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作为中草药,具体有几种?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甘草,作为中医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国老”,其应用历史可追溯至《神农本草经》,位列上品,在豆科甘草属植物中,全球约有20种,我国分布约10种,其中作为中草药使用的主要有4种,分别为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及黄甘草,它们均被《中国药典》收载,具有不同的植物特征与药用侧重。

有几种甘草是中草药

甘草属植物与中草药种类

甘草属(Glycyrrhiza)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根及根茎富含三萜类、黄酮类等活性成分,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功效,在传统中医药实践中,以下4种植物的干燥根及根茎作为正品甘草入药,其来源、特征及功效既有共性,又各具特点。

(一)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植物特征:主产于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根及根茎呈长圆柱形,外皮红棕色或暗棕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质坚实而重,断面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味甜。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痈肿疮毒,腹急痛,四肢挛痛,药物、食物中毒。
炮制应用:生甘草偏于清热解毒,蜜炙甘草长于补脾益气、缓急止痛,临床常随炮制方法不同调整配伍。

(二)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

植物特征:分布于新疆、甘肃等干旱荒漠区,根及根茎常呈圆柱形或纺锤形,外皮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具显著横向突起的皮孔,质地坚硬,断面纤维性强,味甜带微苦。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主治:与乌拉尔甘草类似,但清热解毒之力稍弱,补脾益气作用较强,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弱兼有气滞者,现代研究表明,其胀果糖苷含量较高,在抗溃疡、调节免疫方面有独特优势。
使用注意:因外皮粗糙,炮制时需去净栓皮,以免影响口感与药效。

(三)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

植物特征:主产于新疆,根及根茎呈圆柱形,外皮灰棕色,较光滑,少有纵皱纹,断面略显纤维性,味甜,与乌拉尔甘草相比,其根条较细,质地稍疏松。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主治:祛痰止咳、清热解毒作用突出,常用于痰多咳嗽、咽喉肿痛;同时具有调和药性的功效,在复方中可缓解其他药物的峻烈之性,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其含有的光果定成分有抗炎、抗氧化作用。

有几种甘草是中草药

(四)黄甘草(Glycyrrhiza kansuensis Chang et Ma)

植物特征: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等地,根及根茎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外皮棕黄色,具纵皱纹,断面黄色,粉性较强,味甜。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功效显著,尤其适用于肺热咳嗽、热毒疮疡;同时可缓急止痛,用于脘腹挛急、四肢疼痛,因黄色较深,传统认为其入肝经,能清肝火,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

中草药甘草的品种对比与临床应用

为更清晰区分四种甘草的特点,现将主要信息汇总如下:

品种名称 拉丁学名 主产区 形态特征 功效侧重
乌拉尔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内蒙古、新疆、甘肃 根圆柱形,外皮红棕,质坚实 补脾益气、调和诸药
胀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lata 新疆、甘肃(干旱区) 根具突起皮孔,质硬,味甜微苦 补脾益气、抗溃疡
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新疆 根条细,外皮光滑,断面略显纤维 祛痰止咳、抗炎抗氧化
黄甘草 Glycyrrhiza kansuensis 甘肃、青海、四川 根外皮棕黄,断面黄色,粉性强 清热解毒、清肝火

甘草的炮制与配伍应用

甘草的药效受炮制方法影响显著,生甘草(生晒甘草)性偏凉,长于清热解毒,常用于痈肿疮毒、咽喉肿痛,如《伤寒论》中的“甘草汤”(单用生甘草治少阴咽痛);蜜炙甘草(用蜂蜜拌炒后炮制)性偏温,补中缓急之力增强,多用于脾胃虚弱、脘腹挛痛,如“小建中汤”中炙甘草与饴糖配伍,共奏温中补虚之效,生甘草还可调和药性,缓解附子、大黄等峻烈药物的毒性,如“四逆汤”中甘草与附子、干姜配伍,既回阳救逆,又调和药性。

使用注意事项

甘草虽药性平和,但长期或过量服用可能引发水肿、高血压、低血钾等不良反应,故高血压、水肿、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甘草不宜与大戟、芫花、甘遂、海藻等药物同用(“十八反”配伍禁忌),以免降低药效或引发毒性反应,临床应用时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品种与炮制品,并严格控制剂量。

有几种甘草是中草药

相关问答FAQs

问:甘草和炙甘草功效有何不同?
答:甘草(生甘草)性偏凉,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药性,常用于咽喉肿痛、咳嗽痰多、药物中毒等;炙甘草经过蜂蜜炮制后,药性转为温和,补脾益气、缓急止痛作用增强,多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脘腹疼痛等,临床需根据病情选择,如热毒证用生甘草,虚寒证用炙甘草。

问:长期服用甘草会有副作用吗?
答:长期或过量服用甘草可能导致“假性醛固酮增多症”,表现为水肿、高血压、低血钾、肌肉无力等,这与其所含的甘草次酸影响电解质代谢有关,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长期大剂量服用,高血压、水肿患者及孕妇慎用,用药期间如出现不适需及时停药并就医。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消炎止痛的中草药验方
« 上一篇 09-11
中医治疗耳鸣方法
下一篇 » 09-1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