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理论中,肺与肾关系密切,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肾阴虚常相互影响,表现为干咳少痰、咽干口燥、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滋肾肺的中草药多具甘寒或甘温之性,能滋养肺肾之阴、润肺止咳、补肾纳气,适用于肺肾亏虚所致诸症,以下从常用药物、配伍应用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介绍。
常用滋肾肺中草药
沙参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主治: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黏,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沙参既能补肺阴,又能清肺热,为滋肺肾之要药,常配麦冬、玉竹增强养阴润肺之效。
用法用量:煎汤,6-12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风寒咳嗽、脾胃虚寒者慎用。
麦冬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肺、心、胃经。
功效: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主治:肺燥干咳,痨嗽咯血,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麦冬滋阴润肺力强,兼能清心除烦,与沙参、百合配伍,治肺阴不足之咳嗽;与熟地、山茱萸同用,可滋肾阴、降虚火。
用法用量:煎汤,6-12g。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泄泻、痰湿中阻者忌用。
百合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肺、心经。
功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主治:阴虚燥咳,劳嗽咯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百合性偏凉润,能补肺阴、清肺热,尤宜于肺燥咳嗽伴有失眠者,常配款冬花、川贝母增强润肺止咳之功。
用法用量:煎汤,6-12g;或煮粥食。
注意事项:风寒咳嗽、中寒便溏者禁用。
玉竹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主治: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玉竹滋阴而不恋邪,补而不腻,常与沙参、麦冬配伍,治肺阴亏耗之干咳;与枸杞子、山药同用,可滋肾养阴。
用法用量:煎汤,6-12g。
注意事项:痰湿内蕴、脾虚便溏者慎用。
枸杞子
性味归经:甘,平;归肝、肾、肺经。
功效: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润肺止咳。
主治:肝肾阴虚,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物模糊,虚劳咳嗽,消渴,枸杞子能平补肝肾精血,兼润肺止咳,常配菊花养肝明目,配百合、沙参治肺肾阴虚之咳嗽。
用法用量:煎汤,6-12g;或嚼服。
注意事项:外感实热、脾虚有湿、泄泻者忌用。
山茱萸
性味归经:酸、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益肝肾,涩精固脱。
主治:肝肾亏虚,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山茱萸温而不燥,补而不峻,能固肾益精,与熟地、山药配伍(如六味地黄丸),治肾阴亏虚之腰膝酸软、潮热盗汗;配五味子可敛肺滋肾,治肺肾两虚之喘咳。
用法用量:煎汤,6-12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命门火炽、素有湿热、小便淋涩者忌用。
熟地黄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主治: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熟地黄质润滋腻,善补肝肾之阴,与山茱萸、山药同用,增强滋肾填精之效;配麦冬、五味子可滋肾润肺,治肺肾阴虚之干咳少痰。
用法用量:煎汤,9-15g;需捣碎。
注意事项: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腹满便溏者慎用。
五味子
性味归经:酸、甘,温;归肺、心、肾经。
功效: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主治:久咳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五味子能上敛肺气,下滋肾阴,常配人参、麦冬(生脉散)治气阴两虚之咳喘;配蛤蚧、核桃肉可补肾纳气,治肾不纳气之动则气喘。
用法用量:煎汤,2-6g;研末服1-3g。
注意事项:表邪未解、内有实热、咳嗽初起、麻疹初发者忌用。
滋肾肺中草药一览表
名称 | 性味归经 | 功效 | 主治 | 用法用量(煎汤) | 注意事项 |
---|---|---|---|---|---|
沙参 | 甘微苦微寒,肺胃 |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 肺热燥咳,阴虚劳嗽,津伤口渴 | 6-12g | 风寒咳嗽、脾胃虚寒者慎用 |
麦冬 | 甘微苦微寒,肺心胃 |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 肺燥干咳,痨嗽咯血,心烦失眠 | 6-12g | 脾胃虚寒泄泻者忌用 |
百合 | 甘微寒,肺心 | 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 阴虚燥咳,劳嗽咯血,虚烦惊悸 | 6-12g | 风寒咳嗽、中寒便溏者禁用 |
玉竹 | 甘微寒,肺胃 | 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 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 | 6-12g | 痰湿内蕴、脾虚便溏者慎用 |
枸杞子 | 甘平,肝肾肺 |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润肺 | 肝肾阴虚,腰膝酸软,虚劳咳嗽 | 6-12g | 外感实热、脾虚有湿者忌用 |
山茱萸 | 酸微温,肝肾 | 补益肝肾,涩精固脱 | 肝肾亏虚,腰膝酸软,遗精遗尿 | 6-12g | 命门火炽、湿热淋涩者忌用 |
熟地黄 | 甘微温,肝肾 | 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 肝肾阴虚,骨蒸潮热,血虚萎黄 | 9-15g | 脾胃虚弱、痰多腹胀者慎用 |
五味子 | 酸甘温,肺心肾 | 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 | 久咳虚喘,遗尿滑精,津伤口渴 | 2-6g | 表邪未解、咳嗽初起者忌用 |
配伍应用
滋肾肺中草药常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
- 肺阴亏虚型:以干咳少痰、咽干为主,用沙参、麦冬、百合、玉竹,配伍川贝母(润肺化痰)、桔梗(宣肺利咽),如沙参麦冬汤。
- 肺肾阴虚型:兼见腰膝酸软、潮热盗汗,用枸杞子、山茱萸、熟地黄,配伍百合、五味子,如麦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五味子)。
- 肾不纳气型:以喘促气短、动则加剧为主,用蛤蚧(补肺益肾)、核桃肉(补肾温肺),配伍五味子、人参,如人参蛤蚧散。
注意事项
- 辨证用药:滋肾肺药多性滋腻,需辨证为肺肾阴虚者方可使用,若属风寒咳嗽、痰湿阻肺或脾胃虚寒者,误用易致滞气、泄泻等不良反应。
- 适量使用:如熟地黄、山茱萸过量可能滋腻碍胃,引起腹胀、食欲不振;五味子过量可能致胃酸过多、泛酸。
- 特殊人群:孕妇、儿童及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与西药相互作用(如麦冬可能影响降糖药效果)。
相关问答FAQs
问:哪些人群适合使用滋肾肺的中草药?
答:适合肺肾阴虚者,常见症状包括: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咽干口燥、声音嘶哑、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长期吸烟、用嗓过度、更年期女性、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表现为肺肾两虚)也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但需注意,若因外感风寒、痰湿阻肺、脾胃虚寒等引起的咳嗽,则不宜使用。
问:使用滋肾肺中草药时,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答:使用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如辣椒、花椒、生姜)、生冷寒凉(如冰淇淋、西瓜)、肥甘厚味(如肥肉、油炸食品)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助湿生热、损伤脾胃,影响药物吸收,不宜与茶、咖啡同服,茶中的鞣酸可能降低药物疗效,若服用熟地黄、山茱萸等滋腻药物,可适当配伍陈皮、砂仁等理气健脾之品,防止滋腻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