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蒂粉药材的功效、适用人群及使用禁忌有哪些?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2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柿蒂粉药材为柿树科植物柿的干燥宿萼经粉碎加工而成的细粉,临床常用于呃逆等多种病症,其应用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具有明确的药理活性和临床价值,以下从来源、性状、炮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质量标准、储存方法及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柿蒂粉药材

来源与植物形态

柿蒂粉的原药材柿蒂,来源于柿树科植物柿(Diospyros kaki Thunb.)的干燥宿萼,柿为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树皮灰褐色,呈片状剥落;叶纸质,卵状至卵状椭圆形,全缘,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花黄白色,雌雄异株或同株;浆果卵球形或扁球形,熟时橙红色或橙黄色,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食用柿子后收集宿萼,洗净,晒干或烘干,即得生柿蒂,经粉碎、过筛(80-100目)制成柿蒂粉。

性状鉴别

  • 原药材:宿萼呈扁圆形,直径1.5-3cm,中央有果柄脱落痕或残存果柄,基部有果梗连接痕,表面红棕色、棕褐色或黄褐色,有网状皱纹,边缘4裂,裂片宽三角形,多反卷,质硬而脆,断面黄白色或棕褐色,气微,味涩。
  • 柿蒂粉:为黄棕色至红棕色的细粉,手捻有颗粒感,气微,味涩,显微可见纤维(成束或散在,壁厚,木化)、石细胞(类方形、类圆形或长方形,壁厚,纹孔明显)、导管(网纹、螺纹)、草酸钙方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及淀粉粒(较少,单粒或复粒)。

炮制方法

柿蒂的炮制方法主要有生用和炒炭用两种:

  • 生柿蒂: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粉碎成粉,长于降逆止呃,临床多用于呃逆初起、实证呃逆。
  • 柿蒂炭:取净柿蒂,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存性),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粉碎成粉,炒炭后收敛止血作用增强,多用于呃逆兼有出血倾向者。

性味归经

根据《中国药典》及历代本草记载,柿蒂味苦、涩,性平;归胃经,苦能降泄,涩能收敛,平则无偏,故以降逆止呃为主要功效,兼有收敛止血之效。

功效主治

  • 核心功效:降逆止呃。
  • 主治病症
    1. 呃逆:各种原因引起的呃逆,如胃寒呃逆(呃声沉缓、得热则减)、胃热呃逆(呃声洪亮、口臭烦渴)、脾胃虚弱呃逆(呃声低弱、气不续接),以及顽固性呃逆(如肿瘤、化疗、术后等所致)。
    2. 其他:部分医籍记载其可用于久泻、久痢、脱肛等,因涩肠止泻之功,但现代临床较少应用,多以呃逆为主。

化学成分

柿蒂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柿蒂粉药材

成分类别 代表成分 主要作用
三萜类 齐墩果酸、熊果酸、白桦脂酸、桦木酸 抗炎、抗氧化、抗肿瘤、保护胃黏膜
黄酮类 山奈酚、槲皮素、芦丁、异槲皮苷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炎、调节胃肠功能
有机酸 琥珀酸、没食子酸、绿原酸 抑制中枢神经、调节胃肠平滑肌、抗菌
鞣质类 没食子酸鞣质、儿茶素鞣质 收敛止血、止泻、抗菌
挥发油 柠檬烯、芳樟醇、α-松油醇 芳香健胃、缓解胃肠胀气
其他 淀粉、蛋白质、微量元素(锌、铁、钙) 营养补充、辅助调节生理功能

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柿蒂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1. 抑制呃逆反射:柿蒂中的琥珀酸、齐墩果酸等成分可通过抑制延髓呃逆中枢或调节膈神经兴奋性,抑制呃逆反射,这是其止呃的核心机制,动物实验显示,柿蒂提取物能显著缩短呃逆持续时间,减少发作频率。
  2. 调节胃肠功能:黄酮类和有机酸成分可增强胃肠平滑肌张力,促进胃排空,缓解胃肠胀气;同时能抑制胃肠蠕动亢进,对消化不良、功能性胃病所致的呃逆有效。
  3. 抗炎与抗氧化:齐墩果酸、槲皮素等具有显著抗炎作用,可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同时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对胃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适用于胃炎、胃溃疡伴呃逆者。
  4. 抗菌与收敛:鞣质类成分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菌,减少胃肠感染;同时与黏膜蛋白结合形成保护膜,缓解黏膜刺激,辅助止泻、止血。
  5. 其他作用:部分研究发现,柿蒂提取物具有镇静、降压、降血脂作用,但其止呃功效仍是研究重点。

临床应用

柿蒂粉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呃逆,可单用或配伍其他药物:

  • 单用:柿蒂粉10g,温水冲服,适用于轻症呃逆。
  • 配伍应用
    • 胃寒呃逆:配生姜、丁香(如《济生方》柿蒂汤),柿蒂粉6g,生姜3片,丁香3g,煎汤服,温中散寒止呃。
    • 胃热呃逆:配竹茹、芦根,柿蒂粉6g,竹茹10g,芦根15g,清热降逆止呃。
    • 脾胃虚弱呃逆:配党参、白术,柿蒂粉6g,党参15g,白术10g,健脾益气止呃。
  • 现代制剂:部分中成药含柿蒂,如“柿蒂止呃颗粒”“复方柿蒂胶囊”等,用于顽固性呃逆。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6-10g(相当于柿蒂粉3-6g);或入丸散,每次1-3g。
  • 外用:研末撒于患处,或调敷,较少用。
  • 注意:呃逆急性发作时可顿服,慢性呃逆需分次服用,疗程一般3-7天,无效需就医。

使用注意

  1. 禁忌人群:孕妇慎用(因涩性可能致便秘);体质虚弱、大便干结者不宜长期服用;对柿蒂过敏者禁用。
  2. 配伍禁忌:不宜与辛辣刺激、油腻食物同服,以免影响药效;不宜与强效泻药同用,以免加重腹泻。
  3. 不良反应:常规剂量安全,过量可能引起恶心、腹胀,需立即停药并对症处理。

质量标准

根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柿蒂的质量标准包括:

  • 性状:符合原药材描述,宿萼完整,色棕褐,无霉变。
  • 鉴别:显微可见纤维、石细胞、导管;薄层色谱可检出齐墩果酸、熊果酸。
  • 检查:水分不得过12.0%,总灰分不得过1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
  • 浸出物:热浸法测定,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5.0%。
  • 含量测定:按干燥品计算,含齐墩果酸(C₃₀H₄₈O₃)不得少于0.10%。

储存方法

柿蒂粉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温度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70%;密封保存,防潮、防蛀、防霉;避免与有毒、有害物质混放,保质期一般为24个月。

柿蒂粉药材

现代研究进展

近年来,对柿蒂的研究不断深入,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 提取工艺优化:采用超临界CO₂萃取、超声辅助提取等技术提高有效成分(如三萜、黄酮)的提取率,为制剂开发提供原料。
  2. 有效成分分离鉴定:通过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分离鉴定新成分,阐明其止呃物质基础,如发现柿蒂中的多酚类成分具有显著抑制膈肌痉挛作用。
  3. 临床应用拓展:除呃逆外,研究探索柿蒂在化疗后恶心呕吐、功能性胃肠病、焦虑相关胃肠症状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一定进展。
  4. 安全性评价:通过急性毒性、长期毒性实验,证实柿蒂粉在常规剂量下安全性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关问答FAQs

Q1:柿蒂粉和柿饼上的白霜是同一种东西吗?可以互相替代使用吗?
A1:柿蒂粉和柿饼白霜并非同一种物质,柿蒂粉是柿树宿萼(即柿子与果柄连接处的“盖子”)的加工品,主要功效为降逆止呃;柿饼白霜是柿子果肉在晾晒过程中析出的甘露醇、葡萄糖等成分,主要功效为润肺止咳、生津止渴,两者来源、成分、功效均不同,不可互相替代,柿蒂粉需在中医师指导下用于呃逆,而柿饼白霜可作为日常食疗用于肺燥咳嗽、口干咽痛。

Q2:柿蒂粉治疗呃逆多久见效?如果服用3天无效怎么办?
A2:柿蒂粉起效时间因呃逆病因、病情轻重及个体差异而异,一般而言,轻症呃逆(如饮食不当、短暂情绪刺激所致)服用30分钟-2小时即可缓解;顽固性呃逆(如肿瘤、术后、神经功能紊乱所致)可能需连续服用2-3天起效,若服用3天后呃逆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出现其他不适(如腹痛、呕吐、便血等),需立即停药并就医,明确呃逆病因(如膈肌病变、中枢神经疾病等),避免延误病情。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鹿角药材批发
« 上一篇 09-11
中医治疗热痹有哪些核心方法与作用原理?
下一篇 » 09-1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