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蕾用药的药材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花蕾作为药用部位,是中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尚未完全开放,保留了植物精华的浓缩状态,富含挥发油、黄酮类、有机酸、多糖等活性成分,在清热解毒、疏肝解郁、活血调经等方面功效显著,常见花蕾类药材及其应用如下:

花蕾用药的药材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性甘寒,归肺、心、胃经,具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效,临床常用于痈肿疔疮、外感风热、热毒血痢等症,其有效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具有广谱抗菌、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现代制剂如银翘片、双黄连口服液均以之为核心,使用时需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过量易致腹泻。

玫瑰花,蔷薇科玫瑰的干燥花蕾,性甘微苦温,归肝、脾经,长于疏肝解郁、活血调经,适用于肝郁胁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其含有的挥发油(香叶醇、香茅醇)能舒缓情绪,改善气滞血瘀所致的面色晦暗,常与柴胡、当归配伍;外用可活血化瘀,改善皮肤循环。

丁香,桃金娘科丁香的花蕾,性辛温,归脾、胃、肺、肾经,功擅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为治疗胃寒呕吐、呃逆的要药,也可用于肾阳虚衰、阳痿宫冷,丁香酚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局部麻醉、抗溃疡作用,但热证、阴虚火旺者忌用,不宜与郁金同用。

槐米,豆科槐树的花蕾,性苦微寒,归肝、大肠经,以凉血止血、清肝泻火见长,常用于便血、痔血、肝火头痛、目赤肿痛,其芦丁含量可达20%以上,能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现代用于高血压辅助治疗,脾胃虚寒者慎服。

花蕾用药的药材

款冬花,菊科款冬的花蕾,性辛微苦温,归肺经,善润肺下气、止咳化痰,适用于肺寒咳嗽、气喘、劳嗽咳血,其含款冬二醇、挥发油,对支气管有舒张作用,与川贝母、紫菀配伍可增强润肺化痰之效,实热咳嗽及咳血者禁用。

辛夷花,木兰科望春玉兰等的花蕾,性辛温,归肺、胃经,功能发散风寒、通鼻窍,是治疗风寒感冒鼻塞、过敏性鼻炎的常用药,其挥发油成分可收缩鼻黏膜血管,改善鼻通气,但阴虚火旺者慎用,煎煮需包煎,以免绒毛刺激咽喉。

为便于对比,现将主要花蕾类药材核心信息归纳如下:

药材名 性味 归经 核心功效 主要应用
金银花 甘寒 肺、心、胃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痈肿疔疮,外感风热,热毒血痢
玫瑰花 甘微苦温 肝、脾 疏肝解郁,活血调经 肝郁胁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丁香 辛温 脾、胃、肺 温中降逆,散寒止痛 胃寒呕吐,呃逆,肾阳虚衰
槐米 苦微寒 肝、大肠 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便血,痔血,肝火头痛
款冬花 辛微苦温 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肺寒咳嗽,气喘,劳嗽咳血
辛夷花 辛温 肺、胃 发散风寒,通鼻窍 风寒鼻塞,过敏性鼻炎

花蕾类药材使用时需注意:其一,辨证施治,如金银花、槐米性寒凉,适用于热证;丁香、辛夷花性温燥,适用于寒证,体质偏热者不宜长期服用,其二,部分花蕾含挥发油(如玫瑰、丁香),煎煮时宜后下或包煎,避免有效成分流失,其三,孕妇及特殊体质人群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如玫瑰花活血,孕妇慎用;辛夷花通窍,有鼻出血倾向者忌用。

花蕾用药的药材

相关问答FAQs

Q1:花蕾药材与开放的花功效有何不同?
A:花蕾因未完全开放,活性成分(如挥发油、黄酮)含量通常高于开放花,功效更集中,例如金银花花蕾的绿原酸含量为开放花的1.5-2倍,清热解毒力更强;玫瑰花蕾的挥发油含量较开放花高30%以上,疏肝解郁效果更佳,而开放花因部分成分转化或散失,功效可能减弱,甚至产生不同作用,如菊花(杭白菊)花蕾疏散风热,开放花则更侧重平肝明目。

Q2:花蕾药材日常如何保存?
A:花蕾类药材多含挥发油及易氧化成分,需密封、避光、干燥保存,可用玻璃罐或锡纸袋装,置于阴凉处(温度≤25℃),避免受潮发霉;含挥发油较多的(如丁香、辛夷花)建议冷藏(2-8℃),保存期不超过2年,若出现变色、异味、霉变,则不宜使用,以免影响药效或产生毒性。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冠心病中医治疗哪家好
« 上一篇 08-27
松花粉是否属于中草药?
下一篇 » 08-27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