癣的中医治疗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医治疗 正文

中医认为“癣”是发生于肌肤浅表的真菌感染性疾病,以皮损呈圆形、边界清楚、瘙痒、脱屑或结痂为主要特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癣、甲癣等,其病因多与外感风、湿、热、邪毒,或内蕴湿热,复感虫毒,气血凝滞,肌肤失养有关,治疗总以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为基本原则,同时结合辨证论治,内服外治并举,兼顾整体调理与局部病灶。

癣的中医治疗

中医对癣的辨证论治

中医根据癣的皮损特点、伴随症状及全身表现,常分为以下证型,不同证型采用相应的治法与方药:

(一)湿热浸淫证

辨证要点:皮损潮红、糜烂、渗出明显,瘙痒剧烈,抓破后渗液流津,可伴有臭味,多见于股癣、手足癣急性发作期;伴口苦、纳呆、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杀虫。
内服方药:萆薢渗湿汤加减,药用萆薢、薏苡仁、黄柏、赤茯苓、丹皮、滑石、通草、泽泻,若渗出甚者加苦参、白鲜皮;热毒盛者加蒲公英、紫花地丁。
外治法:选用苦参30g、蛇床子30g、土茯苓30g、百部20g,煎水外洗,每日2次;洗后外搽青黛膏或枯矾粉(适用于渗出较多者)。

(二)风热夹湿证

辨证要点:皮损呈丘疹、水疱,中心消退、向周围扩散,边界清楚,脱屑明显,瘙痒阵发性发作,遇热加重,多见于体癣、面癣;伴口干、微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利湿止痒。
内服方药:消风散加减,药用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苍术、苦参、石膏、知母、当归、生地、胡麻仁、木通、甘草,若瘙痒甚者加白鲜皮、地肤子;风盛者加刺蒺藜、白僵蚕。
外治法:用侧柏叶30g、苍耳子30g、川椒15g、艾叶15g,煎水冷敷后外搽三黄洗剂(大黄、黄柏、黄芩、苦参),每日2-3次。

癣的中医治疗

(三)血虚风燥证

辨证要点:病程日久,皮损肥厚、粗糙、脱屑、干裂,瘙痒时轻时重,夜间尤甚,多见于慢性体癣、手足癣或甲癣;伴面色无华、头晕、失眠、舌淡苔白、脉细弦。
治法: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内服方药:当归饮子加减,药用当归、生地、白芍、川芎、何首乌、荆芥、防风、白蒺藜、黄芪、甘草,若皮肤肥厚甚者加鸡血藤、丹参;瘙痒难忍者加乌梢蛇、全蝎。
外治法:用当归20g、白芷20g、紫草20g、麻油200ml,浸泡后文火煎至药枯,去渣加入冰片3g调匀,外涂患处,每日2次;或用蜈黛软膏外搽。

(四)湿热虫淫证(多见于甲癣、头癣)

辨证要点:甲板增厚、变形、灰黄、碎裂,或头皮出现脓疱、结痂、脱发,瘙痒明显;伴口黏、脘闷、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燥湿,杀虫止痒。
内服方药:连朴饮合二妙丸加减,药用黄连、厚朴、石菖蒲、制半夏、淡豆豉、焦栀子、芦根、苍术、黄柏,若头癣加白鲜皮、地肤子;甲癣加桑白皮、地骨皮。
外治法:头癣可用苦参30g、明矾20g,煎水洗头后外搽5%硫磺软膏;甲癣用白凤仙花捣烂外敷患甲,每日1次,或用醋泡法(食醋100ml+花椒10g,浸泡后外搽)。

中医外治法的特色应用

外治法是中医治疗癣的重要手段,直接作用于病灶,起效迅速,常用方法如下:

癣的中医治疗

外治法类型 常用药物/方剂 适用证型 使用方法
煎水外洗 苦参汤(苦参、蛇床子、白鲜皮、黄柏) 湿热浸淫证、风热夹湿证 水煎取汁,待温后外洗患处,15-20分钟/次,每日2次
药膏外搽 青黛膏、枯矾粉、蜈黛软膏 湿热浸淫证(渗出少)、血虚风燥证 洗净患处后薄涂,每日2-3次
醋泡法 食醋+花椒/大蒜 手足癣、甲癣(湿热虫淫证) 食醋浸泡花椒/大蒜24小时,外搽或浸泡患处,每日1次
药糊外敷 白凤仙花捣糊、雄黄散(雄黄、硫磺、轻粉) 头癣、甲癣 敷于患处,用纱布包扎,每日1次(注意皮肤过敏)

中医治疗癣的调护与注意事项

  1. 皮肤清洁:保持患处干燥,避免搔抓,防止交叉感染;衣物、毛巾、浴具等需煮沸消毒或阳光下暴晒。
  2. 饮食禁忌:忌食辛辣刺激(辣椒、花椒)、油腻肥甘(肥肉、油炸)、发物(海鲜、牛羊肉)及甜腻食物,以免助湿生热;多食清热利湿、健脾养血之品,如薏苡仁、赤小豆、冬瓜、山药、百合等。
  3. 避免诱因:减少接触猫、狗等宠物,避免公共浴室、游泳池等交叉感染场所;手足癣患者穿透气鞋袜,保持足部干燥。
  4. 坚持治疗:癣的治疗周期较长(尤其是甲癣、慢性癣),需遵医嘱内服外用药物,症状缓解后仍需巩固治疗1-2周,防止复发。

相关问答FAQs

问:中医治疗癣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见效?
答:中医治疗癣的见效时间因证型、病程及患病部位而异,急性期(如湿热浸淫证)患者,若辨证准确,外治得当,通常3-5天瘙痒可减轻,皮损渗出减少;慢性期(如血虚风燥证)或甲癣患者,因病程长、皮肤甲板代谢慢,需1-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见效,需坚持内服外治结合,同时调护到位,避免半途而废。

问:治疗期间可以吃“发物”吗?中医说的“发物”有哪些?
答:治疗期间应严格忌食“发物”,中医认为“发物”易引动内邪、加重病情,癣患者需忌食的主要包括:① 助湿生热类:辣椒、花椒、生姜、大蒜、羊肉、狗肉、韭菜;② 动风发痒类:海鲜(虾、蟹、贝类)、鲤鱼、带鱼、笋子、芒果;③ 致敏类:鸡蛋(尤其蛋白)、牛奶、花生(部分患者过敏),甜腻食物(如巧克力、蛋糕)易滋生湿热,也应少吃,以免影响疗效。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延时外用中草药偏方有效吗?安全使用需注意什么?
« 上一篇 今天
中草药真菌皮肤偏方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