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类中草药是中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以植物的成熟果实、种子或果序入药的药材,因其多含挥发油、有机酸、生物碱、黄酮类等成分,具有补益消食、理气安神、收敛固涩等功效,在临床应用广泛,以下按功效分类介绍常见果实类中草药,并附表格归纳。
果实类中草药中,补益类多用于调理气血阴阳,如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常配菊花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眼干涩、视物模糊;五味子酸甘温,归肺、心、肾经,可收敛固涩、益气生津,用于久咳虚喘、津伤口渴,消食类能促进消化,如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善消食化积,尤其擅长肉食积滞,可配神曲、麦芽增强消食之力;麦芽甘平,归脾、胃经,消食健胃,尤擅消米面薯芋之积,理气类多调理气机,如陈皮辛苦温,归脾、肺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咳嗽痰多;佛手辛苦温,归肝、脾、胃、肺经,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常治肝胃气滞的胁肋胀痛,安神类多用于心神不宁,如酸枣仁甘平,归肝、胆、心经,养心安神、敛汗,为治虚烦不眠要药;柏子仁甘平,归心、肾、大肠经,养心安神、润肠通便,适用于心悸失眠、肠燥便秘,收敛类能固涩滑脱,如山茱萸酸微温,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腰膝酸软、遗精尿频;金樱子酸甘涩平,归肾、膀胱、大肠经,固精缩尿、涩肠止泻,治遗精滑精、脾虚泄泻,清热类可泻火解毒,如决明子甘苦微寒,归肝、大肠经,清热明目、润肠通便,常用于肝火目赤、肠燥便秘;连翘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为疮家圣药,润下类适用于肠燥便秘,如火麻仁甘平,归脾、胃、大肠经,润肠通便,老人、产妇津血肠燥便秘多用;杏仁苦微温,归肺、大肠经,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治肠燥便秘常配火麻仁。
以下为常见果实类中草药简表:
药材名称 | 性味归经 | 功效 | 常用配伍 |
---|---|---|---|
枸杞子 | 甘平,归肝、肾经 |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 菊花(杞菊地黄丸) |
山楂 | 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 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 神曲、麦芽(保和丸) |
陈皮 | 辛苦温,归脾、肺经 |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 半夏、茯苓(二陈汤) |
酸枣仁 | 甘平,归肝、胆、心经 | 养心安神,敛汗 | 知母、茯苓(酸枣仁汤) |
决明子 | 甘苦微寒,归肝、大肠经 | 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 菊花、石决明(决明子散) |
山茱萸 | 酸微温,归肝、肾经 | 补益肝肾,涩精固脱 | 熟地、山药(六味地黄丸) |
火麻仁 | 甘平,归脾、胃、大肠经 | 润肠通便 | 大黄、枳实(麻子仁丸) |
果实类中草药应用时需辨证论治,如脾胃虚寒者慎用性寒的决明子、连翘;实热证不宜用收敛的山茱萸、金樱子。
FAQs
Q1:果实类中草药可以直接泡水喝吗?
A:部分果实类中草药可直接泡水,如枸杞子、山楂、陈皮等,其有效成分(如枸杞多糖、有机酸、挥发油)易溶于水,日常保健泡饮方便,但决明子、酸枣仁等需煎煮才能充分释放有效成分(如决明子蒽醌类、酸枣仁皂苷),直接泡水效果较差,体质虚弱者慎用寒凉药材泡水,如脾胃虚寒者长期泡决明子可能致腹泻。
Q2:孕妇能服用所有果实类中草药吗?
A:并非所有果实类中草药都适合孕妇,部分药材有活血、理气或滑胎风险,如山楂活血化瘀,过量可能诱发流产;薏苡仁(果实类)利湿滑胎,孕妇慎用;吴茱萸温燥,可能伤胎气,但枸杞子、桑葚等滋补类药材在医生指导下适量服用通常安全,孕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