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处长江、淮河之间,横跨暖温带与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复杂的地形地貌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素有“皖药甲天下”的美誉,从大别山的珍稀药材到皖南山区的道地本草,安徽的药材县城如同散落在江淮大地上的明珠,承载着千年的中医药智慧,也书写着现代产业振兴的新篇章,这些县城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药材种植、加工与产业体系,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在皖西大别山区,金寨县被誉为“中国西山药库”,这里山峦叠嶂、云雾缭绕,是茯苓、天麻、灵芝、西洋参等道地药材的优质产区,金寨茯苓种植历史超百年,产量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当地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了从菌种培育、种植到加工的全产业链,开发茯苓饮片、茯苓多糖保健品等深加工产品,年产值突破20亿元,同样位于大别山区的霍山县,则以“软黄金”霍山石斛闻名于世,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霍山石斛仅产于霍山境内特定区域,因其生长环境苛刻、药用价值极高,人工种植需历经5-8年才能采收,近年来,霍山县建设了规模化石斛种植基地,研发石斛粉、石斛茶、石斛化妆品等多元化产品,品牌价值超50亿元,带动了数万农户增收。
沿江江南地区的歙县,依托黄山山脉的生态优势,形成了以贡菊、山茱萸、白术为主的药材产业,歙县贡菊又称“徽菊”,与杭菊、滁菊、亳菊并称中国四大名菊,种植历史可追溯到宋代,因其花蕊金黄、香气浓郁,历来为贡品,歙县贡菊种植面积达5万余亩,年产量超千吨,通过“互联网+农产品”模式,产品远销国内外,年产值超3亿元,而皖东的潜山市,则是“中国瓜蒌之乡”,瓜蒌(栝楼)种植面积居全国首位,当地开发的瓜蒌籽、瓜蒌皮、瓜蒌根(天花粉)等产品,不仅满足中药市场需求,还成为休闲零食市场的“新宠”,带动了10余万农民参与种植与加工。
在皖北平原的亳州市辖区,虽然亳州作为“药都”以中药材交易闻名,但其下辖的谯城区及周边县域也形成了规模化药材种植基地,以白芍、牡丹、菊花“亳药三花”为代表,种植面积超百万亩,通过标准化种植和深加工,实现了从“种得好”到“卖得好”的跨越,这些药材县城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安徽中药材产业的“四梁八柱”,不仅保障了中药材的稳定供应,更通过品牌化、产业化发展,让“皖药”走向全国、迈向世界。
县城名称 | 核心药材品种 | 种植规模(约) | 产业特色与品牌 |
---|---|---|---|
金寨县 | 茯苓、天麻、灵芝 | 茯苓年产量超10万吨 | “中国茯苓之乡”,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产业链开发 |
霍山县 | 霍山石斛 | 种植基地超2万亩 | “中国石斛之乡”,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高端滋补品 |
歙县 | 贡菊、山茱萸 | 贡菊种植5万亩 | “中国贡菊之乡”,四大名菊之一,电商销售为主 |
潜山市 | 瓜蒌、白芍 | 瓜蒌种植30万亩 | “中国瓜蒌之乡”,瓜蒌籽休闲零食产业链成熟 |
岳西县 | 茯苓、天麻 | 茯苓年产量8万吨 | “中国灵芝之乡”,茯苓深加工产品丰富,文旅融合 |
安徽药材县城的发展,离不开生态优势与政策支持的双重驱动,各地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中药材种植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推广林下种植、仿野生种植等绿色模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提升了药材品质,通过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建设中药材科技园区、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推动品种改良、标准化种植和精深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随着中医药产业的振兴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安徽药材县城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在道地药材保护、品牌打造、产业融合等方面探索创新,让“皖药”这一传统瑰宝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彩。
FAQs
-
问:安徽药材县城如何保障道地药材的品质与道地性?
答:安徽药材县城主要通过“三保障”体系维护道地药材品质:一是地理标志保护,如霍山石斛、金寨茯苓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限定产区范围和种植标准;二是标准化种植,建立从种苗培育、田间管理到采收加工的全流程标准,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统一技术规范;三是质量追溯体系,利用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追溯系统,消费者可查询药材产地、种植过程、检测报告等信息,确保药材真实、安全。 -
问:当前安徽药材县城产业发展面临哪些挑战,未来如何突破?
答:挑战主要包括:产业链深度不足,部分县城仍以原料销售为主,深加工产品附加值低;品牌影响力分散,缺乏统一的区域公共品牌,市场竞争力有待提升;人才与技术短缺,种植技术、产品研发、电商运营等专业人才不足,未来突破方向:一是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中药材种植+加工+文旅+康养的全产业链,如打造药材观光园、中医药文化体验基地;二是强化品牌整合,以“皖药”区域公共品牌为引领,整合县域特色药材品牌,提升市场辨识度;三是加强科技赋能,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品种改良、新药研发,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升级,同时通过电商培训、政策扶持吸引人才返乡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