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肾补阳的中草药有哪些?功效与适用人群全解析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温肾补阳是中医针对肾阳虚证设立的治疗法则,肾阳作为人体“元阳”,对全身脏腑功能具有温煦、推动作用,如同自然界的太阳,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皆赖肾阳鼓舞,当肾阳亏虚,常出现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冷痛、精神萎靡、性功能减退、夜尿频多、舌淡苔白脉沉细等症状,温肾补阳的中草药以其温热之性,能补充肾阳、驱散寒邪,恢复机体正常功能,这类草药多性味辛甘、温热,归肾经,使用时需严格辨证,避免温燥伤阴,以下详细介绍常用温肾补阳中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与应用及注意事项。

温肾补阳的中草药

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味辛、甘,大热,归肾、心、脾、肝经,被誉为“补火助阳之要药”,其功效为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适用于肾阳不足导致的畏寒肢冷、腰膝冷痛、阳痿宫冷,以及寒邪内侵的脘腹冷痛、痛经,或心阳不振的心悸怔忡,肉桂辛热燥烈,用量需控制在3-6g,不宜久服,有出血倾向、孕妇及阴虚火旺者忌用,以免助火伤阴或动血。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味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是“回阳救逆第一要药”,其功效为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常用于亡阳厥逆(症见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肾阳虚衰的阳痿宫冷、水肿,以及寒湿痹痛的关节冷痛,附子有毒,需先煎1-2小时以减毒,孕妇禁用,阴虚阳亢、实热证者忌用,避免中毒反应。

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味甘、咸,温,归肾、肝经,是血肉有情之品,峻补精阳,其功效为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适用于肾阳虚衰的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精血不足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以及小儿发育迟缓、筋骨无力,鹿茸用量宜小,一般为1-3g(研末吞服),阴虚阳亢、实热证者忌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

淫羊藿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的干燥地上部分,味辛、甘,温,归肾、肝经,又名“仙灵脾”,能温肾壮阳而不燥烈,其功效为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适用于肾阳虚的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的肢体麻木,以及更年期综合征的潮热盗汗、心烦失眠,淫羊藿用量10-15g,阴虚火旺者慎用,以免加重虚热。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味甘,温,归肝、肾经,是补肝肾、强筋骨的要药,其功效为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适用于肝肾不足的腰膝酸痛、筋骨无力,肝肾虚寒的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杜仲生用或炒用均可,炒用可增强补肝肾功效,阴虚火旺者慎用。

温肾补阳的中草药

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干燥根,味辛、甘,微温,归肾、肝经,性质温和,能温补而不燥,其功效为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适用于肾阳虚的阳痿早泄、宫冷不孕、月经不调,风湿痹痛的筋骨痿软、腰膝疼痛,巴戟天用量10-15g,阴虚火旺者忌用,实热证者慎用。

肉苁蓉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的干燥肉质茎,味甘、咸,温,归肾、大肠经,是“补阳不动阴”的代表,其功效为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适用于肾阳虚衰的阳痿不孕、腰膝冷痛、筋骨无力,精血亏虚的肠燥便秘(如老年性、产后便秘),肉苁蓉用量10-15g,腹泻便溏者慎用,忌用铁器煎煮,以免影响药效。

补骨脂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辛、苦,温,归肾、脾经,又名“破故纸”,能温补脾肾、固精缩尿,其功效为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适用于肾阳虚的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脾肾阳虚的五更泄泻(黎明前腹痛即泻),补骨脂用量6-10g,阴虚火旺者忌用,实热证者慎用。

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味辛、甘,平,归肾、肝、脾经,性质平和,能平补阴阳,其功效为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精缩尿、安胎,适用于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尿频遗尿,肝肾不足的目暗不明,肾虚胎动不安,菟丝子用量10-15g,阴虚火旺、大便燥结者慎用。

益智仁为姜科植物益智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辛,温,归脾、肾经,能温脾摄唾、暖肾固精,其功效为暖肾固精缩尿、温脾开胃摄唾,适用于肾气虚寒的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白带清稀,脾寒泄泻的腹中冷痛、口多唾涎(如小儿流涎),益智仁用量3-10g,阴虚火旺者忌用,实热证者慎用。

温肾补阳的中草药

以下为常用温肾补阳中草药核心信息归纳:

草药名称 性味归经 核心功效 适用症状 使用注意
肉桂 辛甘大热,肾心脾肝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肾阳虚畏寒、脘腹冷痛、阳痿宫冷 用量3-6g,孕妇、阴虚火旺忌用
附子 辛甘大热有毒,心肾脾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 亡阳厥逆、肾阳虚水肿、寒湿痹痛 先煎减毒,孕妇禁用
鹿茸 甘咸温,肾肝 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 肾阳虚阳痿、精血不足头晕、小儿发育迟缓 用量1-3g研末,阴虚阳亢忌用
淫羊藿 辛甘温,肾肝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肾阳虚阳痿、风湿痹痛、更年期综合征 阴虚火旺慎用
杜仲 甘温,肝肾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虚寒胎动不安 炒用增效,阴虚火旺慎用
巴戟天 辛甘微温,肾肝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肾阳虚阳痿、月经不调、风湿筋骨痿软 阴虚火旺忌用
肉苁蓉 甘咸温,肾大肠 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肾阳虚阳痿、精血虚肠燥便秘 便溏者慎用,忌铁器煎煮
补骨脂 辛苦温,肾脾 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 肾阳虚遗尿、脾肾阳虚五更泄泻 阴虚火旺忌用
菟丝子 辛甘平,肾肝脾 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精缩尿 肾虚腰痛、遗尿、目暗不明、胎动不安 便结者慎用
益智仁 辛温,脾肾 暖肾固精缩尿、温脾摄唾 肾虚遗尿、脾寒流涎、泄泻 阴虚火旺忌用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温肾补阳的中草药适合所有人吗?
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温肾补阳的中草药主要适用于肾阳虚证患者,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精神萎靡、性功能减退、夜尿频多、舌淡苔白、脉沉细等,若患者属于阴虚火旺(如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舌红少苔)、实热证(如高热、面红目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或阴虚阳亢(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血压偏高),则不宜使用,否则可能加重“热证”,导致上火、出血或病情恶化,孕妇、儿童及体质虚弱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避免温燥之品损伤阴血或稚阴稚阳之体。

问题2:温肾补阳的中草药可以长期服用吗?
不建议长期自行服用,温肾补阳的中草药多性温燥,长期服用易耗伤阴液,导致阴虚火旺,出现口干、咽痛、便秘、失眠、口腔溃疡等“上火”症状,甚至引发阴阳失衡,是否需要长期服用及服用时长,需根据患者体质、病情轻重、用药反应及中医师辨证结果决定,一般而言,中病即止(症状缓解后可调整用药或停用),或采用“间断服药”“配伍滋阴药”的方式(如配伍熟地、山茱萸等)制约温燥之性,若服药期间出现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专业中医师,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根治发沙的效果究竟如何?
« 上一篇 08-27
支气管哮喘中医治疗专家
下一篇 » 08-27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