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神安宁则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协调;若心神不宁,易出现失眠、心悸、焦虑、健忘等症状,安神养心中草药通过滋养心阴、补益心气、清心泻火、交通心肾等机制,帮助恢复心神安宁,以下为常见安神养心中草药的图文特征及功效解析,助力直观识别与应用。
安神养心中草药图文及功效表
中草药名称 | 图片特征 | 性味归经 | 功效 | 用法用量 |
---|---|---|---|---|
酸枣仁 | 扁圆形或扁椭圆形,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泽,一面较平坦且有一条隆起的纵线,另一面微凸起,种仁类白色,富油性 | 甘、酸,平;归心、肝、胆经 | 养心益肝,安神,敛汗 | 煎服,9~15g,打碎后煎更有效 |
柏子仁 | 长卵形或长椭圆形,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细密纹理,顶端略尖,基部钝圆,质油润,种仁黄白色,含油脂 | 甘,平;归心、肾、大肠经 | 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 煎服,10~20g,打碎使用 |
远志 | 根呈圆柱形,表面灰黄色或浅棕色,有细纵纹及横向皮孔,质脆易断,断面皮部浅黄棕色,木部黄白色,中心有黄棕色木心 | 苦、辛,温;归心、肾、肺经 | 安神益智,祛痰开窍,消肿止痛 | 煎服,3~10g,生用或炙用 |
合欢皮 | 卷曲筒状或半筒状,外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有细密纵纹及椭圆形棕褐色皮孔,内表面淡黄棕色,有细纵纹,质硬而脆 | 甘,平;归心、肝经 | 解郁安神,活血消肿 | 煎服,10~15g,外用适量 |
茯苓 | 类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块状,外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有皱缩纹,断面白色或淡棕色,颗粒性,有的中间有松根(“茯苓个”) | 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 宁心安神,健脾渗湿 | 煎服,10~15g,宁神宜用茯神(茯苓中抱松根者) |
百合 | 长椭圆形,披针形,表面类白色或浅黄棕色,有半透明的细脉纹,质硬而脆,断面平坦,角质样 | 甘、微苦,微寒;归心、肺经 | 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 煎服,10~30g,可煮粥或入膳 |
莲子心 | 略呈细棒状,幼叶绿色,展开后叶片卵圆形,黄绿色,味极苦,干燥后皱缩成团 | 苦,寒;归心、肾经 | 清心安神,交通心肾 | 煎服,2~5g,不宜长期大量服用 |
灵芝 | 菌盖肾形或半圆形,表面红褐色或黄褐色,有光泽,具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菌肉白色至淡褐色,菌柄侧生 | 甘,平;归心、肺、肝经 | 补气安神,止咳平喘 | 煎服,6~12g,研粉吞服或浸酒 |
这些中草药应用时需结合体质辨证:如心肝血虚者选酸枣仁、当归;心火旺盛者用莲子心、栀子;心脾两虚者配茯苓、白术;心肾不交者选远志、合欢皮,日常可煮“酸枣仁百合茶”(酸枣仁10g+百合15g+柏子仁10g)养心安神,或用茯苓、莲子煮粥健脾宁心,但需注意虚寒体质慎用寒凉之品(如莲子心),实证热证不宜滋补(如灵芝)。
相关问答FAQs
安神养心中草药可以长期服用吗?需要注意什么?
需根据药性和体质判断,酸枣仁、茯苓等药性平和,可在医师指导下长期服用,但建议配伍调理(如酸枣仁+茯苓+白术,兼顾养心与健脾);远志、莲子心药性偏温或寒,长期服用可能耗气伤阴或损伤脾胃,建议短期使用或间断服用;灵芝、柏子仁滋补,湿热体质者长期服用可能助湿生热,服用期间需观察身体反应,若出现腹胀、便溏、心烦加重等不适,应立即停用并咨询中医师。
如何通过图片区分酸枣仁和柏子仁?两者功效有何侧重?
图片特征上:酸枣仁为扁圆形,表面紫红或紫褐,一面有明显纵线,种仁类白色,质地较硬;柏子仁为长卵形,表面黄白或淡黄棕,有细密纹理,顶端尖、基部钝,质油润,手捻易滑,功效上:两者均能养心安神,但酸枣仁偏于养肝敛汗,主治血虚心悸、虚烦不眠及自汗盗汗;柏子仁长于润肠通便,适合心神不宁兼肠燥便秘者,常配伍火麻仁、杏仁增强通便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