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统称指哪些?常见类别如何划分?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药材统称是指在中医药理论体系中,对具有相似来源、功效、药用部位或加工特性的药材进行归纳概括的总称,这种分类方式既体现了中医药“同气相求”“异病同治”的辨证思维,也为药材的识别、采集、炮制、应用及研究提供了系统性指导,药材统称的划分维度多样,可按药用部位、自然属性、功效作用、采收加工方式等分类,每种统称下包含多种具体药材,共同构成了中医药丰富的药物资源体系。

药材统称

按药用部位划分的药材统称

药用部位是药材统称最直观的分类依据,指植物、动物或矿物药材入药的具体部分,不同部位所含化学成分和功效常有差异,因此形成不同的统称类别。

根及根茎类药材

指药用部位为植物的根或根茎的药材统称,根类药材多为直根系或须根系,如人参(根)、甘草(根);根茎类则为植物的地下茎,如黄连(根茎)、姜(根状茎),此类药材多含生物碱、苷类、多糖等有效成分,功效以补益、清热、活血、祛湿为主,常见代表有人参、黄芪、黄连、麦冬、当归等。

茎木类药材

指药用部位为植物茎或木质的药材统称,包括木质茎(如桂枝、桑寄生)、草质茎(如麻黄、石斛)、茎刺(如皂角刺)、茎髓(如通草)等,此类药材多含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类成分,功效以发汗解表、舒筋活络、通乳为主,代表药材有桂枝、桑枝、鸡血藤、钩藤等。

叶类药材

指药用部位为植物叶的药材统称,多为干燥叶片,如桑叶、枇杷叶;或带嫩枝的叶,如侧柏叶,叶类药材多含挥发油、黄酮类、鞣质等,功效以疏散风热、止咳平喘、凉血止血为主,代表有桑叶、荷叶、艾叶、紫苏叶等。

花类药材

指药用部位为植物花的药材统称,包括花蕾(如金银花、丁香)、开放的花(如菊花、红花)、花序(如菊花、旋覆花)等,花类药材多含挥发油、花青素、苷类,功效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平肝明目为主,代表有金银花、菊花、红花、款冬花等。

果实及种子类药材

果实类指成熟或未成熟的果实,如枸杞(果实)、枳实(幼果);种子类指植物的成熟种子,如决明子、杏仁,此类药材多含油脂、有机酸、蛋白质等,功效以理气消食、润肠通便、补益肝肾为主,代表有枸杞、山楂、酸枣仁、五味子等。

全草类药材

指药用部位为植物地上部分的全株或地上部分的药材统称,如薄荷(全草)、蒲公英(带根全草)、鱼腥草(地上茎叶),全草类药材功效多样,多含挥发油、生物碱、有机酸,代表有薄荷、蒲公英、益母草、紫花地丁等。

药材统称

动物类药材

指来源于动物的药材统称,包括全体(如地龙、全蝎)、角甲(如鹿茸、龟甲)、贝壳(如牡蛎、石决明)、分泌物(如麝香、蟾酥)等,此类药材多含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功效以息风止痉、活血化瘀、滋补强壮为主,代表有鹿茸、蝉蜕、阿胶、海马等。

矿物类药材

指来源于天然矿物或矿加工品的药材统称,如石膏(硫酸钙矿石)、朱砂(硫化汞)、磁石(四氧化三铁),矿物类药材多含无机化合物,功效以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清热泻火为主,代表有石膏、滑石、赭石、芒硝等。

按功效作用划分的药材统称

中医药强调“辨证论治”,药材的功效是临床应用的核心依据,因此按功效划分的统称是临床最常用的分类方式。

解表药

指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材统称,分为辛温解表(如麻黄、桂枝,主治风寒表证)和辛凉解表(如薄荷、菊花,主治风热表证),此类药材多含挥发油,通过发汗使病邪从表而解。

清热药

指以清解里热、治疗里热证为主要功效的药材统称,分为清热泻火(如石膏、知母,主治实热证)、清热燥湿(如黄连、黄芩,湿热证)、清热解毒(如金银花、连翘,热毒证)、清热凉血(如生地、玄参,血热证)等。

补益药

指以补益人体气血阴阳、治疗虚证为主要功效的药材统称,分为补气(如人参、黄芪,气虚证)、补血(如当归、熟地,血虚证)、补阳(如鹿茸、淫羊藿,阳虚证)、滋阴(如麦冬、沙参,阴虚证)四类,是中医“扶正祛邪”理论的重要体现。

活血化瘀药

指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为主要功效的药材统称,如丹参、红花、川芎等,适用于瘀血阻滞所致的痛证、癥瘕、月经不调等,此类药材多含苷类、生物碱,能改善微循环、抗血栓形成。

药材统称

化痰止咳平喘药

指以消除痰液、缓解咳嗽或平喘为主要功效的药材统称,分为化痰(如半夏、陈皮,主治痰多咳嗽)和止咳平喘(如杏仁、款冬花,主治咳嗽气喘)两类,多含生物碱、挥发油,通过抑制咳嗽中枢或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发挥作用。

按自然属性与采收加工划分的药材统称

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统称

按来源分为植物药(占中药资源80%以上,如人参、甘草)、动物药(如鹿茸、蝉蜕)、矿物药(如石膏、朱砂),体现了中药“天然药物”的特性。

鲜品与干品药材统称

按采收加工状态分为鲜品(如鲜地黄、鲜芦根,含活性成分高,多用于清热生津)和干品(经干燥处理后保存,如干地黄、干姜,便于运输和储存,是临床主流应用形式)。

炮制品药材统称

指经过特定炮制加工(如炒制、蜜制、酒制、煅制)后的药材统称,如酒黄连(增强清热解毒)、炒白术(增强健脾燥湿)、蜜款冬花(增强润肺止咳),炮制可降低毒性、增强药效、改变药性,是中药应用的重要特色。

常见药材统称分类简表

分类维度 统称类别 核心特点与功效示例 代表药材
药用部位 根及根茎类 多含生物碱、苷类,补益、清热为主 人参、黄连、麦冬
花类 多含挥发油、花青素,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金银花、菊花、红花
动物类 多含蛋白质、氨基酸,息风止痉、滋补强壮 鹿茸、蝉蜕、阿胶
功效作用 解表药 发散表邪,分辛温(风寒)、辛凉(风热) 麻黄、薄荷
补益药 补益气血阴阳,分补气、补血、补阳、滋阴 人参、当归、鹿茸、麦冬
活血化瘀药 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 丹参、红花、川芎
采收加工 鲜品药材 新鲜采收,活性成分高,多用于清热生津 鲜地黄、鲜芦根
炮制品药材 经炮制加工,增效减毒,改变药性 酒黄连、炒白术、蜜款冬花

相关问答FAQs

问:药材统称和具体药材名称有什么区别?
答:药材统称是对一类药材的概括性分类,依据来源、部位、功效等共性特征命名,如“根及根茎类”“补益药”;具体药材名称则是单一药材的专有名称,明确其植物/动物来源、药用部位及炮制方法,如“人参”(五加科人参植物根)、“酒黄连”(黄连用酒炮制后的制品),统称便于系统学习和归类,具体名称则用于精准临床应用和药材鉴定,二者是“类”与“个体”的关系。

问:为什么中药材需要统称分类?这种分类对中医药实践有什么意义?
答:中药材统称分类是中医药理论与实践需求的必然结果:其一,便于系统学习和传承,通过统称可将数千种药材归纳为若干类别,降低学习难度;其二,指导临床应用,按功效统称(如“清热药”“补益药”)可直接对应中医辨证论治的证型,提高选药效率;其三,规范药材研究与应用,按药用部位或来源统称可明确药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基础,为质量控制和新药开发提供依据;其四,促进交流与标准化,统称分类使中医药 terminology 统一,避免同名异物或异名同物的混淆,保障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什么公司需要中草药
« 上一篇 今天
带生字的中草药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tjadmin
TA的最新作品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