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萹蓄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中药材萹蓄为蓼科植物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 L.)的干燥地上部分,又名扁蓄、扁竹、扁蔓、道生草等,是我国传统常用利尿通淋药,应用历史悠久,其味苦,性微寒,归膀胱经、大肠经,具有利尿通淋、杀虫止痒、清热解毒之效,临床主要用于热淋、石淋、血淋、湿疹、阴痒及蛔虫病等症的治疗。

中药材萹蓄

来源与植物形态

萹蓄野生于田边、路旁、沟渠及湿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主产于四川、浙江、河南、山东等地,夏季茎叶茂盛时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或阴干,除去杂质,切段入药,其植物形态为一年生草本,高10-40cm;茎平卧或斜升,基部分枝,具明显纵棱;叶互生,叶片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4cm,宽0.5-1.5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缘;叶柄短或近无柄;花簇生于叶腋,具短柄,花被5深裂,裂片椭圆形,绿色,边缘白色;瘦果卵形,有3棱,黑色,光亮,以色绿、质嫩、叶多者为佳。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性味归经

性微寒,味苦,归膀胱经、大肠经。

功效主治

  • 利尿通淋:为治疗淋证之要药,尤其适用于热淋、石淋、血淋,症见小便短赤、尿急尿痛、淋沥涩痛等,常与瞿麦、车前子、滑石等配伍,如八正散。
  • 杀虫止痒:用于蛔虫病、疥癣、湿疹、阴痒等,治蛔虫腹痛,可与使君子、苦楝皮同用;治湿疹阴痒,可煎汤外洗或与地肤子、蛇床子等煎剂熏洗。
  • 清热解毒:用于湿热黄疸、痢疾、痈肿疮毒等,治黄疸,可与茵陈、栀子配伍;治痢疾,可与马齿苋、黄连同用;治疮疡肿毒,可捣烂外敷。

化学成分

现代研究表明,萹蓄含有多种活性成分,是其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

成分类别 主要成分 含量(占干重)
黄酮类 槲皮素、山奈酚、芦丁、异槲皮苷等 5%-2.0%
蒽醌类 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 1%-0.5%
有机酸 没食子酸、咖啡酸、草酸、苹果酸等 0%-3.0%
多糖类 萹蓄多糖(主要由葡萄糖、阿拉伯糖等组成) 0%-5.0%
其他 鞣质、挥发油、甾醇、氨基酸、钾盐(可达10%以上)

黄酮类化合物是其利尿、抗炎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钾盐可增加尿中钠和氯的排泄,发挥利尿作用;有机酸和鞣质则与其抗菌、收敛作用相关。

中药材萹蓄

药理作用

利尿作用

萹蓄含丰富的钾盐,其利尿机制是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离子和氯离子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实验表明,萹蓄水煎剂可使大鼠尿量增加30%-50%,同时促进尿中尿酸、尿素等代谢物的排泄,对缓解尿路结石、水肿有一定作用。

抗菌与抗炎作用

萹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其抗菌活性与黄酮类和有机酸成分相关;槲皮素等成分能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急性炎症(如尿道炎、前列腺炎)有辅助治疗作用。

驱虫与杀虫作用

萹蓄中的蒽醌类成分(如大黄素)对蛔虫有麻痹和杀灭作用,体外实验显示,其10%煎剂可使蛔虫活动明显减弱,甚至死亡;对阴道滴虫、疥螨也有抑制作用,外用可治疗皮肤寄生虫感染。

降血糖与降血脂作用

萹蓄多糖和黄酮类成分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葡萄糖利用,降低血糖水平;可抑制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合成,减轻脂质代谢紊乱,对糖尿病、高脂血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中药材萹蓄

抗氧化与免疫调节作用

槲皮素、芦丁等黄酮类成分是强抗氧化剂,可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损伤;萹蓄多糖能激活巨噬细胞,增强吞噬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临床应用

泌尿系统疾病

  • 尿路感染:以萹蓄15g,瞿麦12g,车前子15g,滑石20g(包煎),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治疗膀胱炎、尿道炎,缓解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 尿路结石:萹蓄20g,金钱草30g,海金沙15g,鸡内金10g,石韦12g,水煎服,可促进结石排出,减轻疼痛。

妇科与皮肤科疾病

  • 阴道炎、外阴瘙痒:萹蓄30g,蛇床子15g,地肤子20g,苦参15g,煎汤熏洗,每日1-2次,7天为1疗程,可抑制病原菌,止痒消炎。
  • 湿疹、皮炎:鲜萹适量,捣烂取汁外涂,或与枯矾、黄柏共研细末,调敷患处,清热燥湿,止痒收湿。

肠道寄生虫病

  • 蛔虫病:萹蓄15g,使君子10g(去壳),苦楝皮12g,水煎服,空腹服用,每日1剂,连服3天,可驱杀蛔虫。

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入丸、散。
  • 外用:适量,煎水洗、捣敷或研末调涂。

使用注意

  • 禁忌人群:脾胃虚寒者慎用(性微寒,易致腹泻);孕妇慎用(利尿通淋可能刺激子宫);肾阴亏虚而无湿热者不宜。
  • 不良反应:过量服用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一般停药后可缓解;长期服用需监测电解质平衡(因利尿作用可能导致低钾)。
  • 配伍禁忌:不宜与巴豆、牵牛子等峻下药同用,以免加重腹泻;与强效利尿剂(如呋塞米)合用时需警惕电解质紊乱。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萹蓄与瞿麦都是利尿通淋药,两者有何区别?
答:萹蓄与瞿麦均能利尿通淋,常相须为用,但功效侧重有别,萹蓄性微寒,苦降清利,除利尿通淋外,尚能杀虫止痒,尤善治疗湿热淋证兼有蛔虫、湿疹者;瞿麦性寒,苦泄滑利,利尿通淋之力较强,且能活血通经,更适用于石淋、血淋,对热淋兼有瘀滞者更佳,此外还可用于经闭、痛经等妇科瘀血证,简单说,萹蓄偏于“利湿杀虫”,瞿麦偏于“活血通淋”。

问题2:萹蓄可以长期服用吗?长期服用需要注意什么?
答:萹蓄不宜长期服用,其性微寒,长期服用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泻、食欲不振、乏力等;其利尿作用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钠),尤其对于肾功能不全者,长期使用可能加重肾脏负担,若需长期用药(如慢性尿路感染),应在医师指导下,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电解质,并配伍健脾益气药(如黄芪、白术)以顾护脾胃,一般建议中病即止,症状缓解后及时停药或调整方案。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药材运输汽车如何保障药材品质与安全?
« 上一篇 09-07
大小便失禁中医治疗
下一篇 » 09-07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