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中医称之为“头痛”,其病因复杂,涉及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多种因素,病位在头,与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中草药治疗头痛注重辨证论治,通过调理脏腑气血、祛除外邪来缓解症状,其中天麻因平肝息风、止痉止痛的独特功效,被历代医家誉为“治头痛要药”,应用历史悠久,本文将围绕天麻及其他常用治头痛中草药展开,介绍其性味归经、功效应用及配伍规律,为头痛的中药调理提供参考。
天麻,又名赤箭、鬼督邮,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性甘、平,归肝经,具有平肝息风、止痉、祛风通络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其“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瘫痪不遂,小儿风痫、惊气”,尤以治疗“风邪头痛”见长,中医认为,头痛多因“风邪”为患,外感风邪(风寒、风热)或内生风阳(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均可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引发头痛,天麻性平质润,入肝经,既能平息内风,又能疏散外风,对于肝阳上亢、风痰阻络、外感风邪等多种类型的头痛均有较好疗效。
以天麻为核心治疗头痛时,常根据不同证型配伍其他药物:若肝阳上亢头痛(表现为头胀痛或跳痛,伴头晕目眩、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可配伍钩藤、石决明、夏枯草以平肝潜阳,方如天麻钩藤饮;若风痰阻络头痛(表现为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吐痰涎),可配伍半夏、白术、茯苓以化痰息风,方如半夏白术天麻汤;若外感风寒头痛(表现为头痛连及项背、恶寒发热、遇风加重),可配伍川芎、白芷、羌活以疏风散寒,方如川芎茶调散加减;若血瘀头痛(表现为痛如针刺、经久不愈、夜间加重),可配伍川芎、赤芍、红花以活血化瘀,增强止痛效果,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天麻素是天麻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扩张脑血管、改善脑循环、降低脑血管阻力、缓解脑血管痉挛的作用,同时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效果,为天麻治疗头痛提供了科学依据。
除天麻外,中医治疗头痛还有多种常用中草药,其性味归经、功效及适用证型各不相同,需根据头痛的具体表现辨证选用,为便于临床参考,现将部分治头痛的常用中草药整理如下:
药物名称 | 性味归经 | 主要功效 | 适用头痛证型 |
---|---|---|---|
川芎 | 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 血瘀头痛、风寒头痛、血虚头痛 |
白芷 | 辛、温,归肺、胃、大肠经 |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 | 风寒头痛、阳明头痛(眉棱骨痛) |
菊花 | 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 | 风热头痛、肝阳上亢头痛 |
蔓荆子 | 辛、苦,归膀胱、肝、胃经 |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 风热头痛、头风头痛(偏头痛) |
藁本 | 辛、温,归膀胱、肝经 | 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 风寒夹湿头痛(头痛如裹) |
夏枯草 | 辛、苦、寒,归肝、胆经 | 清肝泻火,明目散结 | 肝火头痛(头痛目赤、口苦咽干) |
全蝎 | 辛、平,归肝经 | 息风镇痉,通络止痛 | 顽固性头痛、偏头痛(久痛入络) |
僵蚕 | 咸、辛、平,归肝、肺、胃经 | 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 风痰头痛、肝风内动头痛 |
需注意,中草药治疗头痛强调“辨证施治”,不可盲目用药,风寒头痛忌用寒凉药物(如菊花、金银花),以免加重寒邪;肝阳上亢头痛忌用温燥升散之品(如细辛、高良姜),以防助阳动风;气血亏虚头痛(表现为头痛空痛、神疲乏力)需补气养血,忌用攻逐之品,头痛也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信号(如高血压、颅内占位性病变等),若头痛持续不缓解、进行性加重或伴有呕吐、肢体麻木、视力障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病情。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天麻治疗头痛是否所有人都适用?有哪些禁忌?
解答:天麻并非人人适用,需辨证使用,中医认为,天麻主要适用于“风证”头痛,如肝阳上亢、风痰阻络、外感风邪等类型,对于血虚头痛(表现为头痛隐隐、遇劳加重、面色苍白、心悸失眠)患者,天麻性平偏温,单用可能耗伤阴血,需配伍当归、白芍、熟地等养血药物;阴虚阳亢者(表现为头晕目胀、五心烦热、口干咽燥)需配伍生地、麦冬、玄参等滋阴药,避免温燥,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过量服用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皮肤瘙痒等,对天麻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问题2:头痛频繁发作,除了用天麻等中草药,日常调理需要注意什么?
解答:头痛发作需结合生活调养以减少复发,避免诱因:规律作息,避免熬夜(23点前入睡,保证7-8小时睡眠);饮食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油腻生冷、高酪胺食物(如巧克力、奶酪、腌制食品)及咖啡、浓茶、酒精等刺激性饮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抑郁,可通过听音乐、冥想、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缓解压力;注意头部保暖,避免冷风直吹,尤其夏季避免空调冷风对头部的直接刺激,辨证调养:肝阳上亢者可饮用菊花茶、决明子茶(菊花10g+决明子10g,沸水冲泡);气血亏虚者可食用红枣山药粥(红枣10枚、山药30g、粳米100g,煮粥);风寒头痛者可用生姜红糖水(生姜3片、红糖10g,煮水饮用)驱寒,若头痛每周发作超过2次,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压、颅脑CT/MRI等),明确病因,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