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党参为伞形科植物明党参的干燥根,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别名“明党”“山萝卜”“土人参”等,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地,尤以江苏南京、安徽芜湖等地所产者品质最佳,其药用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本草纲目拾遗》,具有润肺化痰、养胃生津、和中解毒之效,临床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呕吐反胃、食少口干、咽喉肿痛等症,近年来,随着对明党参研究的深入,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不断被挖掘,成为兼具传统功效与现代研究潜力的药材之一。
植物形态与生长环境
明党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0-100cm,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直径1-3cm,表皮类白色或淡黄棕色,有不规则纵沟及须根痕,质地坚硬,断面平坦,角质样,类白色或淡黄色,茎直立,中空,有细纵条纹,上部二叉状分枝,基生叶为三出式羽状复叶,叶柄长5-15cm,小叶卵形或广卵形,长3-10cm,宽2-6cm,边缘有缺刻状锯齿或重锯齿,叶面深绿色,叶面淡绿色;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但叶柄较短,小叶较小,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花序梗长3-8cm;伞辐6-10条,长2-5cm;小总苞片4-6片,条形;花两性,萼齿小,不明显;花瓣5,白色,长卵形,顶端内折;雄蕊5,与花瓣互生;子房下位,2室,花柱2,叉开,果实为双悬果,广椭圆形,长4-6mm,宽3-4mm,光滑,果棱突起,合生面略收缩,果柄长1-2cm,花期4-5月,果期5-6月。
明党参多生长于海拔100-1000m的山坡林下、林缘、灌丛中及溪沟边,喜凉爽湿润气候,耐寒,怕涝,适宜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生长,野生明党参资源曾因过度采挖而减少,现江苏、安徽等地已开展人工栽培,以满足市场需求。
药材性状与鉴别要点
明党参的干燥根呈圆柱形、纺锤形或不规则条形,略弯曲,长6-20cm,直径0.5-2cm,表面类白色或淡黄棕色,半透明,有不规则的纵沟、须根痕及横向皮孔样突起,上部有细密环纹,下部有纵沟及支根痕,质坚硬,易折断,断面平坦,角质样,类白色或淡黄色,形成层环明显,皮部与木部易分离,皮部类白色,木部淡黄色,可见放射状纹理,气微香,味甘微苦,嚼之有粘性。
以条粗壮、质坚实、色白半透明、味甘微苦者为佳,常见伪品有同科植物迷果芹的根,其表面灰棕色,断面不呈角质样,味淡微涩;或伞形科植物胡萝卜的野生种,根表面粗糙,断面纤维性强,味甘淡,无粘性,需注意鉴别。
炮制方法与规格
明党参的炮制方法历代记载较少,现行《中国药典》载其炮制方法为: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炮制后为类圆形厚片,直径0.5-2cm,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角质样,有明显放射状纹理,周边类白色或淡黄棕色,质脆,气微香,味甘微苦,部分地区有蜜炙明党炮制方法,取明党片,用炼蜜拌匀,稍闷,炒至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放凉,蜜炙后能增强润肺止咳作用,多用于肺虚燥咳。
炮制目的在于去除杂质,便于调剂和煎煮,改变药性,扩大临床应用范围,生品偏于养胃生津、解毒,多用于热病伤津、食少口干、痈肿疮毒;蜜炙品偏于润肺化痰,多用于肺热咳嗽、痰中带血。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明党参性微寒,味甘、微苦,归肺、脾、肝经,其功效主要有三:一是润肺化痰,适用于肺热咳嗽、痰稠难咯、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常与桑叶、川贝母、麦冬等同用;二是养胃生津,用于热病伤津、口干舌燥、食欲不振、呕吐反胃,可与石斛、沙参、麦冬配伍;三是和中解毒,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热毒疮疡,可配伍金银花、连翘等。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慢性胃炎、糖尿病等疾病,如治疗肺热咳嗽,可用明党参15g,桑叶10g,川贝母6g,水煎服;治疗胃阴不足、食欲不振,可用明党参12g,石斛10g,山药15g,水煎服。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明党参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多糖、生物碱、挥发油、香豆素、甾体类成分及微量元素等,多糖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生物碱类成分如明党参碱,具有镇咳、祛痰、解痉作用;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棕榈酸、亚油酸等,具有抗炎、抗菌作用;香豆素类成分如东莨菪素,具有平喘、镇痛作用。
药理研究表明,明党参具有以下作用:1. 镇咳祛痰:通过抑制咳嗽中枢、稀释痰液促进排出,对化学刺激性咳嗽有显著抑制作用;2. 免疫调节:多糖能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提高机体免疫力;3.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延缓衰老;4. 保护胃黏膜:增加胃黏膜前列腺素合成,促进胃黏膜修复,对胃溃疡有防治作用;5. 降血糖:多糖成分能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糖代谢,辅助治疗糖尿病。
使用注意与禁忌
明党药性微寒,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慎用;不宜与藜芦同用,属中药“十八反”禁忌;孕妇及过敏体质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临床应用时,剂量一般为10-15g,煎汤内服;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长期服用明党参可能引起轻微腹泻,减量或停药后可缓解;若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明党参与其他相似药材鉴别表
项目 | 明党参 | 沙参(南沙参) | 桔梗 |
---|---|---|---|
来源 | 伞形科植物明党参 | 桔梗科植物沙参 | 桔梗科植物桔梗 |
性状 | 根圆柱形,表面类白色半透明,断面角质样 | 根圆锥形,表面黄白色,断面裂隙状 | 根圆锥形,表面淡黄白色,断面有“金井玉栏” |
气味 | 气微香,味甘微苦有粘性 | 气微,味甘淡 | 气微,味微甜后苦 |
功效 | 润肺化痰、养胃生津、解毒 | 润肺止咳、养胃生津 |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
相关问答FAQs
Q1:明党参和党参有什么区别?
A:明党参与党科名、来源、性状及功效均有显著区别,明党参为伞形科植物,根类白色半透明,断面角质样,性微寒,偏于润肺化痰、养胃生津;党参为桔梗科植物,根呈圆柱形,表面黄褐色,断面有“菊花心”,性平,偏于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二者功效主治不同,不可混用。
Q2:明党参适合哪些人群食用?
A:明党参适合肺热咳嗽、痰稠难咯、干咳少痰者;胃阴不足、口干舌燥、食欲不振者;热病伤津、津伤口渴者;免疫力低下、易疲劳者,但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及孕妇慎用,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