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苦胆图片如何识别其药用特征与功效?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地苦胆,学名金果榄,又名青牛胆、金牛胆,为防己科植物金果榄的干燥块根,是我国南方地区常用的中草药之一,因其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止痛、止咳化痰等功效,在民间应用广泛,由于地苦胆的形态独特,且与部分易混淆植物存在相似之处,准确识别其形态特征对于药用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将结合图片识别要点,详细解析地苦胆的植物特征、生长环境、药用价值及相关注意事项。

中草药地苦胆图片

地苦胆的形态特征及图片识别要点

地苦胆为多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其块根是药用部位,植株各部分具有鲜明的特征,通过图片可从以下细节进行识别:

(一)块根:核心药用部位

地苦胆的块根通常呈不规则圆形、结节状或连珠状,单个块根直径约2-5cm,表面灰褐色、棕褐色或暗褐色,具不规则的纵皱纹及须根痕,部分因生长环境不同,表面可能残留细小的支根或凸起的瘤状物,质地坚硬,断面平坦,类白色或淡黄色,可见放射状纹理(年轮状环纹),粉性,味极苦(图片中可清晰观察到其表面皱缩的纹理和断面的放射状结构,这是区别于伪品的关键特征)。

(二)茎:藤本形态

茎细长,圆柱形,常缠绕在其他植物或支架上,直径约1-3mm,表面绿色或黄绿色,具细纵棱,节部稍膨大,叶痕明显,幼茎被短柔毛,老茎渐脱落,茎上可偶见卷须(图片中若茎有缠绕特征且具细纵棱,可辅助判断为藤本植物)。

(三)叶:盾状着生,掌状脉

单叶互生,叶片纸质,三角状卵形或宽卵形,长5-12cm,宽4-10cm,顶端渐尖或钝尖,基部微心形或近截形,全缘,掌状脉5-7条,网脉明显;叶柄盾状着生(即叶片与叶柄连接处扩展成盾状,覆盖在茎上),长2-5cm,被短柔毛(图片中叶片的盾状叶柄和掌状脉是重要识别点,与地胆草等混淆品种的叶柄着生方式明显不同)。

(四)花与果:少见但特征显著

花单性,雌雄异株,黄绿色,腋生;雄花为聚伞花序,花被片6,排成2轮,雄蕊6;雌花单生或2-3朵聚生,子房1室,核果红色或紫红色,椭圆形,长约1cm,内果皮骨质,表面有雕纹(花期4-5月,果期6-8月,野外或图片中若发现红色小果,可辅助确认植株为地苦胆)。

中草药地苦胆图片

以下为地苦胆主要形态特征的对比归纳:

部位 形态特征 图片识别要点
块根 不规则圆形/结节状,表面灰褐至暗褐色,具纵皱纹,断面类白色、粉性、放射状纹 表面皱缩明显,断面可见同心环纹(年轮状),味苦(图片中需清晰展示块根形态及断面)
细长藤本,圆柱形,具细纵棱,节部膨大,幼茎被毛 缠绕特征,表面黄绿色,纵棱明显
三角状卵形,掌状脉5-7条,叶柄盾状着生 叶片基部微心形,叶柄与茎连接处呈盾状(关键区别点)
花果 花黄绿色,核果红色/紫红色,椭圆形,内果皮骨质 果期红色小果,聚伞花序(若图片含花果,可辅助确认)

地苦胆的生长环境与分布

地苦胆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如云南、广西、广东、贵州、湖南、湖北等地,多生于海拔300-1000米的山谷、林下、灌木丛中或石缝间,喜温暖湿润、荫蔽的环境,耐旱、耐瘠薄,常见于酸性或中性土壤中,其野生资源多分布在山地常绿阔叶林、次生林中,近年来因采挖过度,野生资源减少,部分地区已开始人工栽培(图片中若背景为山谷、林下或石缝,结合植株特征,可判断其生长环境)。

地苦胆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地苦胆味苦,性寒,归肺、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止痛、止咳化痰、消肿散结的功效,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

  • 咽喉肿痛:单用或配伍玄参、麦冬、射干等,煎汤含服或内服,可缓解热毒蕴结所致的咽喉红肿、疼痛;
  • 肺热咳嗽:配伍黄芩、瓜蒌、贝母等,增强清肺化痰之效,用于肺热咳嗽、痰黄黏稠;
  • 痈肿疮疖:鲜品捣烂外敷,或研末用醋调敷,可清热解毒、消痈散肿,治疗疔疮、乳腺炎等;
  • 腹泻、痢疾:配伍黄连、木香等,清热燥湿、止泻,用于湿热泻痢。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地苦胆含掌叶防己碱、药根碱、蝙蝠葛碱等多种生物碱,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镇痛、镇咳等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地苦胆的混淆品种识别

地苦胆在民间使用中,易与以下植物混淆,需通过图片特征加以区分:

中草药地苦胆图片

  1. 地胆草(菊科):又名土公英,其块根细长、纺锤形,表面灰棕色,无明显的放射状纹理;叶片为匙形或倒披针形,基部渐狭,叶柄非盾状着生(与地苦胆的盾状叶柄、三角状叶片明显不同)。
  2. 白药子(防己科):块根类圆形,表面灰白色,断面白色、粉性,但叶片为三角状近圆形,基部平截或微心形,非盾状叶柄(可通过叶柄着生方式和叶片形状区分)。

地苦胆的采收与加工

地苦胆的采收一般在秋冬两季(10月至次年2月),此时块根有效成分含量较高,采挖后,洗净泥土,除去须根及地上部分,趁鲜切片或纵剖成两半,晒干或低温烘干(干燥后块根表面颜色加深,质地坚硬,断面粉性足),加工时需避免长时间浸泡,以免有效成分流失,储存时置于干燥通风处,防霉、防蛀。

相关问答FAQs

Q1:地苦胆和苦地胆是同一种药材吗?如何通过图片区分?
A1:地苦胆(金果榄)与苦地胆(菊科植物地胆草)是两种不同的药材,并非同一种,通过图片可从以下区分:①块根形态:地苦胆块根呈不规则圆形、结节状,表面灰褐色,断面有放射状纹;苦地胆块根细长纺锤形,表面灰棕色,断面无放射状纹。②叶片特征:地苦胆叶三角状卵形,叶柄盾状着生;苦地胆叶匙形或倒披针形,叶柄非盾状。③科属不同:地苦胆为防己科,苦地胆为菊科,功效差异较大,需严格区分。

Q2:如何判断地苦胆图片中的块根是否为正品?有哪些关键特征?
A2:判断地苦胆块根图片是否为正品,需关注以下关键特征:①形状:不规则圆形或结节状,连珠状(单一或数个相连);②表面:灰褐色至暗褐色,具纵皱纹及须根痕,无明显的规则瘤状物(伪品可能有人工伪造的纹理);③断面:类白色或淡黄色,平坦,粉性,可见明显的放射状纹理(同心环纹),味极苦(图片中若能清晰展示断面纹理,可辅助判断);④质地:坚硬,不易折断(伪品可能质地疏松,易碎),若图片中块根同时具备以上特征,可初步判定为正品。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如何辨别中草药青龙盘的图片真伪及用途?
« 上一篇 09-18
中草药材天地网
下一篇 » 09-18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