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鸡肠风中草药图片中具体观察到典型特征和生长习性?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鸡肠风,又名鸡矢藤、臭藤、牛皮冻等,为茜草科鸡矢藤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其名“鸡肠风”源于茎细长缠绕、形似鸡肠,且植株带有特殊气味,在民间草药中应用历史悠久,是兼具药用与生态价值的特色中草药,从形态特征到药用价值,鸡肠风以其独特的药效和广泛的适应症,成为传统中医药宝库中的一味重要药材。

中草药之鸡肠风图片

形态特征(图片识别要点)

若观察鸡肠风的植株图片,其典型特征可帮助准确识别:茎呈细长圆柱形,常缠绕于其他植物或支架上,长度可达2-5米,嫩茎被短柔毛,老茎渐光滑,灰褐色,具纵裂纹;叶对生,纸质,卵形或披针形,长5-10厘米,宽3-6厘米,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叶面深绿色,叶背淡绿色,叶脉在叶面微凹,叶背凸起,叶柄长1.5-3厘米;花序为顶生或腋生的圆锥花序,长10-20厘米,花小而密集,初开时白色,后渐变为淡紫色,萼管钟形,花冠管漏斗状,裂片5,雄蕊5枚;果为核果,球形,直径5-7毫米,成熟时黄褐色,果皮薄,内有2个分核,种子扁圆形,图片中,其细长缠绕的茎、卵形对生叶及密集的圆锥花序是核心识别特征,植株整体形态柔美,带有淡淡的特殊气味,是野外与栽培种的重要区分点。

分布与生长环境

鸡肠风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如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湖南、江西等省区,常见于山地灌丛、林缘、路旁、田埂、村边宅旁等处,适应性强,喜温暖湿润气候,耐阴,耐旱,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生长最佳,其繁殖方式以种子繁殖为主,也可采用扦插繁殖,种子成熟后采收,晾干储存,春季播种;扦插则选取健壮枝条,截取15-20厘米长,插入苗床,保持湿润,约15天生根,人工栽培时,需搭设支架供其缠绕生长,生长期注意除草、施肥,以促进植株健壮。

药用价值

鸡肠风作为传统中药,其全草均可入药,性平,味甘、微苦,归脾、胃、肝、肺经,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消食导滞、解毒消肿等功效,临床应用广泛,以下为药用价值相关内容归纳:

中草药之鸡肠风图片

项目
性味归经 性平,味甘、微苦;归脾、胃、肝、肺经
主要功效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消食导滞、解毒消肿
主治病症 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食积腹胀、小儿疳积、痈疮肿毒、蛇虫咬伤
常用用法 煎汤内服(9-15g),鲜品捣烂外敷(适量),或研末调敷(3-6g)
配伍示例 治风湿痹痛配威灵仙、独活;治食积腹胀配山楂、麦芽;治跌打损伤配乳香、没药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鸡肠风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主要包括鸡矢藤苷、鸡矢酚、生物碱、挥发油、黄酮类、有机酸及多糖等,鸡矢藤苷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对关节炎模型大鼠的关节肿胀有抑制作用,并能降低疼痛介质水平;黄酮类成分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酶活性,改善食积腹胀;挥发油中的萜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氧化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多糖成分则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免疫力,鸡肠风的水提物还具有镇静催眠作用,能延长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对失眠有一定改善效果。

使用注意

鸡肠风虽药效温和,但仍需注意以下事项:1. 脾胃虚寒者不宜长期大量使用,以免引起腹泻、腹痛等不适;2. 孕妇慎用,其活血作用可能增加流产风险;3. 对鸡矢藤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使用前需做皮肤试验;4. 鲜品外敷时,若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并清洗;5. 与其他药物同用时,需咨询医师,避免相互作用,如与抗凝药物同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相关问答FAQs

鸡肠风与鸡骨草有什么区别?
鸡肠风与鸡骨草均为民间常用草药,但科属、形态及功效均有明显区别,鸡肠风为茜草科鸡矢藤属,茎细长缠绕,叶卵形或披针形,花白色或淡紫色,功效以祛风除湿、消食导滞为主;鸡骨草为豆科植物,茎直立或半直立,小枝被毛,叶矩圆形,花黄色,功效以清热利湿、疏肝止痛为主,两者不可混淆,使用时需根据病症辨证选用。

中草药之鸡肠风图片

鸡肠风可以长期泡水喝吗?
不建议长期大量泡水饮用,鸡肠风虽性平,但长期使用可能对脾胃功能产生影响,尤其脾胃虚寒者易出现腹泻、腹胀等不适,其活血作用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月经量增多或出血倾向,如需长期调理,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调整用量和疗程,一般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期间需观察身体反应,如有异常应立即停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南星药材2017价格
« 上一篇 08-28
痰咳难出总难愈?中医治疗如何对症解?
下一篇 » 08-28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