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牛漆的作用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3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草药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因其根部形态似牛膝而得名,又因主产于河南怀庆地区(今沁阳、博爱等地),故又名“怀牛膝”,与川牛膝、淮牛膝等同科但产地、功效略有差异,牛膝性味苦、酸,平,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利尿通淋等功效,临床应用广泛,历代医家对其功效多有论述,现代药理研究也进一步揭示了其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中草药牛漆的作用

牛膝的传统功效与应用

在中医理论中,牛膝的核心功效围绕“补”“通”二字,既能补益肝肾以治本,又能通经活络以治标,具体应用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补肝肾、强筋骨

牛膝入肝、肾经,能补益肝肾之阴精,强健筋骨,为治疗肝肾不足所致腰膝酸软、筋骨无力之要药,如《名医别录》记载“疗伤中少气,男子消渴,下腰骨冷”;《本草纲目》言其“治腰膝骨痛,足行痿弱,老人遗尿”,临床常用于:

  • 肝肾亏虚型腰痛:症见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遇劳加重,卧则减轻,常配伍杜仲、续断、桑寄生等,如《医学衷中参西录》之“健腰汤”,以牛膝配杜仲、枸杞子,补肝肾、强腰膝。
  • 筋骨痿软:如小儿发育迟缓、老年骨质疏松症,属肝肾精血亏虚者,可配伍熟地黄、龟甲、锁阳等,填补精髓、强健筋骨。
  • 痹症日久:风寒湿痹迁延不愈,损及肝肾,导致筋骨失养,关节屈伸不利,牛膝可配伍独活、桑寄生、牛膝等,祛邪与扶正兼顾。

逐瘀通经、活血止痛

牛膝性善下行,能通经活血,消癥散结,适用于血瘀经闭、痛经、癥瘕、产后瘀阻腹痛等症。《神农本草经》谓其“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本草经疏》则强调其“主瘀血血闭,癥瘕结聚”,具体应用包括:

  • 妇科血瘀病证:如闭经、痛经,属瘀血内阻者,常配伍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等,增强活血通经之力,如《医林改错》之“身痛逐瘀汤”,用牛膝配地龙、没药,治疗瘀血阻络之痛经。
  • 癥瘕积聚: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属血瘀气滞者,可配伍三棱、莪术、鳖甲等,破血消癥、软坚散结。
  • 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局部青紫,可单用牛膝捣烂外敷,或配伍乳香、没药、自然铜等内服外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引血下行、平抑肝阳

牛膝能引血下行,使上炎之火下行外泄,为治疗上部出血、肝阳上亢之要药。《本草正义》指出牛膝“主达下,以疏泄湿痹,诸筋拘挛,足膝痛,少腹结,淋痛,尿血,经闭,难产,喉痹,齿痛,痈疽,金疮”,其“引血下行”之功尤为突出,临床主要用于:

中草药牛漆的作用

  • 上部出血:如吐血、衄血、牙龈出血,属血热妄行者,常配伍白茅根、栀子、代赭石等,引血下行、凉血止血,如《医学衷中参西录》之“寒降汤”,用牛膝配代赭石、赭石,治疗胃热吐血。
  • 肝阳上亢:如高血压病属肝阳上亢型,症见头痛眩晕、面红目赤、烦躁易怒,牛膝可配伍代赭石、龙骨、牡蛎、龟甲等,平肝潜阳、引血下行,如“镇肝熄风汤”。
  • 阴虚阳亢:如更年期综合征、中风先兆,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配伍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等,滋阴潜阳、引火归元。

利尿通淋、活血消肿

牛膝能利水通淋,活血消肿,用于淋证、水肿、小便不利等症。《本草纲目》载其“治淋痛,排脓,止痛”,《滇南本草》则言其“治小便淋涩,破血通经”,临床应用:

  • 热淋、石淋:如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属湿热下注者,常配伍车前子、滑石、金钱草、海金沙等,清热利湿、通淋排石,如“八正散”加减。
  • 水肿:如慢性肾炎、心源性水肿,属瘀水互结者,牛膝可配伍茯苓、泽泻、益母草等,活血利水、消肿退胀。

牛膝的现代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牛膝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三萜皂苷类(如牛膝皂苷A、B、C等)、甾体化合物、生物碱、多糖、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等,其药理作用广泛,与传统功效相互印证。

主要化学成分及作用(见表)

成分类别 代表成分 主要药理作用
三萜皂苷类 牛膝皂苷A、B、C 抗炎、镇痛、改善微循环、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免疫调节
甾体化合物 蜕皮甾酮、杯苋甾酮 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强免疫力、抗疲劳、降血糖、抗肿瘤
生物碱类 牛膝碱 降血压、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抗心律失常
多糖类 牛膝多糖 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抗氧化、调节肠道菌群
微量元素及氨基酸 锌、铁、锰及多种必需氨基酸 补充微量元素、促进组织修复、增强机体抵抗力

药理作用机制

  • 抗炎镇痛:牛膝皂苷能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PGE2)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其镇痛作用与抑制中枢疼痛介质(如5-HT、P物质)有关,对关节炎、痛风等有显著改善作用。
  • 改善微循环与抗血栓:牛膝能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障碍,同时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溶系统活性,预防血栓形成,对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梗死)有防治作用。
  • 促进骨代谢:牛膝中的蜕皮甾酮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疏松,同时缓解骨关节炎软骨退变。
  • 免疫调节:牛膝多糖可激活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对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紊乱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有调节作用。
  • 降血糖与降血脂:牛膝提取物能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同时抑制胆固醇合成,促进胆固醇排泄,调节脂质代谢,对糖尿病、高脂血症有辅助治疗作用。
  • 抗肿瘤:牛膝皂苷、多糖等成分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转移和侵袭,对肝癌、肺癌、胃癌等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癌基因(如c-myc、Bcl-2)表达有关。

牛膝的临床应用与配伍

牛膝在临床应用中需根据病情辨证配伍,以增强疗效:

  • 配杜仲、续断:用于肝肾不足之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如“青娥丸”加减。
  • 配桃仁、红花、当归:用于血瘀经闭、痛经,如“桃红四物汤”加减。
  • 配代赭石、龙骨、牡蛎:用于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如“镇肝熄风汤”。
  • 配车前子、滑石、金钱草:用于热淋、石淋,如“八正散”加减。
  • 配熟地黄、山茱萸、龟甲:用于肝肾阴虚之消渴、遗尿,如“六味地黄丸”加减。

牛膝的使用注意事项

牛膝虽为常用中药,但使用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中草药牛漆的作用

  1. 禁忌人群:孕妇禁用(牛膝有兴奋子宫作用,可能引起流产);月经期女性慎用(活血通经可能增加经量);脾胃虚寒、腹泻者慎用(牛膝性苦泄,易伤脾胃)。
  2. 配伍禁忌:不宜与白藓皮、龟甲同用(古籍记载有“十八反”“十九畏”配伍禁忌,需谨慎)。
  3.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酒制可增强活血通络之力,如“酒牛膝”;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4. 不良反应:少数人服用后可能出现胃部不适、恶心、腹泻等,饭后服用可减轻;过敏体质者可能出现皮疹、瘙痒,需停药并就医。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牛膝和怀牛膝是同一种药材吗?功效有何不同?
解答: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怀牛膝则是牛膝的栽培品,主产于河南怀庆地区(今沁阳、博爱等地),两者为同一植物的不同产地品种,传统认为怀牛膝因生长环境(黄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优,有效成分(如牛膝皂苷、蜕皮甾酮)含量更高,补肝肾、强筋骨功效更佳,常用于肝肾亏虚之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而川牛膝(主产于四川)则偏于活血通经、引血下行、通利关节,更适用于血瘀经闭、跌打损伤、湿热痹痛等实证,临床应用时需根据病情选择,虚证多用怀牛膝,实证多用川牛膝。

问题2:长期服用牛膝会有副作用吗?需要注意什么?
解答:长期服用牛膝需注意以下几点:① 脾胃虚寒者慎用:牛膝性苦泄,久服易损伤脾胃,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建议配伍健脾药如白术、茯苓、陈皮等,顾护脾胃;② 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牛膝含钾量较高,且其皂苷成分可能增加肾脏负担,肾功能不全者长期服用可能加重病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③ 注意用量:常规用量6-15g,长期服用建议不超过15g,过量可能引起头晕、恶心等不适;④ 定期监测:长期服用者建议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及时发现潜在不良反应,如需长期服用,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用药。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医治疗射精快费用多少?一般情况要花多少钱?
« 上一篇 09-04
咽干不适,哪些中草药能对症缓解?
下一篇 » 09-04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