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中草药有哪些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8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樟树为樟科樟属常绿大乔木,是我国传统药用植物资源之一,其根、树皮、叶、果实、木材等部位在中医临床及民间应用历史悠久,具有祛风散寒、行气活血、解毒消肿、杀虫止痒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樟树富含挥发油(如樟脑、桉油精、芳樟醇等)、黄酮类、酚类、有机酸等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菌、抗氧化、驱虫等多药理活性,以下从不同药用部位详细介绍其应用。

樟树中草药有哪些

樟树各部位中草药应用详情

樟树根

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脾经。
功效主治:祛风散寒,活血止痛,温中理气,用于风湿痹痛(如关节冷痛、肢体麻木)、胃寒腹痛(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骨折后期愈合不良)、疮疡肿毒(未溃者可消,已溃者可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注意事项:阴虚有热者(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忌用;孕妇慎用。

樟树皮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脾、胃经。
功效主治:行气止痛,杀虫止痒,燥湿止带,用于脘腹胀满(消化不良、气滞胀痛)、寒湿泄泻(腹痛泄泻、清稀如水)、疥癣瘙痒(皮肤湿疹、疥疮、阴痒)、妇女带下(寒湿带下色白清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患处。
注意事项:不可过量久服,以免引起头晕、恶心;皮肤破损处慎用外敷。

樟树叶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肺、肝经。
功效主治:祛风解毒,消肿止痛,杀虫止痒,用于感冒头痛(风寒感冒、头风头痛)、风湿痹痛(腰腿酸痛、关节不利)、痈肿疔疮(乳痈、疖肿)、蛇虫咬伤(毒蛇咬伤、蜂蜇伤)、脚气癣疾(足癣、体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鲜品可用30-60g);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煎水洗。
注意事项:鲜叶外敷时需避开眼、口等黏膜部位;脾胃虚寒者不宜长期内服。

樟树中草药有哪些

樟树果实(樟梨)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经。
功效主治:健胃理气,止痛,散寒,用于胃寒疼痛(胃脘冷痛、喜温喜按)、食积腹胀(消化不良、嗳腐吞酸)、疝气疼痛(小腹冷痛、睾丸坠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研末吞服(1-3g/次)。
注意事项:实热证(胃火牙痛、口臭便秘)者忌用;孕妇慎用。

樟树木材与樟脑

来源:樟树木材经蒸馏提取可得樟脑,或直接用木材碎块入药。
性味归经:辛、热,归心、脾经(樟脑)。
功效主治:通窍辟秽,杀虫止痛,消肿止痒,用于痧秽腹痛(中暑晕厥、腹痛吐泻)、牙痛(龋齿痛、风火牙痛)、疥癣湿疹(皮肤瘙痒、溃流黄水)、冻疮(未溃烂者)、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用法用量:樟脑多外用,研末撒于患处(如牙痛点于龋洞,疥癣调敷);木材煎汤内服,3-9g(需久煎去油)。
注意事项:樟脑内服宜慎,过量可引起头晕、恶心、惊厥;孕妇及婴幼儿禁用樟脑制剂;皮肤破损处禁用大量樟脑粉。

樟树中草药各部位应用简表

药用部位 性味归经 功效主治 用法用量 注意事项
辛、温,肝脾经 祛风散寒,活血止痛,温中理气 煎汤9-15g;浸酒;外敷 阴虚有热者忌用,孕妇慎用
树皮 辛、微苦,温,脾胃经 行气止痛,杀虫止痒,燥湿止带 煎汤6-12g;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洗 不可过量久服,皮肤破损处慎用
辛、苦,温,肺肝经 祛风解毒,消肿止痛,杀虫止痒 煎汤10-20g(鲜品30-60g);外敷洗 脾胃虚寒者不宜长期内服
果实 辛、温,脾胃经 健胃理气,止痛,散寒 煎汤3-6g;研末1-3g/次 实热证者忌用,孕妇慎用
木材/樟脑 辛、热,心脾经 通窍辟秽,杀虫止痛,消肿止痒 樟脑外用;木材煎汤3-9g(久煎去油) 樟脑内服宜慎,孕妇婴幼儿禁用

现代研究与应用进展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樟树挥发油中的樟脑具有局部麻醉、防腐、杀螨作用;桉油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芳樟醇有镇静、抗焦虑作用,临床常用于:

樟树中草药有哪些

  • 风湿疼痛:樟树根、叶配伍独活、威灵仙煎服,或用樟木、艾叶煎水熏洗关节。
  • 皮肤疾病:樟脑软膏治疗疥疮、足癣;樟树叶捣汁外涂蚊虫叮咬处。
  • 消化不良:樟树果研末吞服,或配伍山楂、麦芽煎服。
    需注意,现代应用需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避免盲目使用。

相关问答FAQs

Q1:使用樟树中草药时有哪些禁忌?
A:樟树性温,实热证(如高热、口干、便秘)患者不宜使用;阴虚火旺(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者慎用根、皮等温燥部位;孕妇及婴幼儿禁用樟脑制剂,慎用根、皮、果;外用需避开眼、口、黏膜及破损皮肤,以免刺激;内服宜从小剂量开始,避免过量导致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

Q2:如何辨别药用樟树与普通观赏樟树?
A:药用樟树通常为樟科樟属植物樟(Cinnamomum camphora),其特征为:树皮黄褐色,有不规则的纵裂纹;叶互生,卵形或椭圆形,揉碎后有强烈樟脑香气;花小,绿白色,圆锥花序;果球形,熟时紫黑色,观赏樟树可能与药用品种相同,但需确认是否为人工栽培的纯种(如含樟脑量较高的品种),避免与香樟、猴樟等混淆(可通过叶片形状、果实特征区分,必要时请植物分类专家鉴定)。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蝎子药材市场价格表
« 上一篇 09-20
四川哪里能收购中药材?
下一篇 » 09-20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