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气肿是老年人群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气道进行性阻塞、肺弹性回缩力减退为特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等,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于“肺胀”“喘证”“痰饮”等范畴,认为其发生发展与年老体虚、外邪侵袭、痰瘀互结密切相关,治疗强调“急则治标,缓则治本”,通过整体调节、辨证施治,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以下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法、特色外治法、调护等方面详细阐述。
中医对老年肺气肿的病因病机认识
中医认为,老年肺气肿的核心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主,标实以痰、瘀、水饮为患,老年人脏腑功能衰退,肺气亏虚,宣发肃降失常,水津不布,聚而成痰;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上贮于肺;肾气亏虚,摄纳无权,气不归元,则喘促不止,外感六淫(尤其是风寒、风热)常为诱发或加重因素,邪气犯肺,引动内伏之痰,阻塞气道,导致肺气壅滞,血行不畅,瘀血内生,痰瘀互结,进一步损伤肺络,形成恶性循环,老年肺气肿的病位在肺,涉及脾、肾,病理性质为虚实夹杂,急性发作期以邪实为主,缓解期以正虚为主。
辨证分型与中药内治
中医治疗老年肺气肿强调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症状、舌象、脉象等分为不同证型,分别制定治法方药,以下是常见证型及治疗方药(见表1)。
表1 老年肺气肿常见证型及中药内治
证型 | 主症 | 治法 | 代表方药 | 常用药味加减 |
---|---|---|---|---|
风寒袭肺证 | 咳嗽声重,咳痰稀薄色白,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痛身楚,舌苔薄白,脉浮紧 |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 华盖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加紫苏叶、生姜以增强散寒解表;若痰多胸闷,加半夏、陈皮燥湿化痰。 |
痰热郁肺证 | 咳嗽气粗,痰黄黏稠,咳吐不爽,胸胁胀满,身热口渴,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 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 清气化痰丸(《医方考》)合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 痰多壅盛加葶苈子、桑白皮泻肺化痰;热盛加黄芩、鱼腥草清热解毒。 |
痰浊阻肺证 | 咳嗽痰多,色白黏腻或呈泡沫,短气喘息,稍劳即著,脘痞纳少,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腻,脉滑 | 健脾燥湿,化痰降逆 | 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 | 脾虚明显加党参、白术健脾益气;气喘甚加紫苏子、莱菔子降气化痰。 |
肺肾气虚证 | 喘促日久,呼多吸少,动则尤甚,气不得续,声低气怯,自汗畏风,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 补肺益肾,纳气平喘 | 平喘固本汤(《中医内科学》) | 喘甚加蛤蚧、胡桃肉补肾纳气;自汗加黄芪、防风固表止汗。 |
肺肾阴虚证 | 喘促气短,咳嗽痰少,黏稠难咯,口咽干燥,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 滋养肺肾,化痰止咳 | 麦味地黄丸(《医级》)合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 | 潮热盗汗加地骨皮、白薇退热除蒸;痰中带血加白及、仙鹤草止血敛肺。 |
痰瘀阻肺证 | 咳嗽喘息,胸闷如窒,唇甲紫绀,痰多黏稠或咯痰不爽,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腻,脉涩 | 化痰活血,降气平喘 | 茯苓丸(《指迷方》)合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 瘀血重加丹参、川芎活血化瘀;痰鸣气促加射干、款冬花化痰止咳。 |
中医特色外治法
除中药内服外,中医外治法通过刺激体表穴位或局部给药,直达病所,可辅助缓解症状,尤其适用于老年体虚、服药困难者。
针灸疗法
取穴以宣肺降气、健脾益肾为原则,常用穴位包括肺俞(背俞穴,调理肺气)、膻中(气会之穴,宽胸理气)、定喘(经外奇穴,平喘止咳)、足三里(强壮穴,健脾益气)、肾俞(补肾纳气)、太渊(肺经原穴,补益肺气),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可配合艾灸(如肺俞、肾俞、足三里)以温阳散寒、扶正固本,每次选3-5穴,留针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穴位贴敷
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达到扶正祛邪、调理脏腑的目的,常用“三伏贴”“三九贴”:三伏贴(夏季初、中、末伏各贴1次)选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等研末,用姜汁调敷于肺俞、心俞、膈俞、膏肓等穴,以温阳散寒、化痰平喘;三九贴(冬季一九、二九、三九各贴1次)选黄芪、当归、白芍、熟地等,以益气养血、补肾固本,每次贴敷4-6小时,局部微红热为度,皮肤过敏者慎用。
拔罐与刮痧
拔罐选取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肺俞、心俞、膈俞等)及肺经穴位(中府、云门),采用留罐法或走罐法,以疏通经络、宣肺化痰;刮痧重点刮拭背部膀胱经、胸部膻中至中府穴、上肢肺经,可缓解胸闷、咳嗽症状,急性发作期痰热壅盛者慎用刮痧,以免耗气伤津。
中医调护与食疗
老年肺气肿的康复需结合日常调护,以“扶正固本、避邪防复”为原则。
饮食调养
根据辨证结果选择食疗方:
- 风寒袭肺证:生姜红枣粥(生姜3片、红枣5枚、粳米100g煮粥),散寒解表。
- 痰热郁肺证:雪梨川贝饮(雪梨1个、川贝母3g、冰糖适量,隔水炖服),清热化痰。
- 肺肾气虚证:山药核桃粥(山药30g、核桃仁15g、粳米100g煮粥),补肺益肾。
- 肺肾阴虚证:百合银耳羹(百合15g、银耳10g、冰糖适量,炖服),滋阴润肺。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生冷、辛辣、油腻之品,戒烟限酒,避免过咸过甜饮食助湿生痰。
情志调摄
肺气肿患者常因病情反复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中医认为“悲则气消”“怒则气上”,不良情绪可加重肺气耗伤,应通过音乐疗法、太极拳、八段锦等放松训练,或与家人朋友沟通,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刺激。
起居调摄
注意保暖,避免外感风寒;居住环境宜通风,避免烟雾、粉尘刺激;根据病情适当锻炼,如腹式呼吸(吸气时鼓腹,呼气时收腹,以增强膈肌活动力)、缩唇呼吸(鼻吸口呼,延长呼气时间,减少气道陷闭),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中医治疗老年肺气肿能根治吗?
解答:目前老年肺气肿(包括现代医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尚无法完全根治,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治疗目标均为控制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提高生活质量,中医通过整体调节,可在缓解期(稳定期)增强患者体质,改善肺功能,减少感冒和感染发作,从而降低急性加重风险;在急性发作期,则能快速止咳平喘、化痰,减轻西药的副作用,中医治疗是老年肺气肿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长期坚持,配合生活方式调护,以达到“带病生存、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问题2:老年肺气肿患者服用中药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解答:老年患者脾胃功能较弱,服用中药需注意以下几点:① 辨证用药:需在中医师指导下明确证型,避免自行服用偏方,以免“虚虚实实”;② 剂量适宜:老年人对药物耐受性较低,剂量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避免过寒过热、攻伐太过;③ 煎服方法:一般中药宜文火慢煎,补益药可久煎(40-6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不宜久煎(15-20分钟),每日1剂,分2-3次温服,饭后1小时服用可减少胃肠刺激;④ 饮食禁忌:服用中药期间忌生冷、辛辣、油腻及“发物”(如鱼虾、羊肉等),以免影响药效;⑤ 联合用药:若正在使用西药(如支气管扩张剂、激素等),需告知中医师,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