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更席中草药功效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8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横经席为报春花科植物横经席Lysimachia procumbens的全草,又名对座草、过路黄、临时菊等,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区,如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其性平,味辛、苦,归肝、肾经,是岭南地区常用的民间草药,在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等方面具有独特功效,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其抗炎、镇痛、抗氧化等活性,临床应用广泛。

横更席中草药功效

化学成分与药理基础

横经席的疗效源于其丰富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皂苷类、挥发油、有机酸、多糖及微量元素等,现代分离鉴定出槲皮素、山奈酚、芦丁等黄酮类化合物,这类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炎、抗氧化作用,能清除自由基,减轻炎症介质对组织的损伤;其含有的皂苷类成分(如横经席皂苷A、B)可通过调节炎症因子(如TNF-α、IL-6)的表达,发挥镇痛和免疫调节功能;挥发油中柠檬烯、芳樟醇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多糖类成分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损伤组织修复,这些活性成分协同作用,构成了横经席多重药理效应的基础。

传统功效与应用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横经席是治疗风湿痹痛的常用药,尤其适用于风寒湿痹导致的关节肿痛、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症,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湿性黏滞”,风寒湿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则发为痹痛,横经席性平走窜,能祛风散寒、除湿通络,配伍独活、桑寄生、威灵仙等药物,可增强疗效,如《岭南草药志》记载,横经席“祛风去湿,舒筋活络,治风湿关节痛”,民间常单用50-100g煎汤内服,或捣烂外敷关节患处,能快速缓解疼痛。

活血化瘀,消肿生肌

对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骨折后期愈合缓慢等症,横经席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促进骨痂形成的作用,其性辛行散,能通利血脉,消散瘀滞,常配伍当归、红花、自然铜等,内服外用并用,现代研究显示,横经席总皂苷可改善局部微循环,增加血流量,促进瘀血吸收和损伤组织修复;其黄酮类成分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对跌打损伤后的肿胀和疼痛有显著改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时,可将鲜品捣烂外敷,配合内服煎剂,消肿止痛效果显著。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横经席性平偏凉,兼能清热解毒,用于湿热黄疸、疮疡肿毒、咽喉肿痛、蛇虫咬伤等症,治疗黄疸型肝炎,常配茵陈、栀子、田基黄等,以清热利湿、退黄;治疗疮疡肿毒,可单用鲜品捣烂外敷,或配蒲公英、金银花煎汤内服,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对于咽喉肿痛,可捣汁含漱或煎汤频服,缓解红肿热痛;外用还可治疗毒蛇咬伤,取鲜品捣烂敷患处,能解毒消肿、止痛。

横更席中草药功效

其他功效

横经席在民间还用于治疗胃脘痛、痛经、产后瘀血腹痛等症,其行气活血、止痛作用,对气滞血瘀导致的胃痛、痛经有一定疗效;现代也有研究将其用于高血压辅助治疗,认为其黄酮类成分能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但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临床应用与配伍举例

为更直观展示横经席的应用,现将常见病症及配伍归纳如下:

病症类型 配伍药物 用法用量 功效说明
风湿痹痛(关节肿痛) 独活15g,桑寄生20g,威灵仙10g,横经席30g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当归12g,红花6g,自然铜10g,横经席鲜品50g 内服煎剂,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促进修复
湿热黄疸(面目发黄) 茵陈30g,栀子15g,田基黄20g,横经席25g 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 清热利湿,退黄解毒
疮疡肿毒(红热疼痛) 蒲公英30g,金银花20g,横经席鲜品适量 内服煎剂,外用鲜品捣烂调敷患处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内煎汤,10-30g,鲜品可用至50-100g;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横经席性平,但孕妇、月经期女性慎用,因其活血作用可能引起流产或经量增多;出血性疾病患者(如胃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禁用,以免加重出血;脾胃虚寒者不宜长期大量服用,可配伍生姜、大枣以调和药性;用药期间若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相关问答FAQs

问:横经席与金钱草(过路黄)是同一种药吗?两者功效有何区别?
答:横经席与金钱草(报春花科过路黄)虽同属报春花科,但为不同植物,功效有别,横经席以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为主,常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金钱草则以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见长,主要用于湿热黄疸、肝胆结石、热淋、疮肿,两者虽均有清热解毒作用,但横经席偏于通络止痛,金钱草偏于利湿排石,需根据病症辨证选用。

横更席中草药功效

问:长期服用横经席会有副作用吗?如何避免?
答:横经席作为中草药,短期辨证使用安全性较高,但长期服用可能因药物累积对肝肾功能产生影响,尤其肝肾功能不全者需慎用,为避免副作用,建议:①严格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不自行增减剂量或延长疗程;②避免长期连续服用,一般症状缓解后即停药;③用药期间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若出现乏力、纳差、尿色异常等不适,及时就医;④配伍健脾益肾药物(如黄芪、枸杞)以减少药物对机体的损耗。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如何选择中草药种子代理公司?市场前景与代理收益如何?
« 上一篇 09-03
中医治疗水样大便,辨证施治有哪些方法及效果如何?
下一篇 » 09-03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