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果子药材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3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金果子药材,在传统中医药体系中常指蔷薇科植物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的干燥成熟果实,因其成熟后色泽金黄、形似小果而得名,别名金樱果、糖罐子、山石榴等,是我国民间常用的药食同源植物,兼具药用与保健价值,其药用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本草拾遗》,历代医籍对其功效多有论述,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进一步揭示了其活性成分与药理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金果子药材

基原与植物形态

金果子原植物为常绿攀援灌木,高可达5米,小枝红褐色,有皮刺,刺弯曲,羽状复叶,小叶3-7枚,椭圆状卵形或披针形,长2.6-7厘米,宽1.5-3厘米,边缘有细锐锯齿,上面无毛,下面叶脉有刺毛;托叶线形,与叶柄分离,花单生于叶腋,直径5-7厘米,花瓣白色,宽倒卵形;雄蕊多数,花柱离生,有毛,聚合果扁球形,直径3-4厘米,熟时红黄色,密被刺毛,果肉多汁,味甜可食;瘦果小,肾形,深褐色,花期4-6月,果期7-11月,药材以个大、色红黄、有刺毛、味甜者为佳。

性味归经与功能主治

金果子性酸、甘、涩,平,归肾、膀胱、大肠经,其核心功效在于固精缩尿、涩肠止泻,兼能固崩止带、涩肠敛疮,中医理论认为,酸味能收、能涩,甘味能补、能缓,涩味能固、能敛,金果子集酸、甘、涩三味于一体,既可固摄下元,又可补益脾肾,适用于多种滑脱不禁之症。

具体而言,其功能主治可归纳为:

  1. 固精缩尿:用于肾虚不固所致的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尿白清长等症,常与沙苑子、芡实、菟丝子等配伍,如《医方集解》中的“金樱子膏”,单用熬膏或与糯米同煮粥服食,亦可增强疗效。
  2. 涩肠止泻:适用于脾肾阳虚、肠滑失禁所致的久泻久痢,或脾虚食少、脘腹冷痛,常与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等温补脾肾、涩肠止泻药同用,如《证治准绳》中的“四神丸”加减。
  3. 固崩止带:用于妇女脾肾亏虚、冲任不固所致的崩漏下血、月经过多,或白带清稀量多,常与山茱萸、海螵蛸、白术等配伍,标本兼顾,既能止血止带,又能补益脾肾。
  4. 敛疮生肌:外用可治阴湿瘙痒、疮疡溃烂不敛,取鲜果捣敷或煎水熏洗,利用其收湿敛疮之效,促进疮面愈合。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金果子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有机酸、黄酮类、三萜类、多糖、鞣质及挥发油等,这些成分共同构成了其药理基础。

金果子药材

主要化学成分及作用

成分类别 代表成分 含量范围 药理作用
有机酸 柠檬酸、苹果酸、抗坏血酸 5%-4.0% 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食欲;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
黄酮类 金丝桃苷、槲皮素、芦丁 3%-0.8% 抗炎、抗氧化、保护心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因子释放。
三萜类 齐墩果酸、熊果酸 2%-0.5% 保肝、降血脂、抗肿瘤,抑制肝细胞损伤,调节脂质代谢。
多糖 果胶、阿拉伯糖、半乳糖 0%-6.0% 免疫调节,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功能。
鞣质 可水解鞣质、缩合鞣质 10%-15% 收敛止泻、止血,与黏膜蛋白结合形成保护膜,减少分泌物渗出,促进溃疡愈合。

药理作用研究

  1. 调节泌尿生殖系统:金樱子多糖和鞣质可增强膀胱逼尿肌收缩力,改善尿控能力,减少排尿次数;其提取物能提高睾丸间质细胞活性,促进雄激素分泌,改善肾虚所致的性功能障碍。
  2. 保护消化系统:鞣质和果胶能覆盖肠道黏膜,减少刺激,抑制肠道蠕动亢进,缓解腹泻;同时促进胃酸分泌,增强胃肠消化功能,对脾虚食积、消化不良有改善作用。
  3. 抗炎与抗氧化:黄酮类成分可抑制环氧合酶(COX-2)和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减少前列腺素E2和一氧化氮等炎症介质生成,发挥抗炎作用;其富含的维生素C和黄酮类物质能有效清除氧自由基,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4. 降血糖与调血脂: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可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延缓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同时减少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合成,促进其排泄,改善高脂血症。
  5. 免疫调节:金樱子多糖作为免疫调节剂,可激活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对免疫力低下、反复感染有辅助治疗作用。

资源分布与采收加工

金果子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如广东、广西、江西、湖南、福建、四川、贵州等地,多生于向阳山坡、灌丛、溪边或路旁,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旱耐瘠薄,常人工栽培,主产于江西、湖南、广东等地的“金樱子”为道地药材,品质优良。

采收一般在秋季果实成熟变红时(10-11月),采摘后除去毛刺,纵切两瓣,挖去内瓤(种子),洗净,干燥或蒸后干燥,即可入药,传统认为,蒸制后可降低其酸性,减轻对胃肠的刺激,增强补益作用;生品则长于收敛固涩,多用于实证滑脱。

用法用量与使用禁忌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膏剂,亦可鲜果嚼服(每次5-10枚)、泡酒(金樱子酒)或煮粥(如金樱子糯米粥)。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使用禁忌

  1. 实热证、邪气未尽者禁用:金果子性涩,有“闭门留寇”之弊,若因湿热、痰火等实邪所致的遗精、泄泻、带下,服用后可能加重病情,需配伍清热祛湿药同用。
  2. 大便燥结者慎用:其收敛作用可能加重肠道津液耗伤,使便秘更甚。
  3. 孕妇慎用:虽无明确毒性,但固涩之力可能影响胎气,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 不宜过量久服:鞣质摄入过多可能影响蛋白质和铁的吸收,引起便秘或消化不良,一般连续服用不超过2个月。

混淆品鉴别

市场上常见以同属植物小果蔷薇Rosa cymosa Tratt.的果实冒充金果子,二者性状相似,但可通过以下区别鉴别:
| 特征 | 金果子(金樱子) | 小果蔷薇(混淆品) |
|--------------|----------------------------------|----------------------------------|
| 果实形状 | 扁球形,直径3-4厘米 | 卵球形或近球形,直径1-2厘米 |
| 表面刺毛 | 密被针刺和刚毛,不易脱落 | 刺毛稀疏,易脱落 |
| 果肉厚度 | 厚,肉质,味甜酸 | 薄,质硬,味微苦 |
| 种子 | 多数,肾形,深褐色 | 较少,卵形,浅褐色 |

金果子药材

相关问答FAQs

Q1:金果子药材适合长期服用吗?需要注意什么?
A1:金果子作为药食同源品,短期服用安全性较高,但长期服用需注意:① 辨证论治,仅适用于肾虚不固、脾虚滑脱等虚证,实热、湿热证不宜长期用;② 控制剂量,成人每日不超过12g,过量可能引起便秘或消化不良;③ 间断服用,建议服用1-2个月后停药1-2周,避免鞣质蓄积;④ 特殊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及慢性病患者)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长期服用。

Q2:金果子与覆盆子同为固精缩尿药,二者有何区别?如何选择?
A2:金果子与覆盆子均能固精缩尿,但功效侧重点不同:金果子性涩,长于固摄下元,兼能涩肠止泻、固崩止带,适用于肾虚滑脱、久泻久痢、崩漏带下等症,偏于“固”;覆盆子甘酸微温,主补益肝肾,固涩之力较缓,长于温肾助阳,适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遗尿、尿频、阳痿、不孕等症,偏于“补”,选择时,若以滑脱不禁、久泻久泻为主,选金果子;若以肾阳虚弱、腰膝酸软、阳痿遗尿为主,选覆盆子;二者也可配伍使用,增强补肾固涩之效,如“五子衍宗丸”中即含覆盆子,而“金樱子膏”则以金果子为主。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去狐臭的外用中草药
« 上一篇 09-10
中医治疗舌苔厚
下一篇 » 09-10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