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田七图如何展示田七的药用部位与功效?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8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田七,又名三七、参三七、金不换,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的干燥根和根茎,是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素有“金不换”“南国神草”之美誉,其药用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明代《本草纲目》,后世医家对其功效不断深化认识,现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外伤出血等病症的常用药材。

中草药田七图

植物形态特征与生长环境

田七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60cm,主根粗壮,呈纺锤形或倒圆锥形,表面灰褐色或棕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和横向皮孔,俗称“狮子头”,质地坚实,断面灰绿色或黄绿色,皮部与木部常分离,茎直立,从基部分枝,绿色或带紫色,叶为掌状复叶,3-6片轮生于茎顶,小叶3-7枚,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叶面沿叶脉有疏刺,伞形花序顶生,花小,黄绿色;浆果状核果熟时呈鲜红色,种子扁球形。

田七喜温暖湿润气候,忌酷热和严寒,适宜生长在年均温16-20℃、年降水量1000-1500℃的地区,对土壤要求严格,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土为佳,pH值5.5-6.5,且需荫蔽环境(透光率30%左右),故多栽培于山地林下或人工荫棚下,主要分布于云南文山、广西靖西、四川等地,其中云南文山为道地产区,所产田七品质最优。

主要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田七的活性成分复杂,主要包括皂苷类、黄酮类、多糖、氨基酸、挥发油及微量元素等,其中皂苷类为其核心功效物质。

(一)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

成分类别 代表性成分 主要作用
皂苷类 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b1 止血、活血双向调节;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保护心肌细胞,抗心肌缺血
黄酮类 槲皮素、山奈素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炎、降低血管通透性
多糖 三七多糖PNS 增强免疫功能;调节血糖,辅助降血糖
氨基酸及微量元素 天冬氨酸、Ca、Fe、Zn 补充营养,促进造血;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二)传统功效与现代药理研究

  1. 止血与活血双向调节
    中医认为田七“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既能止血又能活血,现代研究证实,其止血机制是通过增加血小板数量、增强血小板聚集功能及收缩局部血管实现;活血机制则与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有关,对“出血性瘀血”和“缺血性瘀血”均有调节作用。

    中草药田七图

  2. 心血管保护作用
    三七总皂苷(PNS)是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伞”,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同时能降低血压、调节血脂(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3. 抗炎与免疫调节
    田七中的黄酮类和皂苷成分能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多糖类成分可激活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

  4. 抗肿瘤与抗氧化
    三七皂苷R1等成分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协同放化疗减毒;其丰富的抗氧化物质能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预防氧化应激相关疾病。

临床应用与用法用量

(一)传统应用

  1. 出血性疾病: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单用或配伍花蕊石、血余炭等,如“三七粉”冲服。
  2. 瘀血疼痛:用于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胁肋刺痛、跌打损伤、产后瘀阻腹痛等,配伍川芎、红花、延胡索等以增强活血化瘀之力。
  3. 痈肿疮疡:用于疮疡肿痛,内服外用均可,外用可研末调敷,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二)现代制剂与用法

  • 田七粉(生粉/熟粉):生粉偏于止血化瘀,熟粉(用油砂炒至表面微黄)偏于补血止血,每次1-3g,温水冲服,每日2-3次。
  • 三七片/胶囊: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脂,每次2-4片(粒),每日3次。
  • 血塞通注射液:三七总皂苷提取物,用于中风偏瘫、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静脉滴注,需遵医嘱。

(三)用量与禁忌

内服常用量3-9g,研粉吞服1-3g;外用适量,禁忌:孕妇禁用(活血易致流产);月经期女性慎用(可能增加出血量);过敏体质者禁用;不宜与藜芦同用(十八反)。

中草药田七图

FAQs

Q1:田七和西洋参、人参功效有何不同?
A:三者均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但功效侧重不同:田七以“止血化瘀”为主,兼补气血,适用于瘀血疼痛、出血性疾病;西洋参偏“滋阴清热、补气养阴”,适用于气阴两虚、口干咽燥、虚热烦倦;人参偏“大补元气、复脉固脱”,适用于气虚欲脱、脉微欲绝的危重症,简单说,田七“活血”,西洋参“滋阴”,人参“补气”。

Q2:日常保健用田七粉,每次多少克合适?长期服用会有副作用吗?
A:日常保健田七粉用量宜小,每次1-3g,每日1次,温水冲服,连续服用1-3个月后建议停服1-2周,避免过犹不及,长期过量服用可能导致“上火”(口干、便秘)、肝肾功能负担加重,或出现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下瘀斑),建议在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使用,实热体质、高血压患者慎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哪些中草药能有效缓解风湿病症状?
« 上一篇 09-18
安徽豪州中药材交易
下一篇 » 09-18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