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前胡英文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前胡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或紫花前胡Angelica decursiva (Miq.) Franch. et Sav.的干燥根,是我国常用传统中药,应用历史悠久,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其性微寒,味苦、辛,归肺经,具有降气化痰、宣散风热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痰热咳喘、风热咳嗽痰多、痰黄稠黏等症,临床配伍应用广泛,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止嗽散即含前胡,与桔梗、紫苏叶等配伍,增强疏风化痰止咳之效。

药材前胡英文

植物来源与药用部位

前胡的植物基源主要有两种,分别为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二者在形态特征及药用成分上略有差异,白花前胡主产于浙江、安徽、江苏、江西等地,为多年生草本,根圆锥形,茎直立,上部分枝,叶鞘膨大,复伞形花序,花瓣白色,果实卵圆形,棱槽油管多数,紫花前胡主产于湖南、四川、湖北等地,与白花前胡的主要区别在于花瓣为紫色,果实棱槽油管较少,药用部位均为干燥根,多于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切片入药。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前胡性微寒,味苦、辛,中医理论认为其“轻清上升,苦辛泄肺”,既能降气化痰,又可宣散风热,为治咳喘之要药,其功效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降气化痰,适用于肺气上逆、痰多壅盛之证,症见咳嗽气喘、痰黄稠黏、胸闷不畅,常与半夏、桑白皮、瓜蒌等同用,增强清肺化痰之力;二是宣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咳嗽痰多之证,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咳嗽痰白或黄、咽痛口渴,常配伍薄荷、牛蒡子、桔梗等,共奏疏风宣肺、化痰止咳之效,现代临床还常将其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疗效确切。

化学成分

前胡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含香豆素类、挥发油、黄酮类、三萜类及多糖等成分,其中香豆素类为其主要活性成分,也是药理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已从白花前胡中分离得到白花前胡甲素(praeruptorin A)、白花前胡乙素(praeruptorin B)、白花前胡丙素(praeruptorin C)、白花前胡丁素(praeruptorin D)等线型呋喃香豆素;紫花前胡中则主要含紫花前胡苷(nodakenin)、紫花前胡素(decursin)、紫花前胡次素(decursinol)等吡喃香豆素,挥发油成分包括α-蒎烯、柠檬烯、β-水芹烯、月桂烯等,具有抗菌、抗炎作用;黄酮类成分如槲皮素、山奈酚、芦丁等,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活性;三萜类成分如齐墩果酸、常春藤皂苷元等,亦参与其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类别 主要成分示例 含量范围(%) 生物活性
香豆素类 白花前胡甲素、乙素 5-2.0 镇咳、祛痰、平喘、抗炎
挥发油 α-蒎烯、柠檬烯 3-1.5 抗菌、抗病毒、解热
黄酮类 槲皮素、芦丁 1-0.8 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
三萜类 齐墩果酸 05-0.3 保肝、抗肿瘤、降血脂

现代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前胡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呼吸系统方面,前胡提取物能显著抑制氨水诱导的小鼠咳嗽,延长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显示明显镇咳作用;同时可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促进痰液排出,发挥祛痰效果;其挥发油成分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对抗组胺、乙酰胆碱引起的支气管痉挛,产生平喘作用,抗炎方面,前胡香豆素类成分能抑制炎症介质(如PGE2、TNF-α、IL-6)的释放,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角叉菜胶大鼠足肿胀,具有显著抗炎活性,前胡还具有解热、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其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提取物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清除氧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损伤;白花前胡甲素还对肝癌、胃癌等肿瘤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

药材前胡英文

英文命名及相关术语

前胡的英文命名需结合其植物基源、药用部位及国际通用规范,主要有以下几种表达方式:

  • 通用名:Qianhu(拼音直译,国际传统药学术语中常用)
  • 拉丁名(规范药材名):Radix Peucedani(Radix”意为“根”,“Peucedanum”为白花前胡的属名,指代白花前胡来源的前胡;若为紫花前胡来源,则用Radix Angelicae Decursivae)
  • 植物学名英文名
    • 白花前胡:White-flowered Hogfennel(“Hogfennel”为伞形科植物的俗称,意为“猪茴香”)
    • 紫花前胡:Purple-flowered Hogfennel
  • 商品名/别名:Hogfennel Root(基于植物俗称的英文名)、Chinese Hogfennel Root(强调产地来源)

在国际贸易及学术文献中,Radix Peucedani是最规范的拉丁药材名,对应中文“前胡(白花前胡)”;若需特指紫花前胡,则用Radix Angelicae Decursivae,前胡的主要活性成分“白花前胡甲素”英文名为Praeruptorin A,“紫花前胡苷”为Nodakenin,均为国际通用化学名。

应用注意事项

前胡性寒,故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慎用;阴虚咳嗽、咯痰带血者不宜单用,用药期间应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效,现代临床应用时,需注意区分不同基源前胡的质量:白花前胡以条粗、质坚实、香气浓者为佳;紫花前胡以条粗、皮部与木部易分离、气香者为佳,前胡不宜与藜芦同用,属中药“十八反”禁忌范畴,需在医师指导下合理配伍使用。

相关问答FAQs

Q1:前胡与白前同为化痰止咳药,二者有何区别?
A1:前胡与白前均能降气化痰止咳,但性效特点不同,前胡性微寒,味苦辛,归肺经,长于宣散风热、降气化痰,适用于风热咳嗽、痰热壅盛之证,兼有表证者尤为适宜;其作用偏于“宣散”,兼具解表功效,白前性微温,味辛、苦,归肺经,功专降气化痰,性较平和,无论寒咳、热咳,只要痰多气逆均可使用,尤以寒痰、湿痰壅肺之咳嗽气逆、痰多色白者为佳;其作用偏于“降逆”,无解表之效,前胡含香豆素类成分,有抗炎、解热作用;白前含三萜皂苷,主要作用为祛痰、镇咳。

药材前胡英文

Q2:前胡的英文翻译在国际上是否统一?不同来源的前胡如何区分?
A2:前胡的英文翻译在国际上尚未完全统一,但存在规范的表达方式,通用名“Qianhu”在传统中药国际交流中常用;规范药材名则根据植物基源区分:白花前胡来源的前胡,拉丁名为Radix Peucedani,英文名可对应“White-flowered Hogfennel Root”或“Peucedanum Root”;紫花前胡来源的前胡,拉丁名为Radix Angelicae Decursivae,英文名为“Purple-flowered Hogfennel Root”或“Angelica Decursiva Root”,在学术文献或药品说明书中,通常优先使用拉丁名(Radix Peucedani或Radix Angelicae Decursivae)以明确基源,避免混淆,若需进一步区分,可通过植物形态特征(如花瓣颜色、果实性状)或化学成分(如白花前胡以线型呋喃香豆素为主,紫花前胡以吡喃香豆素为主)进行鉴定。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淋症的中医治疗
« 上一篇 09-08
白斑病中医治疗真的有效吗?疗效如何?能治好吗?
下一篇 » 09-08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