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花托作为药材,其独特药用价值与功效是什么?与菊花有何不同?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菊花花托是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头状花序基部膨大的托片部分,常作为药材菊花(如杭菊、贡菊、亳菊等)的伴随部位,在传统药用中虽不如花瓣或花蕊受关注,但其独特的药用价值逐渐被重视,作为菊花的“基底支撑”,花托不仅承载着花瓣的形态,更蕴藏着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方面发挥着辅助作用,是菊花药用体系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药材菊花花托

药材菊花花托的性味归经与主要功效

从传统中医药理论来看,菊花花托性平或微寒,味甘、微苦,归肺、肝经,其功效与菊花整体相似,但更侧重于“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同时兼具“疏散风热、调理脾胃”的作用,相较于花瓣的清肝明目,花托因质地稍硬、纤维含量较高,其药效更温和持久,尤其适合用于缓解热毒蕴结所致的咽喉肿痛、疮疡疖肿等症,在《本草纲目》中虽未单独详述花托,但提及菊花“苗叶气香,味甘,苦,性微寒,无毒”,其基部托片因与花蕾共生长,继承了菊花的寒凉之性,能辅助清解上焦热毒,现代临床应用中,花托常与花瓣、花蕾配伍使用,增强方剂的清热解毒功效,尤其对外感风热、肺热咳嗽等症有协同作用。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菊花花托的药用价值源于其丰富的化学成分,现代研究表明,花托中含有黄酮类(如木犀草素、芹菜素)、多糖、挥发油、绿原酸、有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如锌、硒、铁),黄酮类化合物是其清热解毒的核心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炎作用,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缓解红肿热痛;多糖类成分则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巨噬细胞活性,辅助抵抗病原体;绿原酸则具有广谱抗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花托中的挥发油(如樟脑、龙脑)具有疏散风热、开窍醒神的作用,可缓解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鼻塞等症状。

成分类别 主要成分示例 药理作用
黄酮类 木犀草素、芹菜素 抗炎、抗氧化、解热
多糖 菊多糖 免疫调节、抗肿瘤辅助
挥发油 樟脑、龙脑 疏散风热、局部麻醉
有机酸 绿原酸、咖啡酸 抗菌、抗病毒
微量元素 锌、硒、铁 增强免疫力、促进修复

采收加工与临床应用

菊花花托的采收通常与菊花同步,于秋季花蕾初放或盛开时采摘,需连同花托一起采收,随后分离花托,去除杂质,阴干或晒干至含水量不超过13%,干燥后的花托呈浅黄绿色或黄褐色,质稍硬,断面纤维性,气清香,味甘微苦。

药材菊花花托

在临床应用中,菊花花托可单味煎服,或与其他清热解毒药配伍。

  • 咽喉肿痛:取菊花花托10g,配伍金银花15g、薄荷6g,煎汤含漱或内服,可清热利咽、缓解肿痛;
  • 疮疡疖肿:将花托研末,用麻油调敷患处,能消肿排脓,促进伤口愈合;
  • 风热感冒:花托5g与菊花10g、连翘10g同泡,代茶饮用,可疏散风热、缓解头痛发热。

注意事项

菊花花托虽性平和,但仍需注意:① 脾胃虚寒、腹泻者慎用,因其性微寒,可能加重寒症;② 孕妇及经期女性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寒凉刺激;③ 外敷时需注意皮肤过敏反应,若出现红肿瘙痒应立即停用;④ 不宜长期过量服用,一般单次用量5-15g为宜。

相关问答FAQs

Q1:菊花花托和菊花花瓣的功效有什么区别?
A:菊花花托与花瓣均属菊花药用部位,但功效侧重不同,花瓣质地轻清,长于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常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花托质地稍硬,性更温和,偏于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对热毒疮疡、咽喉肿痛等症效果更佳,且因纤维含量较高,药效作用较持久,二者配伍使用可协同增强清热解毒效果。

药材菊花花托

Q2:菊花花托可以直接泡水喝吗??
A:可以,但需注意用量和体质,菊花花托可直接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次5-10g,适合热性体质者日常清热,但因其性微寒,脾胃虚寒者建议少喝或搭配生姜、红枣等温性食材同泡,避免腹泻,若用于治疗疮疡肿痛等症,建议煎煮后取药液内服或外敷,效果更佳。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配伍禁忌为何重要?配错会有什么后果?
« 上一篇 09-02
中草药金线吊乌龟有何独特药用功效与应用价值?
下一篇 » 09-02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