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on的干燥叶(或带嫩枝)、茎或果实,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其叶称“紫苏叶”,茎称“紫苏梗”,果实称“紫苏子”,三者性味归经与功效各有侧重,临床应用广泛,为帮助准确识别紫苏药材,以下从原植物形态、不同药用部位性状特征、常见伪品鉴别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并附性状对比表,最后解答常见问题。
紫苏原植物形态特征
紫苏为一年生草本,植株高0.5-2米,茎直立,四棱形,紫色、绿色或紫绿色,密被长柔毛,叶对生,叶片卵形或圆卵形,长7-13厘米,宽4.10厘米,先端长尖或尾尖,基部宽楔形或圆,边缘有粗锯齿,两面紫色或仅下面紫色、上面绿色,两面均被疏柔毛,以沿叶脉处较密;叶柄长3-5厘米,紫色或绿色,轮伞花序组成顶生和腋生的假总状花序,每轮有花数朵;苞片宽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外面被柔毛及腺点;花萼钟状,二唇形,外面有柔毛及腺点,具5齿;花冠白色至紫红色,二唇形,上片微凹,下片3裂,中裂片较大;雄蕊4,前对能育,花药2室,药室平行,后对退化;花柱先端2浅裂,花盘环状,小坚果近球形,灰褐色,直径约1.5毫米,具网纹,果期花萼宿存,花期8-11月,果期8-12月,紫苏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适应性强,我国南北各地广泛栽培,以叶片完整、色紫、香气浓者为佳。
紫苏不同药用部位药材性状特征
(一)紫苏叶(Perillae Folium)
来源:为紫苏的干燥叶或带嫩枝。
性状:叶片多皱缩卷曲或破碎,完整的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圆卵形,长7-13厘米,宽4-10厘米,先端长尖或尾尖,基部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表面紫色或上表面深绿、下表面紫绿,两面均可见灰白色柔毛,下表面腺点稀疏,用放大观察可见腺点呈透明油点状,叶柄长2-5厘米,紫色或绿紫色,密被柔毛,质脆,易碎,气清香浓郁,特异,味微辛。
饮片特征:多切成丝状,宽2-3毫米,余同药材性状。
品质标志:以叶完整、色紫(或上绿下紫)、香气浓、无枝梗、无杂质者为佳。
(二)紫苏梗(Perillae Caulis)
来源:为紫苏的干燥茎。
性状:呈方柱形,四棱钝圆,长30-100厘米,直径0.5-1.5厘米,表面紫棕色或暗紫色,有纵沟及细密的纵皱纹,被短柔毛,节处明显,稍膨大,有对生的枝痕和叶痕,质硬,断面有髓(白色或淡黄白色),或呈空洞状,皮部薄,木部黄白色,射线细密,呈放射状,气微香,味淡。
饮片特征:呈斜片或段状,厚2-4毫米,余同药材性状;或切成丝状,宽2-3毫米。
品质标志:以质嫩、色紫、香气浓、无老梗、无杂质者为佳。
(三)紫苏子(Perillae Fructus)
来源:为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状:小坚果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约1.5毫米,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有网状纹理,顶端有微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果柄痕(或残留果梗),果皮薄,硬而脆,易压碎,种仁黄白色,富含油脂,气微香,味微辛。
饮片特征:多炒制后用,炒紫苏子表面微黄,香气更浓,种仁黄白色,油性足。
品质标志:以颗粒饱满、均匀、色灰褐、油性足、无破碎、无杂质者为佳。
紫苏药材性状对比表
药用部位 | 性状描述 | 性味归经 | 功效主治 |
---|---|---|---|
紫苏叶 | 叶片皱缩卷曲,完整者卵形,上表面深绿/紫绿,下表面紫绿,有灰白色柔毛及腺点;气清香,味微辛 | 辛,温,归肺、脾经 | 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
紫苏梗 | 方柱形,四棱钝圆,表面紫棕或暗紫,有纵沟及细毛;质硬,断面有髓;气微香,味淡 | 辛,温,归肺、脾经 | 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 |
紫苏子 | 小坚果卵圆形,表面灰褐有网纹,顶端有柱基,基部有果柄痕;种仁黄白色,油性足;气微香,味微辛 | 辛,温,归肺经 | 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
常见伪品及鉴别要点
紫苏在部分地区易与同属植物混淆,需注意鉴别:
- 野紫苏(白苏):叶两面均为绿色,下表面无紫色,腺点明显;果实较小,表面灰白色,网纹较浅,气清香,但味较淡,功效与紫苏相似,但药效稍弱。
- 回回苏:叶深绿色,叶缘锯齿较密,叶柄紫色;茎具明显四棱,被白色柔毛,功效与紫苏类似,但临床较少使用。
- 石荠苎:叶卵形或披针形,叶缘具细锯齿,两面有疏毛,但无紫苏的浓郁香气;花小,白色,果实极小,气微,味辛凉,非紫苏正品。
炮制与贮藏
- 炮制:紫苏叶、紫苏梗除去杂质,喷淋清水,稍润,切丝,干燥;紫苏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炒制(文火炒至微黄,有香气)。
-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紫苏子含油多,易走油,需密封保存。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紫苏叶和紫苏梗的功效有何区别?如何根据症状选择?
解答:紫苏叶与紫苏梗虽同出一物,但功效侧重不同,紫苏叶长于“解表散寒”,适用于风寒感冒初期(恶寒发热、头痛鼻塞)、风寒咳嗽(痰白清稀),以及鱼蟹中毒(配生姜、紫苏叶煎服解鱼蟹毒);若伴有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可配砂仁、陈皮等理气安胎,紫苏梗则长于“理气宽中、安胎”,适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胸脘胀满、嗳气恶心(配木香、砂仁),或肝气郁结导致的胸闷胁痛(配香附、郁金),妊娠期气滞胎动不安(配当归、桑寄生)时常用。“表证用叶,里气滞用梗”。
问题2:如何辨别紫苏子的品质好坏?选购时需注意什么?
解答:优质紫苏子应具备“三多一少”:颗粒饱满(果形完整,无瘪粒)、网纹多(表面灰褐色网状纹理清晰,油点明显)、油性多(种仁黄白色,手捻有油感)、杂质少(无破碎果壳、枝叶等),选购时可观察颜色,过深(黑褐色)可能陈货,过浅(灰白色)则未成熟;闻气味,有浓郁香气者为佳,若气味淡或有哈喇味,则可能变质或储存不当,紫苏子易受黄曲霉污染,需检查有无霉斑,建议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并注意保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