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叶9药材是一组以叶类药材为主,辅以其他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类药材的经典组合,在中医临床及日常保健中应用广泛,该组合包含薄荷、桑叶、菊花、金银花、连翘、黄芩、甘草、桔梗、牛蒡子共九味药材,各药材协同作用,共奏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利咽止咳、调和药性之效,以下从药材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薄荷为唇形科薄荷属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性辛凉,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的功效,常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及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桑叶为桑科桑属植物桑的干燥叶,性甘、苦寒,归肺、肝经,可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适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及肝阳上亢引起的目赤昏花,菊花为菊科菊属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性甘、苦微寒,归肺、肝经,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对风热感冒、肝阳上亢、目赤肿痛及疮痈肿毒有较好疗效,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初开的花,性甘寒,归肺、心、胃经,长于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是治疗痈肿疔疮、喉痹、丹毒及热毒血痢的要药,连翘为木犀科连翘属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性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具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之功,常用于痈疽、瘰疬、乳痈及风热感冒,黄芩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性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适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肺热咳嗽及血热出血,甘草为豆科甘草属植物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性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并调和诸药,缓解其他药材的峻烈之性,桔梗为桔梗科桔梗属植物桔梗的干燥根,性苦辛平,归肺经,可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牛蒡子为菊科牛蒡属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性辛、苦寒,归肺、胃经,能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适用于风热感冒、麻疹初起、咽喉肿痛及痈肿疮毒。
为更直观展示各药材特性,现将双叶9药材的核心信息归纳如下:
药材名称 | 来源 | 性味归经 | 主要功效 | 应用方向 |
---|---|---|---|---|
薄荷 | 唇形科薄荷干燥地上部分 | 辛凉,归肺、肝经 |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 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 |
桑叶 | 桑科桑干燥叶 | 甘、苦寒,归肺、肝经 |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 | 风热感冒,肺热燥咳,目赤昏花 |
菊花 | 菊科菊干燥头状花序 | 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 风热感冒,肝阳上亢,疮痈肿毒 |
金银花 | 忍冬科忍冬干燥花蕾 | 甘寒,归肺、心、胃经 |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 痈肿疔疮,喉痹,热毒血痢 |
连翘 | 木犀科连翘干燥果实 | 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 |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 痈疽,瘰疬,风热感冒 |
黄芩 | 唇形科黄芩干燥根 | 苦寒,归肺、胆、脾、大肠经 |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 湿温暑湿,肺热咳嗽,血热出血 |
甘草 | 豆科甘草干燥根和根茎 | 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 脾胃虚弱,缓解药毒,调和药性 |
桔梗 | 桔梗科桔梗干燥根 | 苦辛平,归肺经 |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 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 |
牛蒡子 | 菊科牛蒡干燥成熟果实 | 辛、苦寒,归肺、胃经 | 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 | 风热感冒,麻疹初起,咽喉肿痛 |
双叶9药材的组合体现了中医“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以薄荷、桑叶为君,疏散风热,解表清利;菊花、金银花、连翘为臣,增强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力;黄芩清肺泻火,桔梗宣肺利咽,牛蒡子解毒利透疹,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缓和药性,为使药,诸药合用,既疏散表邪,又清解里热,同时兼顾利咽止咳、调和药性,适用于风热感冒初起、症见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咳嗽痰黄、口干微渴等,或肺热咳嗽、疮痈初起等属风热、热毒者,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该组合中多数药材具有抗病毒、抗炎、解热、免疫调节等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关问答FAQs
Q1:双叶9药材适合哪些人群使用?哪些人群不宜使用?
A:双叶9药材适用于风热感冒初起(症见发热、微恶风、咽喉肿痛、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肺热咳嗽(痰黄黏稠、不易咳出)、风热喉痹(咽喉红肿疼痛)及疮痈肿毒初起者,但脾胃虚寒(症见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畏寒肢冷)者慎用,因方中多数药材性寒凉,易伤脾胃;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前需咨询医生,尤其黄芩、牛蒡子等药材可能对胎儿或婴儿有影响;对组内任何药材过敏者禁用。
Q2:服用双叶9药材期间需要注意什么?能否长期服用?
A:服用期间应忌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以免影响药效或加重脾胃负担;不宜与滋补性中药(如人参、阿胶、熟地黄等)同服,避免降低清热解毒功效;若服药3天后症状无缓解或加重(如高热不退、咳嗽加剧、出现皮疹等),应立即停药并就医,该药材组合性偏寒凉,一般不建议长期服用,若需长期调理(如慢性咽炎反复发作),应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并适当配伍健脾和胃之品,以防损伤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