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治疗皮肤癣的中草药具体有哪些详细种类及其功效介绍?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医认为“癣”多因风湿热邪客于肌肤,或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所致,常见于体癣、股癣、足癣、头癣等浅部真菌感染,治疗以清热燥湿、杀虫止痒、解毒收敛为主要原则,历代医籍中记载了大量治癣中草药,这些药物或单用,或配伍组方,在临床应用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以下就常见治癣中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特点及用法进行详细介绍。

常见治癣中草药

常见治癣单味中草药

  1. 土茯苓
    性甘、淡,平,归肝、胃经,功效解毒除湿,通利关节,兼有扶正之效,中医常用其治疗梅毒毒疮、湿疹、疥癣等,现代研究表明其含有的落新妇苷、黄酮类成分有抑制真菌、抗炎作用,内服用量15-30g,可煎汤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患处,尤其适用于湿热浸淫型癣症,症见皮肤红斑、丘疹、渗出者。

  2. 苦参
    性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止带,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对皮肤癣菌(如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外用可缓解皮肤瘙痒、红斑,内服3-10g,煎汤;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治疗疥癣、湿疹、阴痒等,但脾胃虚寒者不宜久服。

  3. 黄柏
    性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骨蒸,其含小檗碱、黄柏碱等,对多种皮肤癣菌有抗菌作用,尤其擅长清下焦湿热,适用于足癣、股癣、阴囊湿疹等下焦湿热带下,内服3-12g,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洗,常与苍术配伍(二妙散),增强燥湿之力。

  4. 蛇床子
    性辛、苦,温,归肾经,功效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蛇床子素、挥发油成分有抗真菌、抗炎、止痒作用,对皮肤癣菌、阴道滴虫均有抑制作用,是治疗外阴瘙痒、湿疹、疥癣的常用药,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内服3-10g,但阴虚火旺者忌用。

  5. 地肤子
    性辛、苦,寒,归肾、膀胱经,功效清热利湿,祛风止痒,含地肤子皂苷、黄酮类,能抑制真菌、缓解皮肤过敏反应,适用于湿疹、风疹、疥癣等瘙痒性皮肤病,内服10-15g,煎汤;外用煎水洗,常与白鲜皮、蛇床子配伍,增强止痒效果。

    常见治癣中草药

  6. 白鲜皮
    性苦,寒,归脾、胃、膀胱、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白鲜碱、花椒内酯等成分有抗真菌、抗炎作用,对湿热疮毒、湿疹、疥癣等疗效显著,尤其适用于皮肤红肿、瘙痒、渗出者,内服6-10g,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脾胃虚寒者慎用。

  7. 百部
    性甘、苦,微温,归肺经,功效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灭虱,百部碱、百部生物碱对头虱、体虱、真菌有杀灭作用,常用于头癣、体癣、疥疮的治疗,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浸酒涂擦,内服3-9g,生用偏于杀虫,蜜炙润肺止咳。

  8. 硫磺
    性酸,温,有毒,归肾、大肠经,功效外用杀虫止痒,内服壮阳通便,升华硫有抑制皮肤癣菌、疥螨的作用,常用于疥疮、痤疮、脂溢性皮炎等,外用研末调涂或制成硫磺软膏,但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

  9. 枯矾
    性酸、涩,寒,归肺、脾、肝、大肠经,功效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止血止泻,内服止血止泻,明矾煅制后失去结晶水,增强收湿、杀虫作用,适用于足癣多汗、糜烂型湿疹,外用研末撒布或调敷,创面渗出多者慎用。

  10. 藿香
    性辛,微温,归脾、胃、肺经,功效化湿醒脾,辟秽和中,解暑发表,其挥发油成分有广谱抗菌作用,对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常用于湿浊中阻、脾胃不和所致的皮肤湿疮、癣症,内服5-10g,外用煎水洗,芳香化湿而不燥烈,适合小儿及体弱者。

    常见治癣中草药

治癣中草药常用配伍与方剂

临床常根据癣症类型(湿热、风热、血虚等)配伍用药,增强疗效,以下是经典配伍示例:

方剂名称 组成 功效 主治
二妙散 黄柏、苍术(5:1) 清热燥湿 湿热下注之足癣、股癣,下肢红斑、渗出
蛇床子散 蛇床子、白矾、苦参、黄柏 燥湿杀止痒 阴囊湿疹、女阴瘙痒,皮肤潮湿瘙痒
皮肤洗剂 地肤子、蛇床子、白鲜皮、苦参、黄柏 清热燥湿,祛风止痒 各型癣症,尤其适用于急性期红肿瘙痒
当归饮子 当归、生地、白芍、川芎、何首乌、荆芥、防风、白蒺藜 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血虚风燥型慢性癣症,皮肤干燥、脱屑

使用注意事项

  1. 辨证用药:癣症需分清湿热、风热、血虚等类型,湿热型重用苦参、黄柏;血虚风燥型配当归、生地,避免苦寒伤阴。
  2. 外用规范:外用药需先小面积试用,避免过敏;破损皮肤慎用刺激性药物(如硫磺、枯矾),防止灼伤。
  3. 禁忌人群:孕妇慎用蛇床子、苦参等;脾胃虚寒者忌用黄柏、地肤子等苦寒之品;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硫磺。
  4. 生活调护:治疗期间忌辛辣、油腻食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交叉感染(如毛巾、拖鞋专人专用)。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治癣中草药可以内服吗?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部分中草药可内服,但需严格辨证,如湿热型足癣可用二妙散(黄柏、苍术)煎服;血虚风燥型慢性癣症可用当归饮子(当归、生地等)养血润燥,注意事项:①内服需遵医嘱,避免过量(如苦参过量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②脾胃虚寒者慎用苦寒药(黄柏、苦参),可配伍陈皮、生姜和胃;③孕妇禁用土茯苓、蛇床子等有活血或温肾作用的药物;④内服期间若出现皮疹、恶心等不适,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问题2:不同部位的癣(如头癣、足癣、股癣)用药有区别吗?
答:有区别,需根据部位特点和皮损类型选药。①头癣:宜选杀虫止痒力强的百部、藜芦,配伍黄连、大黄清热解毒,外用洗剂或制成药膏涂抹头皮;②足癣:浸渍糜烂型(多汗、脱皮)用地肤子、枯矾燥湿收敛,角化型(皮肤增厚、干燥)加蜂房、当归养血润燥;③股癣:因湿热下注,多用黄柏、苍术、蛇床子,外洗时保持患处通风干燥,避免使用油膏剂(以免堵塞毛孔),面部皮肤娇嫩,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硫磺、枯矾,可选用温和的土茯苓、白鲜皮等。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白毛鸡屎藤有何独特功效与使用禁忌?
« 上一篇 09-19
云南云县中草药收购现状如何?有哪些品种与价格影响因素?
下一篇 » 09-19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