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芽药材为夹竹桃科植物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 (L.) G. Don)的干燥嫩芽或带叶嫩枝,又名日日春芽、四时春芽,主产于我国南方各省如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全年均可采收,以春夏季品质最佳,其性凉,味微苦,归肝、肾经,具有清热解毒、平肝降压、抗癌等功效,在传统医学中应用历史悠久,现代研究更发现其含多种生物碱活性成分,在抗肿瘤、心血管疾病治疗等领域展现出独特价值。
植物形态与生长习性
长春花为多年生草本,高30-60cm,茎直立,多分枝,黄绿色或略带红晕,全株无毛或幼枝被腺毛,叶对生,倒卵状矩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6cm,宽1.5-2.5cm,先端钝圆,基部渐狭,叶深绿色,叶脉明显,花腋生,通常1-2朵,花冠粉红色或红色,高脚碟状,花筒细长,上部5裂,裂片倒卵形;雄蕊5枚,着生于花筒中部,花药黄白色;子房2室,柱头头状,蓇葖果双生,直立,长2-3cm,直径约0.5cm,种子黑色,有光泽,长春花喜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耐旱、耐贫瘠,适宜生长在温度20-33℃、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忌积水,花期几乎全年,果期夏季至秋季。
采收加工与药材性状
长春芽药材多在春季植株萌芽初期或夏季生长旺盛期采收,选择无病虫害、嫩芽饱满的枝条,剪取顶端10-15cm的嫩芽及带叶嫩枝,除去杂质,迅速晒干或阴干(若遇阴雨可低温烘干,温度不超过60℃,以免活性成分流失)。
药材性状:茎呈圆柱形,直径1-3mm,表面黄绿色或棕绿色,具细纵纹,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对生,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倒卵状矩圆形,长2-5cm,宽1-2cm,先端钝,基部楔形,深绿色或棕绿色,全缘,叶脉背面突出,叶柄短,花偶见,花冠筒状,淡粉红色或白色,气微,味微苦,以芽叶完整、色绿、无杂质、味苦者为佳。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长春芽药性凉,味微苦,归肝、肾经,传统医学认为其具有以下功效:
- 清热解毒:用于热毒疮疡、咽喉肿痛、烫伤等症,可单用捣敷或煎汤内服。
- 平肝降压: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高血压,常与夏枯草、钩藤等配伍。
- 抗癌:现代临床用于多种癌症辅助治疗,如白血病、淋巴瘤、肺癌等,常与化疗药物联用,以增效减毒。
其尚可用于痢疾、疟疾、蛇咬伤等症,外用可治疗疥癣、湿疹等皮肤病。
化学成分
长春芽的活性成分复杂,主要含生物碱、黄酮类、萜类、有机酸等,其中生物碱为其核心药效物质,具体成分如下表所示:
成分类别 | 代表性成分 | 含量范围(干品) | 主要作用 |
---|---|---|---|
生物碱 | 长春新碱(Vincristine) | 0001%-0.0003% | 抗肿瘤(抑制微管蛋白聚合) |
长春碱(Vinblastine) | 01%-0.03% | 抗肿瘤(阻碍细胞有丝分裂) | |
长春瑞滨(Vinorelbine) | 005%-0.015% | 抗肿瘤(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等) | |
文朵尼文(Vindoline) | 1%-0.3% | 合成其他生物碱的前体 | |
黄酮类 | 牡荆素、异牡荆素 | 5%-1.2% | 抗氧化、抗炎、辅助降压 |
萜类 | 长春花胺(Vincamine) | 02%-0.05% | 改善脑循环、增强记忆 |
有机酸 | 阿魏酸、咖啡酸 | 3%-0.8% | 抗氧化、抗菌 |
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长春芽的药理作用广泛,主要与其所含生物碱及其他活性成分相关:
- 抗肿瘤作用:长春新碱和长春碱通过抑制微管蛋白聚合,阻止纺锤体形成,使肿瘤细胞停滞于M期,最终诱导凋亡;长春瑞滨对微管解聚有双重作用,对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等疗效显著。
- 降压作用:长春花胺可增加脑部血流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黄酮类成分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舒张血管,产生温和而持久的降压效果。
- 抗菌抗炎:阿魏酸、咖啡酸等有机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黄酮类成分可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 免疫调节:低剂量长春新碱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而高剂量则可能抑制免疫,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 抗氧化与神经保护:长春花胺及黄酮类成分能清除自由基,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减轻氧化应激对神经细胞的损伤。
临床应用
- 肿瘤治疗:长春新碱常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等,联合化疗方案可提高完全缓解率;长春碱主要用于睾丸癌、乳腺癌等,长春瑞滨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药物。
- 高血压辅助治疗:长春芽提取物(含长春花胺、黄酮类)可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其适用于合并脑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常与西药降压药联用,减少用量及副作用。
- 皮肤疾病:外用长春芽煎剂或乙醇提取物,治疗湿疹、神经性皮炎、痤疮等,利用其抗菌抗炎作用,缓解瘙痒、红肿等症状。
- 其他:用于改善脑梗死后遗症、老年痴呆(长春花胺增强脑代谢);治疗糖尿病肾病(黄酮类抑制肾小球基底膜增厚)。
使用注意
长春芽药材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长期或过量服用:
- 禁忌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骨髓抑制者(如白细胞减少)慎用;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减量。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常用量为6-15g(鲜品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长春碱类注射剂需在正规医院由专业医师操作,严格控制剂量(长春新碱每次1-2mg,每周1次)。
- 不良反应:常见有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神经毒性(指端麻木、腱反射减弱)等,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脱发、肝功能异常,若出现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 配伍禁忌:不宜与维生素C、谷胱甘肽等还原性药物同用,可能降低长春新碱活性;避免与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联用,增加骨髓抑制风险。
现代研究进展
近年来,长春芽的研究聚焦于生物碱的结构修饰与新型制剂开发:如长春瑞滨的脂质体剂型可提高肿瘤组织靶向性,降低周围神经毒性;长春新脂质胶束通过增强渗透和滞留效应(EPR效应),提高生物利用度,从长春芽中分离的长春花胺衍生物,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疾病中展现出良好前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提高长春芽中长春新碱等生物碱的含量,已成为解决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
相关问答FAQs
Q1:长春芽和长春花全草的药效有什么区别?
A:长春花全草与长春芽均含生物碱等活性成分,但长春芽(嫩芽及嫩枝)中长春新碱、长春碱等抗肿瘤生物碱的含量相对较高,且生长周期短,活性成分更富集,因此在抗肿瘤、降压等方面药效更强;而全草因茎秆等木质化部分比例较高,生物碱含量较低,多用于清热解毒、外用治疗皮肤病等,长春芽资源较少,临床应用时需根据具体病症选择合适部位。
Q2:普通人可以自行服用长春芽药材泡水喝吗?
A:不建议普通人自行服用长春芽泡水喝,长春芽含多种生物碱,具有一定毒性,尤其是长春新碱、长春碱等,若未经炮制或剂量控制,可能引发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高血压、癌症等患者需在中医师或西医师指导下,根据病情规范使用(如注射剂、提取物制剂),切勿自行采摘或服用长春芽,以免造成健康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