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草药体系中,“落地蜘蛛”并非《中国药典》正式收录的标准药材名称,而是部分地区对特定植物的俗称,其中最常见的是指败酱科植物蜘蛛香(Valeriana jatamansi)的干燥根茎,该药材因根茎表面多呈结节状,形似蜘蛛落地匍匐于地,故得此名,蜘蛛香在我国西南、西北地区应用历史悠久,兼具药用与民俗文化价值,其独特的形态与功效在民间草药中占据一席之地。
来源与植物形态
蜘蛛香为败酱科缬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100厘米,根茎粗壮,外皮灰褐色,内部黄白色,折断后散发出浓郁的特殊香气,基生叶丛生,叶片心状卵形或长圆状卵形,边缘具波状锯齿,叶面深绿色,叶背淡绿色;茎生叶对生,叶片较小,聚伞花序顶生,呈伞房状,花小,白色或淡红色,花冠基部筒状,上部5裂,花期6-8月,果期8-10月,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甘肃等地的海拔1500-3000米山坡草地、林缘或沟边灌丛中,喜凉爽湿润环境,多为野生。
药材性状
干燥的蜘蛛香根茎呈结节状圆柱形,略弯曲,长2-6厘米,直径0.5-1.5厘米,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有纵向皱纹及明显的节状突起,节间距离0.5-1.5厘米,顶端常残留茎基或叶柄残基,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或灰黄色,可见放射状纹理及明显的髓部,中心有浅黄白色的髓,气特异,浓烈,味微苦、辛,咀嚼时略有麻舌感,优质品以根茎粗壮、香气浓郁、色黄白、无虫蛀者为佳。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根据《四川中药志》《云南中药志》等地方本草记载,蜘蛛香性温,味辛、微苦,归脾、胃、肝经,其核心功效为理气止痛、醒脾健胃、祛风除湿、活血调经,临床多用于治疗脘腹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呕吐泄泻、寒凝气滞之胃痛、风湿痹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蜘蛛香含挥发油(主要为缬草烯酸、缬草醇)、生物碱、黄酮类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炎、镇静、镇痛、促进胃肠蠕动、调节中枢神经等作用,民间还常将其用于缓解焦虑、失眠等症。
用法用量与注意事项
内服可煎汤,常用量为3-9克;或研末吞服,1-3克;也可入丸、散剂,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患处,使用时需注意:①阴虚火旺者慎用,因其性温,易助火伤阴;②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传统认为其有活血作用,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③不宜与藜芦同用,属中药“十八反”禁忌;④过敏体质者首次使用前建议做皮肤试验,避免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⑤长期服用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以防药物蓄积损伤。
蜘蛛香药材性状特征表
项目 | 特征描述 |
---|---|
形状 | 结节状圆柱形,略弯曲,表面有纵向皱纹及节状突起 |
大小 | 长2-6厘米,直径0.5-1.5厘米 |
颜色 | 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 |
质地 | 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呈放射状纹理,中心有髓 |
气味 | 气特异,浓烈,味微苦、辛,嚼之略麻舌 |
相关问答FAQs
问:落地蜘蛛(蜘蛛香)和“蜘蛛抱蛋”是同一种药材吗?
答:不是。“落地蜘蛛”民间俗称多指败酱科蜘蛛香,以根茎入药,具理气止痛、醒脾健胃功效;而“蜘蛛抱蛋”是百合科植物Aspidistra elatior的别名,为常见的观叶植物,其全草在部分地区民间虽用于跌打损伤、咳嗽等,但二者科属、性状、功效均完全不同,不可混淆,蜘蛛香根茎有浓郁香气,而蜘蛛抱蛋叶片呈椭圆状披针形,无特殊气味,入药部位为全草,需严格区分。
问:使用落地蜘蛛(蜘蛛香)时,为什么孕妇需慎用?
答:蜘蛛香性温,味辛,具有活血调经的功效,传统中医认为“动血”之品可能对妊娠期胎儿产生影响,尤其是孕早期胚胎着床不稳定时,使用活血类药物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其挥发油成分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因此孕妇若需使用,必须在专业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严格把握剂量和疗程,避免自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