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中草药植物图片有哪些日常实用识别与药用指南价值?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地上中草药植物是指以地上部分(全草、花、叶、茎等)为主要药用部位的中草药,它们广泛分布于田野、山坡、路边等处,不仅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也是传统中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图片识别这些植物,对于中草药的采集、应用及科普具有重要意义,常见的地上中草药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下面将结合其形态特征、药用价值及图片识别要点进行介绍。

地上中草药植物图片

全草类地上中草药是其中的一大类,通常指植物的地上全株或地上部分,例如蒲公英,其图片中可见植株基部生莲座状叶,叶片呈倒披针形,边缘有波状齿或羽状浅裂,花茎单一,中空,顶端开黄色舌状花,形成头状花序,成熟后结白色冠毛瘦果,蒲公英性寒,味苦甘,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常用于疔疮肿毒、咽喉肿痛等症,再如紫花地丁,图片特征为植株无毛或被短毛,叶片呈三角状卵形,基部心形,边缘具圆齿,花紫色,花瓣倒卵形,蒴果椭圆形,紫花地丁性寒,味辛苦,归心、肝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是治疗疔疮肿痛的常用药,鱼腥草则有其独特气味,图片中可见茎下部伏地,节上生根,叶片心形,基部有鞘,穗状花序顶生,白色小花,其性微寒,味辛,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的功效,常用于肺痈、痰热咳喘等。

花类地上中草药以花蕾或花朵入药,形态优美且药用价值突出,金银花是典型的代表,图片中可见幼枝密生柔毛和腺毛,叶片卵形至矩圆状卵形,花成对腋生,初开时白色,后变黄色,故名“金银花”,其性寒,味甘,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是治疗风热感冒、温病初起的常用药,菊花则因品种不同花色各异,图片中可见头状花序,舌状花白色、黄色、紫色或红色,管状花黄色,菊花性微寒,味甘苦,归肺、肝经,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常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红花图片中可见植株高约1米,叶互生,卵状披针形,头状花序顶生,花冠筒状,橙红色,瘦果白色,红花性温,味辛,归心、肝经,活血通经、散瘀止痛,适用于经闭、痛经、癥瘕痞块等症。

叶类地上中草药以叶片为主要药用部位,多具有特殊的气味或纹理,薄荷是常见品种,图片中可见茎方形,多分枝,叶片对生,卵形或长圆状卵形,边缘有锯齿,轮伞花序腋生,花冠淡紫色,薄荷性凉,味辛,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常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艾叶图片中可见植株有浓烈香气,茎直立,叶片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头状花序椭圆形,花冠管状,紫红色,艾叶性温,味苦辛,归肝、脾、肾经,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调经安胎,是治疗虚寒性出血、月经不调的常用药,枇杷叶图片中可见叶片长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疏锯齿,表面深绿色,背面密被灰棕色绒毛,性微寒,味苦,归肺、胃经,清肺止咳、降逆止呕,适用于肺热咳喘、胃热呕逆。

茎类地上中草药则以茎藤或茎枝入药,多具有通络或清热作用,忍冬藤即金银花的藤茎,图片中可见老枝棕褐色,幼枝绿色,中空,叶对生,与金银花叶相似,但茎节处常可见托叶痕,忍冬藤性寒,味甘,归肺、胃经,清热解毒、疏风通络,常用于温病发热、关节红肿热痛,鸡血藤图片中可见老藤栓皮鳞片状脱落,断面有偏心性半圆形的髓,红棕色如血,叶片羽状复叶,小叶卵形,鸡血藤性温,味苦甘,归肝、肾经,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适用于月经不调、风湿痹痛、血虚萎黄,石斛是附生植物,图片中可见茎直立,肉质,圆柱形,叶扁平,革质,花白色或淡黄色,总状花序,石斛性微寒,味甘,归胃、肾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等。

地上中草药植物图片

为便于快速识别,以下为常见地上中草药关键信息汇总:

名称 入药部位 形态特征(图片识别要点) 功效 性味归经
蒲公英 全草 莲座状叶,黄色舌状花,白色冠毛瘦果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苦甘寒,归肝、胃经
金银花 花蕾 对生叶,花初白后黄,成对腋生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甘寒,归肺、心、胃经
薄荷 方茎,对生叶,轮伞花序,花冠淡紫色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辛凉,归肺、肝经
艾叶 有浓香,羽状深裂叶,头状花序椭圆形 温经止血,散寒止痛 苦辛温,归肝、脾、肾经
忍冬藤 茎藤 老枝棕褐,幼枝中空,叶对生 清热解毒,疏风通络 甘寒,归肺、胃经
石斛 肉质圆柱茎,扁平叶,白色或淡黄色总状花序 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甘微寒,归胃、肾经

在通过图片识别地上中草药时,需注意观察植物的株型(直立、匍匐或攀援)、茎的形状(方形、圆形或有棱)、叶的排列(互生、对生或轮生)、花的颜色与花序类型(头状、总状、伞形等),以及果实的形态,这些特征是准确识别的关键,需注意相似品种的区别,如蒲公英与苦苣菜均开黄花,但蒲公英叶基生呈莲座状,而苦苀菜茎生叶基部抱茎;金银花与山银花花序相似,但山银花花萼裂片毛茸更密。

采集地上中草药时,需注意在药用部位有效成分含量高的时期采集,如花类在花初开时,全草类在生长旺盛期,并避开农药污染区域,需遵循“采大留小、采密留稀”的原则,保护野生资源,避免过度采集,对于有毒中草药(如曼陀罗、断肠草),需严格辨别,非专业人士切勿随意采集使用。

相关问答FAQs

地上中草药植物图片

Q1:如何通过图片准确识别地上中草药?
A1:识别时需综合观察多个特征:①整体株型(高度、分枝方式);②茎的特征(颜色、形状、是否有棱或毛);③叶的特征(单叶/复叶、叶形、叶缘、叶序、表面质地);④花(颜色、花瓣数量、花序类型);⑤果实(形状、大小、表面特征),薄荷的方茎、对生叶、轮伞花序和特殊香气是其关键识别点;而蒲公英的莲座状基生叶、黄色舌状花和白色冠毛则易与其他菊科植物区分,可借助植物图鉴或专业APP对比确认,避免仅凭单一特征误判。

Q2:采集地上中草药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A2:①采集时间:全草类宜在开花前采集(有效成分含量高),花类在花初开时,叶类在生长旺盛期;②采集部位:按药用部位采集,如蒲公英采全草,金银花采花蕾,薄荷采叶;③环境安全:避开路边、矿区等污染区域,确保药材无农药残留;④资源保护:野生中草药采集量不宜过大,遵循“可持续利用”原则,避免破坏生态;⑤安全辨别:有毒中草药(如钩吻、乌头)需严格区分,非专业人士建议在指导下采集,防止误用中毒。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草药配方有哪些?如何辨证施治才安全有效?
« 上一篇 09-11
中国中草药种网能提供哪些优质中草药种子?
下一篇 » 09-1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