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皮为樟科植物天竺桂、阴香或细叶香桂等的干燥树皮,是临床常用温里药,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常用于阳痿宫冷、脘腹冷痛、寒痹腰痛等症,了解桂皮药材的形态特征,对于鉴别真伪、评估品质至关重要,而药材图片则是直观呈现这些特征的重要载体,以下从外观、断面、质地等维度,结合不同规格的图片特征,详细解析桂皮药材的视觉辨识要点。
从药材图片来看,桂皮的形态特征可从外表面、内表面、断面及质地等方面辨识,其外表面通常呈灰棕色或灰褐色,常因储存或加工方式不同带有不规则的细皱纹,部分图片中可见灰白色的地衣斑或椭圆形的皮孔,皮孔颜色稍浅,呈棕褐色,这是鉴别原药材的重要视觉线索,内表面则多呈红棕色或红褐色,较为平滑,偶有细纵纹,用手触摸图片中的细节可见其质地较硬而脆,部分卷曲程度较大的饮片图片中,能清晰观察到内皮向内卷曲的弧度,与外表面的颜色对比明显,断面特征是图片中的关键鉴别点,横切面呈颗粒性或纤维性,黄棕色至红棕色,可见众多黄色油点(油室),排列成环状或不规则散在,优质桂皮的图片中油点饱满且密集,纵切面则可见明显的年轮纹和纵行纹理,纤维束突出,呈条状或片状。
不同规格的桂皮在图片中呈现的特征差异显著,原药材多呈槽状、卷筒状或不规则的板片状,厚度通常在0.3-1cm,图片中可看到树皮的天然纹理和边缘的不整齐;饮片中,横切片多为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5cm,切面淡红棕色,同心环纹明显,油点清晰可见;纵切片则为长条形,宽1-2cm,切面有细密纵纹,内侧纹理直而紧密,外侧则因卷曲呈波浪状,以下是不同规格桂皮图片特征的对比:
规格类型 | 外观特征 | 图片细节要点 |
---|---|---|
原药材 | 槽状、卷筒状或不规则板片 | 外表面灰褐带细纹,可见皮孔和地衣斑;内表面红棕平滑;断面颗粒性,油点密集 |
饮片(横切片) | 类圆形或椭圆形薄片 | 切面淡红棕,同心环纹明显,油点呈黄色环状分布,边缘整齐 |
饮片(纵切片) | 长条形薄片 | 切面可见纵行纹理和纤维束,内侧纹理直,外侧呈波浪状,油点散在或条状分布 |
优质桂皮的图片通常色彩自然,无反光,外表面灰褐均匀无霉斑,内表面红棕亮泽,断面油点多且分布均匀,香气浓郁(图片虽无法传递气味,但可通过文字描述辅助判断),若图片中桂皮颜色暗淡、有黑褐色斑点或断面油点稀疏,则可能为储存不当或品质较次,拍摄药材图片时,需注意光线充足且柔和,避免强光反光掩盖细节,背景简洁以突出药材主体,同时可搭配比例尺或参照物,帮助判断大小比例。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如何通过图片区分桂皮和肉桂?
解答:桂皮与肉桂同属樟科,但图片中可通过树皮厚度、颜色和油点区分,桂皮树皮较薄(0.3-1cm),外表面灰褐,内表面红棕,油点较小且稀疏;肉桂树皮厚(0.3-2cm),外表面灰棕或棕褐,内表面紫棕色或红棕色,油点大而密集,香气更浓烈,图片中肉桂的切面油点常呈琥珀色,更易辨识。
问题2:购买桂皮药材时,图片中哪些特征提示品质优劣?
解答:优质桂皮的图片应具备外表面灰褐均匀、无霉变或虫蛀,内表面红棕有光泽,断面黄棕至红棕、油点多且分布均匀,饮片切片平整、无碎屑的特征;若图片中出现颜色不均、有黑斑、断面油点少或枯槁、饮片破碎等情况,则提示品质较差,可能影响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