽喉黏膜抵抗力,缓解慢性咽炎的干痒、异物感,可单用煎服,或与玉竹、麦冬同用,增强滋阴润燥之效。 -
百合
性味甘微寒,归肺、心经,能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含百合苷、生物碱,可缓解肺燥咳嗽、咽喉干痛,尤其适合更年期女性或阴虚火旺伴失眠者,可煮粥食用,或与款冬花、贝母配伍。
消肿止痛类:适用于咽喉红肿、吞咽疼痛等实证
此类草药多辛苦寒,能清热泻火、消肿止痛,常用于急性扁桃体炎、牙周炎等热毒壅盛证。
-
射干
性味苦寒,归肺经,能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消痰散结,含射干苷、鸢尾苷,有抗病毒、抗炎作用,对咽喉肿痛、痰多壅盛者效佳,常与麻黄、细辛配伍,如射干麻黄汤;或与山豆根同用,增强消肿解毒之功。 -
山豆根
性味苦寒,归肺、胃经,具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之效,其苦寒之性较强,对咽喉肿痛、扁桃体化脓有速效,含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能抗肿瘤、抗心律失常,但过量易致呕吐,需严格控制在3~6克,脾胃虚寒者忌用。 -
金果榄
性味苦寒,归肺、大肠经,能清热解毒、利咽止痛、生肌敛疮,含巴马汀、小檗碱,对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口腔溃疡有较好疗效,可研末吹喉,或煎水含漱。
常用治喉咙中草药简表
草药名称 | 性味归经 | 主要功效 | 主治病症 | 常用配伍 |
---|---|---|---|---|
金银花 | 甘寒,肺、心、胃 |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 风热咽痛,急性咽炎 | 银翘散(配连翘、薄荷) |
桔梗 | 苦辛平,肺 |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 声音嘶哑,咽喉干痒 | 桔梗汤(配甘草、薄荷) |
麦冬 | 甘微苦寒,肺、胃 |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 阴虚咽干,慢性咽炎 | 玄麦甘桔汤(配玄参、桔梗) |
射干 | 苦寒,肺 | 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 咽喉肿痛,痰多壅盛 | 射干麻黄汤(配麻黄、细辛) |
胖大海 | 甘寒,肺、大肠 | 清热润肺,利咽开音 | 肺热声哑,咽喉干燥 | 单泡或配桔梗、甘草 |
相关问答FAQs
Q1:喉咙肿痛可以自己用胖大海泡水喝吗?
A:不一定,胖大海性寒,适用于肺热、风热所致的咽痛、声音嘶哑,若因风寒感冒(伴流清涕、怕冷)、脾胃虚寒(伴腹泻、食欲不振)或阴虚火旺(伴干咳无痰、盗汗)引起的咽痛,饮用胖大海可能加重病情,胖大海有小毒,长期或过量饮用可能引起头晕、腹泻等,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一般每次3~5枚,沸水泡服,连用不超过3天。
Q2:中草药治疗喉咙痛多久见效?
A:中草药起效时间与病情轻重、辨证准确性及用药方式相关,一般而言,急性咽喉炎(如风热袭肺)服用银翘散、板蓝根等清热解毒药后,24~48小时内可缓解肿痛;慢性咽炎(如阴虚火旺)需滋阴润燥,如麦冬、玄参等,通常需连续服用1~2周才能改善干痒、异物感,若用药3天症状无缓解或加重,可能是辨证不当(如误用寒凉药治风寒咽痛)或合并细菌感染,需及时就医调整方案,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