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白毛藤图片有哪些特征?如何辨别?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白毛藤为茄科茄属植物白英的干燥地上部分,学名Solanum lyratum Thunb.,是临床常用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化痰、利湿退黄之功效,广泛用于治疗感冒发热、黄疸型肝炎、风湿关节痛、痈肿疔疮等症,由于白毛藤在野外形态多变,且与部分茄科植物(如龙葵)外观相似,准确识别其形态特征对药用安全及野外采集至关重要,以下从植物学特征、生长环境、药用价值及图片识别要点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并附形态特征识别表及常见问题解答。

中草药白毛藤图片

白毛藤的植物学形态特征

白毛藤为多年生草质或半木质藤本,植株全体密被灰白色柔毛,这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也是“白毛藤”名称的直接来源,其各部位形态特征具体如下:

茎呈攀援状,长可达1-2米,基部木质化,上部草质,具细纵棱,棱上密生灰白色绒毛,茎圆柱形,幼嫩时多分枝,分枝处常具淡黄色绒毛,老茎则毛被渐稀,但纵纹明显,茎节处稍膨大,易生不定根,尤其在潮湿环境中,茎节接触土壤后可向下生根,形成新的植株。

叶互生,叶柄长1-3厘米,密被灰白色柔毛;叶片多为琴状深裂或羽状深裂,少数为全缘,形态变异较大,这也是野外识别时易混淆的原因之一,叶片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长3-10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戟形或心形,裂片边缘呈波状或有粗锯齿,叶面深绿色,疏生短柔毛,叶背灰绿色,密灰白色绒毛,叶脉在叶背突出,毛被尤为明显。

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序梗长2-5厘米,被灰白色柔毛;花梗长0.5-1厘米,密被绒毛;花萼杯状,5裂,裂片卵形,密被灰白色绒毛,花后宿存;花冠白色或淡紫色,辐状,直径约1厘米,5深裂,裂片卵状披针形,展开后呈星形,顶端尖,花冠筒隐于花萼内,密被柔毛;雄蕊5枚,着生于花冠筒基部,花药黄色,纵裂;子房卵形,花柱线形,柱头头状,花期多为6-9月。

果实

浆果球形,直径约0.8-1.2厘米,成熟时呈红色或黑红色,光滑无毛,或仅顶端疏被毛;果梗长约1厘米,常下垂,密被灰白色柔毛;宿存花萼果时增大,包果至1/2或更多,表面密被绒毛,果期7-11月。

为便于快速识别,现将白毛藤主要形态特征归纳如下表:

部位 形态特征描述
攀援状,密被灰白色绒毛,纵棱明显,老茎毛被渐稀,节部易生不定根
互生,琴状或羽状深裂,叶背密被灰白色绒毛,叶面疏毛,叶基戟形或心形
白色或淡紫色,聚伞花序,花冠辐状5深裂,花萼、花梗密被绒毛
果实 浆果球形,成熟时红或黑红色,光滑,宿存花萼包果至1/2以上,密被绒毛

白毛藤的生长环境与分布

白毛藤广泛分布于中国华东、华南、西南及华北地区,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多生长于山坡灌丛、林缘、路旁、田埂及荒地,适应性较强,喜温暖湿润气候,耐阴、耐旱,但在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中生长最佳,常与灌木、草本植物伴生,海拔100-2000米的区域均有分布,尤其在丘陵、低山地区较为常见。

中草药白毛藤图片

其生长环境特点直接影响植株形态:在光照充足处,植株矮壮,叶片裂片较浅,毛被稀疏;而在阴湿环境中,茎蔓细长,叶片裂片深,叶背绒毛更密,野外采集时需结合生境综合判断,避免仅凭单一形态特征误判。

白毛藤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白毛藤性味苦、辛,微寒,归肝、胆经,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化痰、利湿退黄之功效,中医临床主要用于治疗:

  • 热毒病症:如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痈肿疔疮、毒蛇咬伤,可单用或配伍蒲公英、金银花等清热解毒药;
  • 湿热黄疸:用于黄疸型肝炎、胆囊炎,配茵陈、栀子等利湿退黄药;
  • 风湿痹痛:风湿关节肿痛、筋骨麻木,配威灵仙、独活等祛风除湿药;
  • 咳嗽痰多:肺热咳嗽、痰黄黏稠,配瓜蒌、浙贝母等化痰止咳药;
  • 癌症辅助治疗:现代研究发现,白毛藤含多种生物碱(如白英碱、澳洲茄碱)及甾体糖苷,对肺癌、胃癌、宫颈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常与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配伍使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毛藤具有抗炎、抗病毒、抗氧化、免疫调节及抗肿瘤等作用,其活性成分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释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途径发挥药效,但需注意,白毛藤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忌用,内服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

白毛藤图片识别关键要点

由于白毛藤与龙葵(Solanum nigrum)、珊瑚樱(Solanum pseudocapsicum)等茄科植物外观相似,野外或图片识别时需重点关注以下特征:

毛被特征

白毛藤全株(尤其是茎、叶背、花梗、花萼)密被灰白色绒毛,用手触摸有明显粗糙感;而龙葵全株光滑无毛或仅疏生短柔毛,珊瑚樱则毛被极稀疏或无毛,这是最核心的鉴别点。

叶片形态

白毛藤叶片多为琴状或羽状深裂,叶基常呈戟形(叶耳向两侧伸展),裂片边缘有粗锯齿;龙葵叶片多为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全缘或有不规则波状齿,叶基楔形;珊瑚樱叶片为卵状披针形,全缘,叶柄短。

果实与宿存花萼

白毛浆果成熟时为红色或黑红色,宿存花萼包果至1/2以上,且花萼表面密被绒毛;龙葵浆果成熟时为纯黑色,宿存花萼脱落或包果极少;珊瑚樱浆果为橙红色或鲜红色,宿存花萼小且包果浅。

中草药白毛藤图片

花冠特征

白毛藤花冠白色或淡紫色,5深裂,裂片展开后呈星形,花冠筒短,隐于花萼内;龙葵花冠白色,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花冠筒略长于花萼;珊瑚樱花冠白色,5深裂,裂片反折,花冠筒较长。

若通过图片识别,建议结合茎、叶、花、果的整体特征,尤其是毛被和宿存花萼的差异,必要时放大观察细节,避免因局部形态变异导致误判。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白毛藤与龙葵如何从图片上区分?
解答:区分白毛藤与龙葵的关键看毛被和果实:①毛被:白毛藤全株(茎、叶背、花梗)密被灰白色绒毛,触摸粗糙;龙葵全株光滑无毛或仅疏生短柔毛,叶片表面较光亮。②叶片:白毛藤叶多深裂,叶基戟形;龙葵叶全缘或波状齿,叶基楔形。③果实:白毛藤浆果成熟时红或黑红色,宿存花萼包果至1/2以上且密被毛;龙葵浆果成熟时纯黑色,宿存花萼包果极少或脱落,白毛藤花冠裂片呈星形,龙葵花冠裂片较尖,可辅助判断。

问题2:采集白毛藤时需要注意什么?
解答:采集白毛藤需注意以下几点:①采集时间:宜在夏、秋季花果期采收,此时有效成分含量较高,选择晴天露水干后进行,便于晾晒干燥。②采集部位:割取地上全草,除去杂质,切段晒干或阴干,避免暴晒导致有效成分流失。③环境选择:需采集于无污染的荒坡、林缘等处,避免误采喷洒过农药或生长于污染区域的植株。④避免混淆:严格与龙葵、珊瑚樱等区分,龙葵全株光滑,浆果黑色,不可药用;珊瑚樱全株光滑,浆果橙红,有一定毒性,需特别注意。⑤安全规范: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忌用,内服需遵医嘱,避免过量使用引起不良反应。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药材银砂
« 上一篇 今天
中医治疗思虑过度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