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便秘的中草药配方有哪些?常见有效的有哪些?具体有哪些推荐?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便秘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3次)、排便困难、粪便干结等,中医认为便秘病位在大肠,与肺、脾、胃、肝、肾等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病机多为大肠传导失司,常见热秘、气秘、冷秘、血虚秘、阴虚秘等证型,中草药治疗便秘注重辨证论治,通过调节脏腑功能、润肠通便、行气导滞等达到治疗目的,以下为常见证型及对应的中草药配方:

治便秘的中草药配方有

热秘(胃肠积热证)

症状: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口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核心病机:胃肠积热,津液耗伤,大肠传导失司。
经典方剂:麻子仁丸

  • 组成:火麻仁15g,芍药9g,枳实9g,大黄12g(后下),厚朴9g,杏仁6g(去皮尖)。
  • 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每次6-9g,每日1-2次,温水送服;或水煎服(大黄后下),每日1剂,分2次早晚温服。
  • 功效: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 加减应用:若口臭、腹胀明显,加黄连6g、黄芩9g清泻胃热;若津伤甚,加玄参15g、麦冬12g增液生津。
  • 注意事项:孕妇、气血虚弱者及月经期女性慎用;大黄泻下力强,中病即止,避免久服伤正。

经验方:三黄润肠汤

  • 组成:生大黄6g(后下),黄芩9g,黄连3g,火麻仁15g,枳实12g,厚朴9g,蜂蜜30g(冲服)。
  •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蜂蜜兑入药汁中搅匀。
  • 功效:清热泻火,润肠通便,适用于热秘兼津伤较重者。

气秘(肝脾气滞证)

症状:大便干结或不干,排便困难,腹胀腹痛,嗳气频作,胁肋胀满,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核心病机:肝脾气滞,腑气不通,大肠传导受阻。
经典方剂:六磨汤

  • 组成:沉香3g(后下),木香6g,槟榔9g,乌药9g,枳壳12g,大黄6g(后下)。
  •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沉香、木香后下。
  • 功效:行气解郁,通便导滞。
  • 加减应用:若胁肋胀痛明显,加柴胡9g、郁金12g疏肝理气;若气滞日久化火,加栀子9g、牡丹皮9g清热泻火。
  • 注意事项:气虚便秘者不宜使用;槟榔破气力强,孕妇忌用。

经验方:四逆散加味

  • 组成:柴胡9g,白芍12g,枳实12g,甘草6g,莱菔子15g,火麻仁15g。
  •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 功效:疏肝理气,润肠通便,适用于气秘兼气郁不舒者。

冷秘(阳虚寒凝证)

症状:大便艰涩,排出困难,腹中冷痛,四肢不温,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核心病机:脾肾阳虚,阴寒内盛,大肠传导无力。
经典方剂:温脾汤

治便秘的中草药配方有

  • 组成:附子9g(先煎),干姜6g,大黄6g(后下),党参15g,甘草6g。
  • 用法:附子先煎1小时,再加入余药同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 功效:温阳散寒,泻下冷积。
  • 加减应用:若腰膝酸冷明显,加肉苁蓉15g、仙灵脾12g温补肾阳;若腹胀食少,加焦白术12g、茯苓15g健脾益气。
  • 注意事项:热证、实证便秘忌用;附子有毒,需先煎久煎,避免中毒。

经验方:济川煎加减

  • 组成:当归15g,牛膝12g,肉苁蓉15g,泽泻9g,升麻6g,枳壳6g,干姜6g。
  •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 功效:温阳润肠,升清降浊,适用于冷秘兼中气下陷者。

血虚秘(血虚肠燥证)

症状:大便干结,面色苍白,心悸头晕,唇甲色淡,舌淡苔白,脉细涩。
核心病机:血虚津亏,肠道失润,传导失司。
经典方剂:润肠丸

  • 组成:当归15g,生地15g,桃仁9g,火麻仁15g,枳壳9g。
  •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 功效:养血润燥,通便。
  • 加减应用:若血虚甚,加阿胶9g(烊化)、何首乌15g补血养血;若气虚乏力,加黄芪15g、党参15g益气生血。
  •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者慎用;生地滋腻,脾胃虚弱者可改用熟地。

经验方:五仁丸加减

  • 组成:桃仁9g,杏仁9g,柏子仁9g,松子仁9g,郁李仁9g,当归12g,火麻仁15g。
  • 用法:将五仁打碎,与余药同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 功效:润肠通便,养血活血,适用于血虚兼血瘀者。

阴虚秘(阴虚肠燥证)

症状:大便干结如羊粪,口干咽燥,颧红盗汗,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核心病机:阴液亏损,肠道失润,虚热内扰。
经典方剂:增液汤

  • 组成:玄参15g,麦冬12g,生地15g。
  •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 功效:增液润燥,适用于阴虚津亏较轻者。
  • 加减应用:若便结难下,加火麻仁15g、杏仁9g润肠通便;若虚热甚,加知母9g、黄柏9g滋阴清热。

经验方:知柏地黄丸加减

治便秘的中草药配方有

  • 组成:知母9g,黄柏9g,熟地15g,山茱萸12g,山药15g,茯苓12g,丹皮9g,泽泻9g,火麻仁15g,柏子仁12g。
  •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 功效:滋阴降火,润肠通便,适用于阴虚火旺兼便秘者。

中草药治疗便秘配方归纳表

证型 代表方剂 核心药物 适用症状特点
热秘 麻子仁丸 火麻仁、大黄、枳实 大便干结,腹胀口臭,舌红苔黄
气秘 六磨汤 沉香、木香、槟榔、枳壳 排便困难,腹胀嗳气,胁胀脉弦
冷秘 温脾汤 附子、干姜、大黄、党参 大便艰涩,腹冷肢凉,舌淡苔白
血虚秘 润肠丸 当归、生地、火麻仁、桃仁 便结面白,头晕心悸,舌淡苔白
阴虚秘 增液汤 玄参、麦冬、生地 便干如羊粪,口干盗汗,舌红少苔

相关问答FAQs

Q1:中草药治疗便秘多久能见效?
A1:中草药治疗便秘的见效时间因证型、病情轻重及个体差异而异,一般而言,热秘、气秘实证患者服用后1-3天可排便改善;血虚秘、阴虚秘等虚证患者需调理1-2周,通过养血滋阴、润肠通便逐渐起效,若用药3天症状无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延误病情。

Q2:便秘能长期用番泻叶等泻下药吗?
A2:不建议长期使用番泻叶等刺激性泻下药,番泻叶含蒽醌类成分,短期服用可刺激肠蠕动缓解便秘,但长期使用会导致肠黏膜神经损伤,产生药物依赖,甚至引发“结肠黑变病”(肠黏膜色素沉着),增加结肠癌风险,中医治疗便秘强调“标本兼治”,实证攻邪需中病即止,虚证以润肠、益气、养血为根本,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避免长期依赖泻药。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治痒的中草药是什么
« 上一篇 08-26
渭源市场药材价格为何波动?供需变化与季节因素影响几何?
下一篇 » 08-26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