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感染的中医治疗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医治疗 正文

肺感染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中医学将其归属于“咳嗽”“喘证”“肺痈”“风温”等范畴,认为其发病多因外邪侵袭、正气不足,导致肺失宣降、痰热壅滞,病位在肺,与脾、肾密切相关,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通过扶正祛邪、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控制感染、改善症状、促进康复的目的。

肺感染的中医治疗

中医对肺感染的病因病机认识

中医认为肺感染的发生可概括为“外邪引动内伏之痰”,病因包括外感六淫(风、寒、热、燥、湿、火)及内伤(正气亏虚、痰浊内生),病机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为外邪犯肺,肺气失宣,以风热、风寒或燥邪为主;中期邪热入里,炼液为痰,痰热壅肺,甚则热毒炽盛,灼伤肺络;后期多因正虚邪恋,气阴耗伤,或痰瘀互结,迁延不愈,痰热壅肺是核心病机,贯穿疾病始终;而正气亏虚(如脾虚生痰、肾不纳气)则是发病的内在基础,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更易因正虚而感邪。

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肺感染的核心是“辨证分型”,根据患者症状、舌象、脉象等表现,分为以下常见证型,并制定相应治法与方药:

(一)常见证型及治疗方案

证型 主要症状 治法 代表方药 常用药加减
风热犯肺证 发热、微恶风寒、咳嗽、痰黄黏稠、咽痛、口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银翘散(《温病条辨》)加减 咳甚加桔梗、杏仁;痰多加浙贝母、瓜蒌;咽痛加牛蒡子、射干
风寒袭肺证 恶寒发热、无汗、咳嗽声重、痰白稀薄、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紧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止嗽散(《医学心悟》)加减 气喘加麻黄、苏子;胸闷加陈皮、枳壳;兼里热加黄芩、石膏
痰热壅肺证 高热、咳嗽气促、痰黄稠或痰中带血、胸痛胸闷、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清气化痰丸(《医方考》)或麻杏石甘汤(《伤寒论》)加减 痰中带血加白茅根、侧柏叶;胸痛加郁金、赤芍;便秘加生大黄、芒硝
热毒炽盛证 壮热不退、烦躁不安、咳吐脓痰或痰中带血、气喘鼻煽,舌红绛、苔黄燥,脉洪数或滑数 清热解毒、凉血化痰 千金苇茎汤(《备急千金要方》)合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加减 神昏谵语加安宫牛黄丸;咯脓痰加桔梗、薏苡仁;高热加羚羊角粉、水牛角
燥邪伤肺证 干咳无痰或少痰、痰黏难咯、鼻咽干燥、口渴,舌红少津、苔薄黄少津,脉细数 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桑杏汤(《温病条辨》)加减 咽痛加玄参、麦冬;痰中带血加白及、仙鹤草;兼发热加金银花、连翘
正虚邪恋证 咳嗽迁延不愈、痰少或痰白、气短乏力、自汗盗汗、手足心热,舌淡红或偏红、苔少,脉细弱 益气养阴、清肺化痰 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合生脉散(《医学启源》)加减 脾虚食少加白术、茯苓;肾不纳气加蛤蚧、五味子;低热加地骨皮、青蒿

(二)中医特色疗法

除内服中药外,中医外治法可协同增效,尤其适用于重症或吞咽困难患者:

肺感染的中医治疗

  1. 针灸疗法:取肺俞、列缺、合谷、尺泽等穴位,毫针平补平泻,每日1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可宣肺解表、化痰止咳;痰热壅肺者加丰隆、曲池清热化痰;气虚者加足三里、关元补益正气。
  2. 拔罐与走罐:选取背部膀胱经(大杼至肾俞)、督脉(大椎至长强)进行走罐或留罐,以皮肤潮红为度,具有发散风寒、通络行气的作用,适用于风寒袭肺证或恢复期调理。
  3. 中药雾化吸入:将鱼腥草、金银花、黄芩等清热解毒药物提取液雾化吸入,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局部药物浓度高,可快速抑制病原体、减轻黏膜水肿。
  4. 穴位贴敷:采用白芥子、细辛、甘遂等药物研末,用姜汁调敷于肺俞、膏肓、定喘等穴位,可温肺散寒、化痰平喘,适用于寒痰阻肺证或冬季易发者。

调护与预防

中医强调“三分治,七分养”,肺感染患者需注重生活调护:

  1. 饮食调养: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油腻、生冷之品,可多食梨、百合、银耳、萝卜等润肺化痰食物;痰热者可饮梨川贝汤(梨1个、川贝母3g、冰糖适量,隔水炖服);气虚者可食黄芪山药粥(黄芪15g、山药30g、粳米50g,煮粥服食)。
  2. 情志调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思恼怒,以免气机郁滞加重病情。
  3. 起居有常:避风寒、慎起居,注意保暖,避免汗出当风;恢复期适当锻炼(如八段锦、太极拳),以不疲劳为度,增强体质。
  4. 穴位保健:每日按揉迎香穴(鼻翼旁0.5寸)、足三里(外膝下3寸),每次2-3分钟,可调节免疫力,预防感冒。

相关问答FAQs

Q1:肺感染吃中药需要多久见效?
A:中药起效时间与病情轻重、证型及个体差异相关,轻症(如风热犯肺证)一般服用3-5剂后,发热、咳嗽等症状可明显缓解;中重症(如痰热壅肺证、热毒炽盛证)需7-14天,若配合外治法(如针灸、雾化),可缩短疗程,若服药3天症状无改善或加重,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结合西医抗感染治疗。

Q2:中医治疗肺感染能和西药一起用吗?
A:中医与西医治疗肺感染各有优势,可协同应用,但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西药抗生素(如头孢类、阿奇霉素)与清热解毒中药(如黄连、黄芩)联用,可增强抗菌效果;但含重金属(如朱砂、雄黄)或强效成分(如附子、川乌)的中药,需避免与西药同服,以免增加肝肾负担或引发不良反应,建议中西药间隔1-2小时服用,具体方案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

肺感染的中医治疗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祛风活络药材有哪些?如何对症选药配伍才能见效快?
« 上一篇 昨天
地道药材的地道到底指什么?其核心特点与辨别方法是什么?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