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天仙子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草药天仙子,又名莨菪子、山烟、熏牙子、小颠茄子等,为茄科植物莨菪(Hyoscyamus niger L.)的干燥成熟种子,其味辛、苦,性温,有大毒,归心、肝、胃经,是一味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在传统医学中主要用于解痉止痛、平喘安神,但因毒性显著,临床应用需严格控制剂量与适应症。

中草药天仙子

来源与植物形态

天仙子原产于欧亚大陆,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地区,常生于山坡、路旁、田边等处,莨菪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米,全株被黏性腺毛,根粗壮,肉质,茎下部木质化,上部多分枝,叶互生,叶片卵形或卵状椭圆形,边缘具不规则的波状齿或缺刻,花单生于叶腋,花萼筒状,花冠钟形,黄色,带紫色脉纹,蒴果卵球形,盖裂,内含多数种子,种子呈肾形或卵圆形,直径约1毫米,表面棕黄色或灰棕色,有细密的网纹,味微苦,药用部位为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即可。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天仙子性味辛、苦,温,有大毒,其辛散温通,苦能燥湿降泄,温可通经散寒,归心、肝、胃经,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也伴随较大毒性,历代医籍对其功效与毒性均有记载。

功效主治:

  1. 解痉止痛:天仙子所含的生物碱(如莨菪碱、阿托品等)具有抗胆碱作用,能解除平滑肌痉挛,缓解胃肠绞痛、胆道绞痛、肾绞痛等多种内脏平滑肌痉挛性疼痛,中医常用于治疗脘腹冷痛、疝气疼痛、跌打损伤疼痛等,尤以寒凝气滞、疼痛剧烈者为宜。
  2. 平喘止咳:其生物碱能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气管痉挛,从而发挥平喘作用,适用于寒哮、痰饮阻肺所致的咳嗽气喘、喉中痰鸣,症见呼吸急促、胸闷痰多、遇寒加重者。
  3. 安神定痫:天仙子有镇静、抗惊厥作用,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对于癫痫、狂躁、小儿惊风等神志异常疾病,可起到安神定痫的效果,对心神不宁、失眠多梦等症,也可短期配伍使用。
  4. 外用杀虫止痒:外用可治疗痈肿疮毒、疥癣、牙痛、冻疮等,取适量研末外敷或煎水洗患处,能解毒消肿、杀虫止痛,如《本草纲目》记载其“治齿痛出虫,烧熏蛀齿”。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天仙子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生物碱,总生物碱含量约为0.06%-0.2%,其中以莨菪碱(hyoscyamine,消旋体为阿托品,atropine)为主,其次为东莨菪碱(scopolamine)、阿朴阿托品(apoatropine)等,这些生物碱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但也正是毒性的主要来源。

中草药天仙子

主要化学成分及作用(表1):

成分名称 含量范围 主要作用
莨菪碱(阿托品) 03%-0.1% 抗胆碱作用,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散大瞳孔,加快心率
东莨菪碱 01%-0.05% 中枢镇静作用,抗晕动,抗震颤麻痹,外用局部麻醉
阿朴阿托品 少量 作用较弱,毒性较低,为阿托品的代谢产物

药理作用:

  1. 对平滑肌的作用:能显著抑制胃肠道、膀胱、支气管等内脏平滑肌的收缩和痉挛,降低蠕动幅度和频率,缓解绞痛;对子宫平滑肌也有抑制作用,可减少子宫收缩。
  2. 对腺体分泌的影响:抑制汗腺、唾液腺、呼吸道腺体等的分泌,引起口干、皮肤干燥,可用于治疗严重的流涎、盗汗等症。
  3.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小剂量可短暂兴奋迷走神经,使心率减慢;大剂量则阻断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使心率加快,传导加速,心收缩力增强。
  4.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东莨菪碱对中枢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可对抗中枢兴奋剂(如苯丙胺)的中毒反应;莨菪碱小剂量兴奋大脑皮层,大剂量则抑制,引起困倦、定向障碍、幻觉等中毒症状。
  5. 其他作用:散大瞳孔(扩瞳),调节麻痹(睫状肌松弛),用于眼科检查;外用有局部麻醉和止痛作用。

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天仙子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同时也对其毒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天仙子及其提取物在临床上有一定应用,但需严格遵循辨证论治原则,控制剂量。

临床应用:

  1. 消化系统疾病:用于治疗胃肠痉挛性疼痛、胆道蛔虫症、胃十二指肠溃疡等,常与延胡索、白芍、木香等配伍,以增强解痉止痛效果,如莨菪片(含莨菪总碱)用于缓解胃肠绞痛。
  2. 呼吸系统疾病: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尤其适用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伴有支气管痉挛的患者,可配伍麻黄、杏仁、甘草等,以宣肺平喘、化痰止咳。
  3. 神经系统疾病:用于治疗癫痫、癔症、帕金森病等,利用其镇静、抗胆碱作用缓解症状,但需注意长期使用的副作用。
  4. 外科与皮肤科:外用治疗疮疡肿毒、跌打损伤、冻疮、牙痛等,如将天仙子研末用醋调敷患处,可消肿止痛;治疗牙痛时,可塞入龋齿孔中杀虫止痛。

使用注意与毒性防治

天仙子有大毒,历代医家均强调其“性温有毒,不可多服”,若误用或过量服用,可严重中毒,甚至危及生命,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守以下注意事项:

  1. 用量控制:内服常用量为0.06-0.6g,多入丸散剂,不宜入汤剂,且需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中病即止,不可久服。《中国药典》明确规定,天仙子内服应慎用,孕妇、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心动过速患者禁用。
  2. 炮制减毒:生品毒性较大,临床多采用炮制品,如炒天仙子(清炒至微黄),可降低部分毒性,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3. 禁忌人群:孕妇绝对禁用,因其可能兴奋子宫,导致流产;阴虚火旺、阳亢头痛、便秘、出血性疾病患者忌用;青光眼患者禁用,因其扩瞳作用可升高眼压,加重病情;心脏病、高血压患者慎用。
  4. 中毒症状与解救:中毒后常见口干、皮肤潮红、灼热、心跳加快、视物模糊、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幻觉、定向障碍,严重时可出现昏迷、呼吸麻痹、血压下降,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解救方法包括:立即停药,早期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硫酸镁导泻;静脉补液,促进毒物排泄;对症治疗,如烦躁不安者给予地西泮镇静,呼吸抑制者给予吸氧、呼吸兴奋剂,心动过速者给予普萘洛尔等;中药解毒可用绿豆120g、甘草30g煎水频服,或用黄连、黄芩、寒水石、绿豆等煎服。

相关问答FAQs

Q1:天仙子与曼陀罗花(洋金花)有何区别?两者是否可以混用?
A1:天仙子与曼陀罗花均为茄科植物,均含莨菪碱、东莨菪碱等生物碱,具有解痉、平喘、麻醉等作用,但两者来源、药用部位及毒性强度不同,天仙子为莨菪的种子,毒性相对集中,内服需极谨慎;曼陀罗花为曼陀罗的花,毒性稍缓,多用于麻醉、平喘,两者不可混用,因药性、用量差异大,混用易导致中毒,临床应用时需严格区分,根据病症选择合适药物,并分别控制剂量。

中草药天仙子

Q2:天仙子中毒后,除了洗胃和补液,还有哪些急救措施?
A2:天仙子中毒的急救需综合处理:立即清除毒物,除洗胃、导泻外,若中毒时间超过4小时,可给予活性炭吸附毒物(活性炭50-100g溶于200ml水中口服);拮抗剂应用,毛果芸香碱5-10mg皮下注射,每15-30分钟重复一次,直至口干、皮肤潮红等症状减轻(注意心动过缓者慎用);对症支持治疗,如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烦躁抽搐者给予地西泮静脉注射,呼吸抑制者给予尼可刹米、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同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血压稳定;若出现严重心律失常,需心电监护并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中毒症状缓解后,仍需密切观察24-48小时,防止迟发性毒性反应。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白内障中医治疗
« 上一篇 今天
中医治疗水肿有哪些核心辨证方法?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