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头风该选哪些中草药?效果、用法和禁忌有哪些?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头风是中医临床常见病症,以头部疼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为主要表现,常因感受风邪、情志失调、劳倦过度等诱发,与现代医学的紧张性头痛、偏头痛等类似,中医认为头风多与“风”相关,外感风邪或内风上扰均可致清阳不升、气血不畅,而中草药通过祛风散邪、平肝潜阳、养血活血等功效,可有效缓解头风症状,以下从不同功效类别介绍常用去头风的中草药及其配伍应用。

去头风的中草药

疏散风邪类:外感风邪头痛的首选

疏散风邪类中草药多性味辛温或辛凉,能发散表邪、通络止痛,适用于外感风邪所致的头风,症见头痛连及颈项、遇风加重、鼻塞流涕等。

  • 防风:辛、甘,温,归膀胱、肝、脾经,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防风为“风药中之润剂”,既能发散风寒,又能胜湿止痛,头风头痛无论风寒、风热皆可配伍使用,常与白芷、川芎同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川芎茶调散,以增强祛风止痛之效。
  • 白芷:辛,温,归肺、胃、大肠经,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白芷性升散,善治阳明经头痛(前额痛、眉棱骨痛),常配伍川芎、羌活,增强祛风止痛作用;若风热头痛,可配伍薄荷、菊花。
  • 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被誉为“血中之气药”,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为治头痛要药,尤以风寒头痛、血瘀头痛为宜,李时珍称其“搜肝风,补肝血,润肝燥”,常与白芷、防风、薄荷配伍,如川芎茶调散;若肝阳上亢头痛,可配伍天麻、钩藤。
  • 薄荷:辛,凉,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薄荷轻清升散,清头目、利咽喉,适用于风热头痛或肝阳上亢头痛,常与菊花、桑叶、荆芥同用,如桑菊饮;若外感风热头痛,可配伍金银花、连翘。

平肝潜阳类:肝阳上亢头痛的良药

肝阳上亢型头风多因情志不遂、肝气郁化火,或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致肝阳上扰清窍,症见头痛而胀、头晕目眩、面红耳赤、烦躁易怒等。

  • 天麻:甘,平,归肝经,功效平肝息风、止痉、祛风通络,天麻为“治风要药”,无论内风、外风皆可应用,尤以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头痛为宜,常与钩藤、石决明、牛膝配伍,如《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饮,以平肝潜阳、清热活血;若风痰上扰头痛,可配伍半夏、白术、茯苓(如半夏白术天麻汤)。
  • 钩藤:甘,凉,归肝、心包经,功效清热平肝、息风定惊,钩藤性凉,能清肝热、平肝阳,适用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之头痛头晕,常与天麻、石决明、夏枯草同用;若肝火旺盛,可配伍龙胆草、黄芩、栀子。
  • 石决明:咸,寒,归肝、肺经,功效平肝潜阳、清肝明目、软坚散结,石决明质重沉降,平肝潜阳之力较强,适用于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常与天麻、钩藤、夏枯草配伍;若肝火炽盛,可配伍龙胆草、黄芩。

养血祛风类:血虚头痛的调理关键

血虚型头风多因气血亏虚、血不养脑,致清阳不升、风邪乘虚而入,症见头痛隐隐、遇劳加重、心悸失眠、面色苍白等。

去头风的中草药

  •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当归为“血家圣药”,既能补血,又能活血,适用于血虚血瘀之头痛,常与白芍、川芎、熟地同用(如四物汤),增强养血活血之功;若血虚兼风,可配伍防风、白芷、荆芥。
  • 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功效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白芍养血柔肝,与当归配伍(当归补血汤),增强养血之力;若肝血不足、肝阳上亢头痛,可配伍天麻、钩藤、石决明。
  • 何首乌:苦、甘、涩,微温,归肝、心、肾经,功效补益精血、固肾乌须、截疟、润肠通便,何首乌制用能补益精血,适用于血虚头痛、头晕眼花,常与当归、白芍、熟地同用;若肝肾不足、精血亏虚,可配伍枸杞子、菟丝子、怀牛膝。

其他常用中草药及配伍应用

除上述类别外,部分中草药通过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途径缓解头风,需根据辨证配伍使用。

  • 丹参: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功效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丹参活血化瘀而不伤正,适用于血瘀头痛(痛如针刺、经久不愈),常与川芎、赤芍、红花同用;若气滞血瘀,可配伍柴胡、香附、枳壳。
  • 菊花: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菊花分黄菊(偏于疏散风热)、白菊(偏于平肝明目)、野菊花(偏于清热解毒),头风头痛可根据证型选用:风热头痛用黄菊,肝阳头痛用白菊,肝火头痛用野菊花,常与薄荷、桑叶、枸杞子配伍。
  • 黄芩: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黄芩善清上焦实热,适用于肝火旺盛之头痛目赤、口苦咽干,常与龙胆草、栀子、柴胡配伍(如龙胆泻肝汤);若风热头痛,可配伍金银花、连翘、薄荷。

去头风中草药常用配伍简表

类别 药名 性味归经 功效 主治 常用配伍
疏散风邪类 防风 辛甘温,膀胱肝脾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 外感风邪头痛、头痛连项 白芷、川芎、薄荷
疏散风邪类 川芎 辛温,肝胆心包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风寒头痛、血瘀头痛 白芷、防风、荆芥
平肝潜阳类 天麻 甘平,肝 平肝息风、祛风通络 肝阳上亢头痛、肝风内动 钩藤、石决明、牛膝
平肝潜阳类 钩藤 甘凉,肝心包 清热平肝、息风定惊 肝阳上亢头痛、头晕目眩 天麻、夏枯草、黄芩
养血祛风类 当归 甘辛温,肝心脾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血虚头痛、血瘀头痛 白芍、川芎、熟地
活血化瘀类 丹参 苦微寒,心肝 活血祛瘀、通经止痛 血瘀头痛、痛如针刺 川芎、赤芍、红花
清热解毒类 菊花 甘苦微寒,肺肝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 风热头痛、肝阳头痛 薄荷、桑叶、枸杞子

注意事项

中草药治疗头风需辨证论治,不可自行滥用,风寒头痛忌用寒凉药(如菊花、黄芩),风热头痛忌用辛温药(如防风、白芷),血虚头痛忌用攻伐药(如红花、三棱),头风发作时除用药外,还需注意避风寒、调情志、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若头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呕吐、视力障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相关问答FAQs

Q1:头风头痛能长期服用同一种中草药吗?
A1:不建议长期服用同一种中草药,头风病因复杂,有风寒、风热、肝阳、血虚、血瘀等不同证型,长期单一用药可能导致药不对证,甚至损伤正气(如长期服用辛温药耗伤阴血,长期服用寒凉药损伤脾胃),应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病情变化辨证用药,定期调整方剂,必要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达到最佳疗效。

去头风的中草药

Q2:去头风的中草药能和西药一起吃吗?
A2:需谨慎,部分中草药与西药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如川芎、丹参等活血化瘀药与抗凝药(如华法林、阿司匹林)同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甘草与利尿剂、降压药同用,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若需同时服用中西药,应间隔1-2小时,并告知医师所用药物,由专业医师评估后调整用药方案,避免不良反应。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四川中药材交易市场现状如何?发展面临哪些挑战?
« 上一篇 09-19
归脾径中草药有哪些?如何调理脾胃?
下一篇 » 09-19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