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药材图片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8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甘露药材在传统中医药体系中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其名称多源于“甘美如露”的形态特征与功效特性,常指代具有甘寒滋润、清热生津作用的一类药材,现代研究中亦涵盖甘露醇等有效成分明确的药用物质,本文将从来源、性状、功效、鉴别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结合药材图片特征进行详细解析,帮助读者全面认识甘露药材。

甘露药材图片

甘露药材的来源与产地

甘露药材的来源可分为两类:一是传统植物来源,如柏科植物侧柏的叶或枝干分泌物、松科植物白皮松的树脂等形成的“柏甘露”“松甘露”;二是现代提取的甘露醇,多从海藻(如昆布、裙带菜)或高等植物(如卷柏、石韦)中经水提、结晶制得,不同来源的甘露在性状与应用上略有差异,但均以“甘寒”为基本药性。

  • 柏甘露:主产于我国华北、长江流域,为侧柏叶在特定湿度下分泌的树脂状物质,干燥后呈黄白色半透明块状,传统用于清热解毒、润燥止咳。
  • 海藻甘露醇:主产于沿海地区(如山东、福建),以褐藻为原料提取,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现代多用于利尿、降颅内压。
  • 植物甘露:如卷柏、石韦等蕨类植物中的甘露醇成分,主产于四川、云南等山区,兼具清热利湿与生津功效。

甘露药材的性状特征(结合图片识别)

甘露药材的性状因来源不同而异,以下通过文字描述结合图片特征,帮助识别常见类型:

柏甘露(树脂类)

  • 外观:图片中呈现不规则块状或颗粒状,表面黄白色至浅棕黄色,半透明至透明,有玻璃样光泽,常附有少量松针或碎屑。
  • 质地:质硬而脆,断面平整,可见细密纹理;手捻有黏性感,加热后软化。
  • 气味与味道:气微香,味甘、微苦,嚼之有黏性。

海藻甘露醇(结晶类)

  • 外观:图片中为白色针状或棱柱状结晶,聚集成团状或粉末状,无色透明,有光泽。
  • 质地:结晶体坚硬,手捻有沙沙感,易碎。
  • 溶解性:易溶于水(1g溶于5.5ml水),水溶液澄清无色;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

植物甘露(粉末/提取物)

  • 外观:图片中为类白色至淡黄色粉末,细腻均匀,可能因含多糖而略有吸湿性。
  • 气味与味道:气微,味甘、凉,口感清凉。

:实际图片中,柏甘露以半透明块状为特征,海藻甘露醇以结晶形态为主,植物甘露则多为粉末状,三者可通过外观与溶解性快速区分。

甘露药材图片

甘露药材的化学成分与功效

甘露药材的核心功效源于其化学成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药理研究相互印证:

主要成分

  • 甘露醇:分子式C₆H₁₄O₆,为多元糖醇,具有利尿、脱水、抗氧化作用,是海藻甘露醇的核心成分。
  • 多糖类:柏甘露、植物甘露中含有多糖(如柏多糖),可增强免疫、调节肠道功能。
  • 微量元素与黄酮:如卷柏甘露中含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清除自由基作用。

功效与应用

功效分类 传统应用 现代应用
清热生津 热病烦渴、口干舌燥,配伍麦冬、沙参 治疗糖尿病口渴、放疗后口干症
利尿消肿 水肿、小便不利,配伍茯苓、泽泻 降低眼内压(青光眼)、脑水肿辅助治疗
润燥解毒 肺燥咳嗽、疮疡肿毒,外用调敷 皮肤保湿剂、辅助治疗慢性溃疡
调节免疫 久病体虚、免疫力低下 增强巨噬细胞活性,辅助抗肿瘤

甘露药材的鉴别方法(表格对比伪品)

市场上甘露药材可能掺入蔗糖、葡萄糖等伪品,以下通过性状与化学鉴别区分正品与伪品:

鉴别项目 正品甘露醇(海藻提取) 伪品蔗糖 伪品葡萄糖
性状 无色针状结晶,有光泽 白色结晶,颗粒较粗 白色结晶,味甜较重
溶解度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化学鉴别 与斐林试剂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 斐林试剂反应阳性(但沉淀量少) 斐林试剂反应阳性,沉淀呈黄棕色
熔点 165-168℃ 186℃(分解) 146℃
燃烧现象 燃烧后无残渣,有轻微焦糖味 燃烧后残留黑色碳渣 燃烧后残留黑色碳渣

甘露药材的注意事项

  1. 禁忌人群:脾胃虚寒者慎用(易致腹泻),肾功能不全者禁用甘露醇(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孕妇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2. 用量与用法:内服煎汤,3-9g;甘露醇静脉注射需严格控制剂量(按0.5-1g/kg计算),避免电解质紊乱。
  3. 储存方法:结晶类甘露醇需密封保存于阴凉干燥处,防潮防结块;树脂类甘露避免高温,防止软化变质。

相关问答FAQs

Q1:甘露药材和蜂蜜在功效上有什么区别?
A1:甘露药材性寒,以“清热生津、利尿消肿”为主,适用于热病烦渴、水肿等实热证;蜂蜜性平,味甘,归肺、脾、大肠经,功效“补中缓急、润肺止咳、解毒”,更适用于脾胃虚弱、肺燥咳嗽等虚证,两者虽均味甘,但甘露偏于清热泻实,蜂蜜偏于补虚润燥,不可混用。

甘露药材图片

Q2:如何通过简易方法辨别甘露药材的真伪?
A2:可通过“看、尝、溶”三步初步鉴别:①看正品甘露醇结晶呈无色透明针状,伪品蔗糖多为颗粒状;②尝正品甘露醇甜味清淡,伪品蔗糖甜味浓郁;③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碘液(碘化钾-碘溶液),正品甘露醇不变色,伪品淀粉类伪品遇碘变蓝,蔗糖、葡萄糖无变色反应(但需结合熔点等进一步确认)。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白内障的中医治疗
« 上一篇 今天
中医治疗过敏性咳嗽的效果究竟如何?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