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治咳嗽图片大全有哪些常见止咳草药及用法图?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草药治咳嗽作为中医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辨证论治、副作用小、标本兼治的优势,在呼吸道疾病调理中应用广泛,咳嗽的中医辨证需分清寒热虚实,不同证型对应的中草药各有侧重,以下结合常见草药的形态特征、功效及适用场景进行详细说明,并附图片特征描述(注:实际图片需通过专业图库或中药图谱查阅,此处为文字描述以便识别)。

中草药治咳嗽图片大全

常见中草药治咳嗽分类及特点

咳嗽可分为风寒、风热、燥咳、痰湿、肺阴虚等证型,不同证型需配伍不同性味的中草药,以下为各类证型常用草药及其特征:

风寒咳嗽:辛温解表,宣肺止咳

代表草药

  • 麻黄:草麻黄呈细长圆柱形,表面浅绿色或黄绿色,节明显,断面中空有髓,性辛温,归肺膀胱经,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适用于风寒束表、咳嗽痰白清稀者,图片特征:茎细有纵棱,节间长1.5~3cm,断面中空如烟管。
  • 紫苏叶:叶片多皱缩卷曲,完整者卵圆形,边缘有圆锯齿,两面紫色或绿紫色,有特殊香气,性辛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适用于风寒咳嗽兼有胸闷、恶心者,图片特征:叶两面颜色差异明显,叶背紫色,叶脉明显。
  • 生姜:根茎呈不规则块状,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有环节及须根痕,性辛温,归肺脾胃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风寒咳嗽可煮水加红糖饮用,图片特征:断面淡黄色,纤维性,有辛辣味。

风热咳嗽:辛凉解表,清热化痰

代表草药

中草药治咳嗽图片大全

  • 桑叶:叶片皱缩破碎,完整者卵形或宽卵形,浅黄绿色,有细小半透明腺点,性甘苦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适用于风热咳嗽、痰黄黏稠者,图片特征:叶缘有钝齿,叶脉网状,手搓有清香气。
  • 菊花:呈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舌花类白色或黄色,管花黄色,性甘苦微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平肝明目,风热咳嗽常与桑叶配伍,图片特征:头状花序,花瓣向内卷曲,气清香。
  • 金银花:呈棒状,上粗下细,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密被短柔毛,性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适用于风热咳嗽伴咽喉肿痛者,图片特征:花冠唇形,开放后可见雄蕊5枚,气清香。

燥咳:润肺生津,化痰止咳

代表草药

  • 川贝母:分为松贝、青贝、炉贝,松贝呈类圆锥形,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紧抱,顶端闭合,性苦甘微寒,归肺心经,清热润肺、化痰止咳,适用于燥咳、干咳无痰或痰少黏稠者,图片特征:呈“怀中抱月”状,外层鳞叶紧抱,顶部闭合。
  • 枇杷叶:呈长椭圆形或倒卵形,表面灰绿色或棕黄色,密被绒毛,叶柄短,性苦微寒,归肺胃经,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燥咳可蜜炙后使用,图片特征:叶面粗糙有绒毛,叶背绒毛更密,主脉明显。
  • 罗汉果:呈圆形或长圆形,表面棕褐色,有深色斑块及柔毛,性甘凉,归肺大肠经,清热润肺、利咽开音,适用于燥咳咽干、声音嘶哑,图片特征:果皮薄质脆,内含多数种子,气微味甜。

痰湿咳嗽: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代表草药

  • 半夏:呈类球形,表面白色或浅黄色,上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有麻点状根痕,性辛温,有毒,归脾肺胃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适用于痰湿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者,图片特征:断面洁白,质坚实,粉性,需炮制后使用。
  • 陈皮:常剥成数瓣,基部相连,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内表面浅黄白色,有凹油点,性辛苦温,归脾肺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痰湿咳嗽可单泡或配伍使用,图片特征:外皮皱缩,有油室点,香气浓郁。
  • 茯苓:呈类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块状,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有皱褶,性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痰湿咳嗽常与半夏、陈皮配伍,图片特征:断面颗粒性,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味淡。

常见中草药治咳嗽速查表

草药名称 性味归经 核心功效 适用咳嗽类型 图片特征描述
麻黄 辛温,归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风寒咳嗽(痰白清稀) 茎细有纵棱,节间中空,断面呈红黄色
桑叶 甘苦寒,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 风热咳嗽(痰黄黏稠) 叶缘钝齿,两面有腺点,手搓有清香气
川贝母 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燥咳(干咳无痰) 呈“怀中抱月”,外层鳞叶紧抱,顶部闭合
陈皮 辛苦温,归脾肺经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痰湿咳嗽(痰多色白) 外皮皱缩有油点,内表黄白色,香气浓郁
罗汉果 甘凉,归肺大肠经 清热润肺、利咽开音 燥咳咽干(声音嘶哑) 果皮棕褐有斑块,内含种子,味极甜

使用中草药治咳嗽的注意事项

  1. 辨证用药:咳嗽需分清寒热虚实,如风寒咳嗽误用寒凉药(如桑叶、菊花)会加重病情,风热咳嗽用辛温药(如麻黄、生姜)则可能“火上浇油”。
  2. 炮制方法:部分草药需炮制后使用,如半夏有毒性,需姜制、法半夏降低毒性;枇杷叶密被绒毛,需刷毛或蜜炙后避免刺激咽喉。
  3. 煎煮方式:芳香类草药(如薄荷、紫苏叶)宜后下,不宜久煎;贝壳类矿物药(如牡蛎、龙骨)需先煎;茸毛多的草药(如枇杷叶)需用纱布包煎。
  4. 饮食禁忌:服药期间忌生冷、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效,如风寒咳嗽忌食生冷瓜果,痰湿咳嗽忌肥甘厚味。

相关问答FAQs

Q1:中草药治咳嗽需要辨证吗?为什么?
A1:必须辨证,中医认为咳嗽的病机复杂,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之分,不同证型需不同治法,风寒咳嗽因风寒束表、肺气失宣,需辛温解表(如麻黄、生姜);风热咳嗽因风热犯肺、热灼津液,需辛凉清热(如桑叶、金银花);燥咳因燥邪伤肺、津亏液少,需润肺生津(如川贝母、罗汉果),若辨证错误,不仅无效,还可能加重病情,如风寒咳嗽用寒凉药会导致“闭门留寇”,咳嗽迁延不愈。

中草药治咳嗽图片大全

Q2:哪些中草药适合儿童咳嗽?使用时注意什么?
A2:儿童咳嗽需根据体质和证型选择温和草药,常用包括:

  • 川贝母:尤其适合肺燥久咳、干咳无痰,但需区分“浙贝母”(清热化痰,适用于风热痰咳)和“川贝母”(润肺止咳,适用于燥咳、久咳),儿童用量一般为1~3克。
  • 桔梗:宣肺祛痰,适用于咳嗽痰多难咯,用量3~6克,但气机上逆(如呕吐、咯血)者慎用。
  • 罗汉果:清热润肺,味甜易接受,适合儿童燥咳咽干,每次1/4~1/2个泡水饮用。
    注意事项:儿童肝肾功能未发育完全,需严格控制剂量,避免使用毒性药材(如半夏、天南星、附子);若咳嗽频繁、伴发热或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长期服用中草药。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安国原药材
« 上一篇 09-09
小肠气中草药治疗方法
下一篇 » 09-09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