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伤,中医指因过度劳累、劳逸失度导致的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常见于长期体力透支、脑力过度或久病体虚者,表现为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腰膝酸软、食欲不振、失眠健忘等症状,中医治疗劳伤强调“辨证施治”,通过补益气血、调和阴阳、强健筋骨等方法,选用多种中草药调理身体,以下将分类介绍常用的治劳伤中草药及其应用。
补气类中草药
劳伤日久易致气虚,症见乏力、自汗、语声低微等,补气药能增强脏腑功能,改善气虚症状。
- 黄芪:性微温,归脾、肺经,为“补气之长”,能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常用于气虚乏力、中气下陷(如胃下垂、子宫脱垂),可单用煎服或配伍党参、白术增强疗效。
- 党参:性平,归脾、肺经,补中益气、健脾益肺,适用于脾肺气虚所致食少、便溏、心悸,常与黄芪、当归同用,治疗劳伤气血两虚。
- 白术:性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能改善脾虚食少、腹胀泄泻,常与茯苓、党参配伍,增强健脾补气效果。
- 山药:性平,归脾、肺、肾经,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适用于劳伤所致的脾虚食少、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可长期食用或入药膳。
补血类中草药
劳伤暗耗营血,易致血虚,症见面色萎黄、心悸失眠、头晕眼花,补血药能滋养营血,改善血虚症状。
- 当归:性温,归肝、心、脾经,为“补血圣药”,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适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常与熟地黄、白芍同用(如四物汤)。
- 熟地黄:性微温,归肝、肾经,能滋阴补血、益精填髓,适用于血虚萎黄、心悸失眠、腰膝酸软,常与当归、枸杞子配伍,增强滋补肝肾效果。
- 白芍:性微寒,归肝、脾经,养血调经、柔肝止痛,常与当归、熟地黄同用,治疗血虚肝旺所致的头痛、眩晕。
- 阿胶:性平,归肺、肝、肾经,能补血止血、滋阴润燥,适用于血虚萎黄、虚劳咳喘,可烊化冲服或入膏方。
补阴类中草药
劳伤易伤阴液,症见口干咽燥、潮热盗汗、心烦失眠,补阴药能滋养阴液,改善阴虚症状。
- 沙参:性微寒,归肺、胃经,能养阴清肺、益胃生津,适用于劳伤所致的肺热燥咳、津伤口渴,常与麦冬、玉竹同用。
- 麦冬:性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适用于心烦失眠、津伤口渴,可单独泡水或配伍五味子、太子参。
- 枸杞子:性平,归肝、肾经,滋补肝肾、益精明目,适用于劳伤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可长期泡茶或入药膳。
- 玉竹:性微寒,归肺、胃经,养阴润燥、生津止渴,适用于劳伤阴伤所致的干咳、咽干,常与沙参、麦冬配伍。
补阳类中草药
劳伤日久损阳,症见畏寒肢冷、腰膝冷痛、阳痿早泄,补阳药能温补阳气,改善阳虚症状。
- 淫羊藿:性温,归肝、肾经,能补肾阳、强筋骨,适用于肾阳虚所致的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可单用浸酒或配伍杜仲、续断。
- 杜仲:性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适用于劳伤所致的腰脊酸痛、下肢痿软,常与牛膝、桑寄生同用。
- 续断:性微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适用于劳伤腰痛、跌打损伤,可单独煎服或配伍杜仲、当归。
- 肉苁蓉:性温,归肾、大肠经,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适用于阳痿不孕、腰膝冷痛,常与锁阳、菟丝子配伍。
活血化瘀类中草药
劳伤易致气血瘀滞,症见疼痛固定、舌质紫暗,活血化瘀药能通络止痛,改善瘀血症状。
- 丹参:性微寒,归心、心包、肝经,能活血祛瘀、养血安神,适用于劳伤所致的心悸失眠、胸痹刺痛,常与檀香、砂仁同用。
- 川芎:性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适用于劳伤头痛、风湿痹痛,常与当归、白芍配伍。
- 红花:性温,归心、肝经,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适用于劳伤瘀血所致的痛经、闭经,可少量配伍当归、川芎。
- 鸡血藤:性温,归肝、肾经,活血补血、调经通络,适用于劳伤所致的肢体麻木、风湿痹痛,常与当归、桂枝同用。
健脾益肾类中草药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劳伤常累及脾肾,健脾益肾药能固本培元,增强体质。
- 茯苓:性平,归心、脾、肾经,能健脾渗湿、宁心安神,适用于脾虚食少、心悸失眠,常与党参、白术配伍。
- 芡实:性平,归脾、肾经,能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适用于劳伤所致的遗精、带下、脾虚泄泻,可煮粥或入药膳。
- 桑寄生:性平,归肝、肾经,能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适用于劳伤腰痛、胎动不安,常与杜仲、牛膝同用。
- 牛膝:性平,归肝、肾经,能补肝肾、强筋骨、引血下行,适用于腰膝酸痛、足痿筋挛,常与杜仲、续断配伍。
常用治劳伤中草药简表
类别 | 药材名称 | 性味归经 | 主要功效 | 常用配伍 |
---|---|---|---|---|
补气类 | 黄芪 | 甘温,归脾肺经 |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 党参、白术、当归 |
补血类 | 当归 | 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 熟地黄、白芍、川芎 |
补阴类 | 枸杞子 | 甘平,归肝肾经 |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 菊花、熟地黄、山药 |
补阳类 | 淫羊藿 | 辛甘温,归肝肾经 | 补肾阳、强筋骨 | 杜仲、续断、菟丝子 |
活血化瘀类 | 丹参 | 苦微寒,归心肝经 | 活血祛瘀、养血安神 | 当归、檀香、砂仁 |
健脾益肾类 | 茯苓 | 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 健脾渗湿、宁心安神 | 党参、白术、山药 |
相关问答FAQs
Q1:劳伤服用中草药需要注意什么?
A:劳伤服用中草药需注意辨证施治,避免盲目进补,如气虚者忌用滋腻药(如熟地黄过量易碍胃),阴虚者忌用温燥药(如附子、干姜易伤阴),血瘀者需配伍活血药,但孕妇慎用活血化瘀类(如红花、丹参),中草药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根据体质调整剂量和配伍,避免长期单一用药,同时注意饮食调理(如避免生冷、辛辣刺激),保证作息规律,劳逸结合。
Q2:劳伤除了用药,日常调理有哪些方法?
A:劳伤的日常调理以“节劳养神、饮食调养”为核心。①起居有常: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适当午休(30分钟为宜);②饮食调理:气虚者可食山药、莲子粥,血虚者宜食红枣、桂圆汤,阴虚者可食百合、银耳羹,阳虚者可食羊肉、韭菜,忌生冷、油腻;③运动调摄:选择温和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避免剧烈运动耗气;④情志调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抑郁,因“思虑伤脾”“怒伤肝”,不良情绪会加重劳伤,若症状严重,需及时就医,结合中药、针灸、艾灸等综合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