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西归药材究竟是什么?其功效与应用价值有何独特之处?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5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西归,又称当归,是伞形科当归属植物当归的干燥根,为中医临床常用补血药,因其主产于我国西北地区,如甘肃岷县、云南、四川等地,故得名“西归”,其药用历史悠久,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历代医家对其功效推崇备至,有“十方九归”之称,足见其在中药中的重要地位。

中药西归药材

从性状特征来看,西归药材略呈圆柱形,根头(归头)膨大,下生根数条,长15-25cm,直径1.5-4cm,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具纵皱纹及横向皮孔样突起,根上端(归身)较粗,有环纹,下端(归尾)支根多而扭曲,有少数须根痕,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形成层环棕色,皮部有多数棕色油点,木部色较淡,香气浓郁,味甘、辛、微苦,为便于区分,其不同部位的性状特征可概括如下:

部位 性状描述
归头 根头部膨大,顶端残留多层鳞片叶基,环纹明显,质地较硬
归身 主根圆柱形,表面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断面形成层环明显,皮部与木部比例适中
归尾 支根多条,扭曲或交叉,表面有细纹,断面木质部占比较大,油点较少

在性味归经方面,西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其甘能补,辛能行,温能通,既可补血,又能活血,兼具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效,故有“补血圣药”之名,临床应用广泛,尤适用于血虚诸证,如面色萎黄、头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亦可用于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及肠燥便秘等症,若配伍熟地、白芍,则增强补血之力,如四物汤;配伍肉苁蓉、火麻仁,可润肠通便,适用于血虚肠燥便秘;配伍川芎、红花,则活血调经,用于血瘀经闭。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西归主要含挥发油(如藁本内酯、丁烯基酞内酯)、有机酸(阿魏酸、丁二酸)、多糖及多种微量元素,其挥发油成分具有抗炎、镇痛作用,阿魏酸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并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多糖成分可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造血功能;而当归水提取物则对子宫平滑肌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兴奋子宫(使收缩加强),又能抑制子宫(缓解痉挛),临床常用于妇科调经。

西归的炮制方法不同,功效亦有侧重,生当归(西归)长于补血、润肠;酒当归(酒炖或酒炒)能增强活血通络之力,用于血瘀痛经、风湿痹痛;土炒当归可健脾止泻,适用于血虚脾弱、便溏腹泻;当归炭则止血,用于崩漏、月经过多。

中药西归药材

相关问答FAQs

Q1:西归和当归是同一种药材吗?两者有何区别?
A1:西归是当归的别称,两者为同一种药材,无本质区别。“当归”是其通用名,而“西归”多因其主产于我国西北地区(如甘肃岷县)而得名,部分地区也以此名称强调其道地性,根据炮制或部位不同,当归还有归头、归身、归尾等细分,但均来源于伞形科当归属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Q2:哪些人群适合服用西归(当归)?哪些人群需慎用?
A2:西归适用于血虚体质者,如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月经量少或推迟的女性;亦适用于血瘀所致的痛经、闭经、产后腹痛及肠燥便秘者,但阴虚内热(如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湿盛中满(腹胀、苔腻)、大便溏泄者慎用;孕妇及月经量过多者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因其活血作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对当归过敏者禁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药材小叶鼠李
« 上一篇 09-02
梦遗该找哪个中医治疗?哪种方法更有效?
下一篇 » 09-02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