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中医称为“白疕”,是一种以皮肤出现红斑、鳞屑、瘙痒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西医认为其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相关,治疗多以抑制免疫、改善症状为主,但易复发且有副作用,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银屑病病位在血,与肝、脾、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核心病机为“血分有热”“肌肤失养”,治疗注重辨证论治,通过内服中药、外治法及生活调理,多靶点调节机体状态,达到控制病情、减少复发的目的。
中医对银屑病的认识与病因病机
中医将银屑病分为“白疕”“松皮癣”等范畴,其发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外感风热之邪,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失畅,热毒蕴于血分,外发肌肤;或病程日久,热毒伤阴耗血,致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或湿热蕴阻,经络瘀滞,形成“瘀血阻络”之证,核心病机可概括为:热毒蕴血(初期)、血虚风燥(中期)、瘀阻络脉(后期),涉及肝(火旺)、脾(失健)、肾(阴虚)三脏功能失调。
中医辨证分型与内治法
中医治疗银屑病强调“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皮损特点、伴随症状、舌脉等分为不同证型,个体化遣方用药,常见证型及治疗如下:
证型 | 临床表现 | 治法 | 代表方剂 | 常用药物 |
---|---|---|---|---|
血热证 | 皮疹鲜红,鳞屑较多,刮去鳞屑可见点状出血,伴心烦、口干、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 | 清热凉血解毒 | 犀角地黄汤、凉血地黄汤 | 生地、赤芍、丹皮、紫草、水牛角、黄芩、金银花、白花蛇舌草 |
血虚风燥证 | 皮疹干燥、肥厚,鳞屑细碎,瘙痒明显,病程较长,伴头晕、乏力、舌淡红少苔,脉细弦 | 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 当归饮子、消风散 | 当归、白芍、鸡血藤、何首乌、生地、防风、白蒺藜、苦参 |
血瘀证 | 皮疹暗红或紫红,浸润肥厚,经久不退,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 活血化瘀、通络消斑 | 桃红四物汤、通络活血方 | 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川芎、三棱、莪术、全蝎 |
湿热证 | 皮疹潮红、糜烂、渗出,多见于腋窝、腹股沟等褶皱处,伴胸闷、纳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 清热利湿、解毒止痒 | 萆薢渗湿汤、龙胆泻肝汤 | 萆薢、薏苡仁、黄柏、龙胆草、车前子、泽泻、土茯苓、地肤子 |
肝肾阴虚证 | 病程日久,皮疹干燥脱屑,伴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红少津,脉细数 | 滋补肝肾、养血润肤 | 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汤 | 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知母、黄柏、女贞子、旱莲草 |
常用中药分类与作用机制
中医治疗银屑病的药物按功效可分为以下几类,其作用机制与现代药理研究相互印证:
- 清热凉血药:如生地、赤芍、丹皮、紫草,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皮肤微循环;现代研究证实其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作用。
- 养血润燥药:如当归、白芍、鸡血藤,可促进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与修复,改善皮肤屏障功能;含有的多糖、黄酮类成分能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
- 活血化瘀药:如桃仁、红花、丹参,能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皮损局部血液循环;丹参酮等成分具有抗炎、抗菌及免疫调节作用。
- 祛风除湿药:如白鲜皮、地肤子、防风,可抑制组胺释放,缓解瘙痒;其挥发油成分具有止痒、抗过敏作用。
- 益气健脾药:如黄芪、白术、茯苓,能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黄芪多糖可促进T细胞增殖,纠正免疫失衡。
中医外治法辅助治疗
外治法是中医治疗银屑病的重要补充,通过直接作用于皮损部位,快速缓解症状:
- 膏剂涂擦:如黄连膏(含黄连、黄柏),适用于血热证红斑;青黛膏(青黛、石膏),适用于湿热证渗出性皮损。
- 洗剂外用:苦参汤(苦参、蛇床子、白矾)煎水熏洗,适用于湿热证、瘙痒明显者;侧柏叶煎水洗头,可缓解头皮银屑病。
- 针灸与拔罐:血热证取曲池、合谷、血海穴,用泻法放血;血瘀证取膈俞、肝俞、脾俞,配合刺络拔罐,促进瘀血消散。
- 穴位贴敷:用吴茱萸、大黄研末醋调,贴敷涌泉穴,引火下行,适用于血热证口干、便秘者。
中医治疗注意事项
- 饮食调护:忌辛辣、海鲜、牛羊肉等发物及烟酒,减少辛辣刺激、油腻食物摄入,多食新鲜蔬果(如梨、百合、苦瓜)及养血润燥之品(如黑芝麻、核桃)。
- 生活起居: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注意皮肤保湿,避免搔抓、烫伤等刺激。
- 中西医结合:急性期或重症患者可配合西药(如维A酸、免疫抑制剂)快速控制症状,稳定期以中药调理为主,减少西药副作用及复发风险。
- 个体化治疗:不同患者体质、证型差异大,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用药,避免自行套用方剂;长期服药者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 长期坚持:银屑病慢性易复,中医治疗需疗程(一般3-6个月),不可因症状缓解即停药,需巩固疗效以减少复发。
相关问答FAQs
问:中医治疗银屑病能根治吗?
答:目前银屑病(包括西医和中医)尚无法“根治”,属于慢性病需长期管理,中医治疗的优势在于通过辨证论治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内环境,能显著控制病情、延长缓解期、减少复发频率,部分患者经规范治疗后可长期不复发,但需注意诱因(如感染、压力、饮酒)的规避,避免病情反复。
问:中药治疗银屑病有副作用吗?如何避免?
答:中药相对安全,但长期或辨证不当也可能出现副作用,清热苦寒药(如黄连、黄柏)过量易伤脾胃,导致腹泻;活血化瘀药(如桃仁、红花)可能影响凝血功能;滋补药(如熟地、阿胶)不当可能滋腻碍胃,避免副作用的关键:①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用药,避免长期自行服药;②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③出现不适(如恶心、乏力、皮肤异常)及时停药并就诊;④严格辨证,根据体质调整用药(如脾胃虚弱者慎用苦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