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作为“中国南方药都”的广西玉林,其中草药收购市场呈现出规模持续扩张、品种结构优化、价格波动加剧的显著特征,依托悠久的药材交易历史和完善的产业链条,玉林不仅是广西及周边地区中草药的重要集散地,更是连接全国药材产需的关键枢纽,全年交易量突破80万吨,交易额超300亿元,在全国中草药流通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年,在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纲要出台的背景下,中医药产业迎来政策红利期,玉林中草药收购市场在需求增长、模式创新与挑战并存中稳步发展。
2016年玉林中草药收购概况
2016年玉林中草药收购市场呈现出“总量稳增、结构分化、价格分化”的特点,从供给端看,玉林本地及周边(如广西贵港、梧州,广东茂名、湛江)的中草药种植面积达120万亩,其中八角、肉桂、桂圆肉等本地特色品种产量稳定,而当归、黄芪、党参等外来药材则通过“北药南运”在此集散,需求端,受中成药企业扩产、中药饮片标准化提升及保健品市场升温影响,玉林药市对优质道地药材的需求同比增长18%,其中符合药典标准的药材占比提升至75%,较2015年提高8个百分点。
交易模式上,传统线下交易与线上电商加速融合,玉林中药材专业市场(即“玉林药市”)内2300多家商户中,超过60%开通了线上采购渠道,通过阿里巴巴、中药材天地网等平台实现年线上交易额50亿元,占总交易额的16.7%,较2015年提升5个百分点,玉林市政府联合金融机构推出“中药材仓单质押贷款”,解决药农和收购商资金周转问题,全年发放贷款超8亿元,惠及药农及合作社200余家。
主要中草药品种收购情况
2016年玉林市场中草药收购品种超1000种,其中交易额超亿元的品种有15个,大宗药材与特色品种呈现不同的市场表现,以下是部分主要品种的收购详情:
品种 | 收购量(吨) | 均价(元/公斤) | 同比变化(%) | 主要特点 |
---|---|---|---|---|
八角(干果) | 45,000 | 28 | +5 | 广西本地主产,受气候影响小,需求稳定 |
肉桂(干皮) | 38,000 | 32 | +8 | 玉林“桂乡”核心品种,深加工需求拉动 |
当归(甘肃产) | 22,000 | 65 | -12 | 甘肃主产区丰收,市场供应充足 |
黄芪(内蒙古产) | 18,000 | 48 | +15 | 质量标准提升,优质货溢价明显 |
川贝(四川产) | 3,500 | 850 | +20 | 资源稀缺,药用刚性需求支撑高价 |
三七(云南产) | 12,000 | 280 | -8 | 前期库存积压,价格低位震荡 |
从表中可见,本地特色品种如八角、肉桂因产业链完善、品牌效应强,价格稳步上涨;外来大宗药材如当归、三七则受全国产量及市场库存影响,价格波动较大;而川贝等稀缺药材因资源限制,价格持续攀升,玉林本地种植的穿心莲、金钱草等草药,因药企“订单农业”推广,收购量同比增长22%,药农种植收益提高15%。
市场驱动因素与挑战
(一)主要驱动因素
- 政策支持:2016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提出“健全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玉林作为国家级中药材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获得专项扶持资金,推动市场升级改造。
- 需求升级:老龄化加剧及健康意识提升,使中药饮片、中成药市场需求增长,以广西本地药企“玉药集团”为例,2016年中成药产量同比增长25%,带动原材料采购量增加。
- 模式创新:“互联网+中药材”模式普及,线上交易降低流通成本;冷链物流建设加速,使易变质药材(如石斛、天麻)损耗率从2015年的12%降至8%。
(二)面临挑战
- 质量参差不齐:散户种植占比达60%,部分药农为增产滥用农药,导致药材农残超标,2016年玉林药市抽检不合格率较2015年上升3个百分点,影响市场信誉。
- 价格波动风险:信息不对称导致“药贱伤农、药贵伤民”现象频发,如当归因2015年价格暴涨,2016年药农扩种,价格暴跌12%,部分药农亏损。
- 产业链短板:深加工企业不足,80%药材以原料形式外销,附加值低;中药材期货尚未成熟,价格发现功能未充分发挥。
未来发展趋势
2016年玉林中草药收购市场的变化,预示着行业向“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转型的方向,随着中药材GAP(良好农业规范)种植推广、质量追溯体系建立及电商与金融深度融合,玉林有望从“传统药市”升级为“现代化中药材产业服务中心”,进一步巩固“中国南方药都”的地位。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2016年玉林中草药收购中,哪些品种价格波动最大?原因是什么?
解答:2016年玉林市场中,川贝和三七价格波动最大,川贝因主产区四川采挖管制加强、野生资源枯竭,市场供应量减少15%,而需求受中药配方颗粒标准放开推动增长20%,价格同比上涨20%;三七则因2015年市场库存积压达8000吨,2016年云南产区虽减产10%,但库存消化缓慢,价格先跌后涨,全年波动幅度超30%,呈现“高库存、弱需求”的特征。
问题2:玉林如何解决中草药收购中“药农卖难”与“企业买贵”的矛盾?
解答:玉林主要通过三种模式缓解矛盾:一是“企业+合作社+药农”订单模式,如广西“柳江制药”与50家合作社签订保底收购协议,约定最低收购价,保障药农收益;二是建立“玉林中药材价格指数”平台,实时发布全国各品种供需及价格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三是发展“中药材仓单质押”,药农将存入专业仓库的药材作为抵押获得贷款,企业通过平台直接对接产地,减少中间环节,使采购成本降低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